少有人走的路4:在焦虑的年代获得精神的成长
【4044】少有人走的路4:在焦虑的年代获得精神的成长
(〔美〕M·斯科特·派克著,于建欢等译,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5万字,2017年12月第1版,36元)
△3部分(7章):[1]反抗草率的思考;[2]在复杂中摔打,在矛盾中抉择;[3]前半生追寻自我,后半生放下自我。
〇生活体验是入乎其内,活在生活之中;生命体验是出乎其外,活在生活之上,获得超然。
〇自我和灵魂常常处于交战状态,自我需要拥有,拥有得越多越好,而灵魂需要放弃,放弃得越多越自由。所以,前半生要追寻自我,后半生则要放下自我,追随灵魂。唯有如此,才能在焦虑、恐惧和痛苦中获得超越。
〇放弃不是人的行为,而是人身上神性的表现。
〇不管是一个人心理疾痛,还是根深蒂固的社会弊病,绝大多数都是草率思考带来的问题。
〇“人生没有简单的答案”。草率的思考只能得到草率的答案,让人陷入偏见和冲突的泥潭。
〇荣格:“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经形成的性格”。
〇先入为主和贴标签,是草率思考最常见,也最具有破坏力的表现。
〇没有一个草率思考的人,能够处理好复杂的生活。
〇你想什么你就是什么,你是你思考的结果。你存在于你思考最多的地方;你不存在于你很少思考的地方。
〇思考最忌讳的是草率,倾听最忌讳的是分心。
〇一旦心智开始扩展,它就永远不会回到从前的限制。
〇只管努力,不要操心结果。
〇活着就是为了学习、为了进化、为了进步。
〇只有选择学习的人,才能选择勇敢地面对死亡;而只有选择勇敢的面对死亡,才能选择好好的生存。
〇尊严只存在于自我之中,而不存在于灵魂之中。
〇一切事物都是一种系统。
〇力量分为政治力量和心灵力量。
〇“一切事物皆有定期,天下万物皆有定时”。
〇追求精神成长,其实就是追求身体、心灵和灵魂的统一。
-
溪路日幽深,寒空入两嶔。霜清百丈水,风落万重林。夕鸟联归翼,秋猿断去心。别离多远思,况乃岁方阴。
-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诗歌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诗歌具有精炼含蓄的特点,起着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诗歌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歌颂端午节的诗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注释】:(予在吴城围中作《怀友》诗廿三首,其后题识四人,乃嘉陵杨孟载、介休王止仲、渤海高季迪、郯郡徐幼文也。时予与诸君及永嘉余唐卿者游,皆落魄不任事,故得流连诗酒间,若不知有风尘之警者。及兵后,予移寓武林,向所怀者往往不相见,而五君者或谪
-
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伤神。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
-
古文观止·史记·高祖功臣侯年表① 太史公曰:
-
《朱熹《咏岩桂》曾几《岩桂》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朱熹的《咏岩桂》和曾几的《岩桂》都是诗人对桂树的赞美之作,但两者的阅读答案却有所不同。 《咏岩桂》强调了桂树的壮美和高贵,将其比喻为忠诚和坚贞的象征,让人感到崇敬和敬畏。 而《岩桂》则侧重描绘了桂树的柔美和婉约,将其比作纤弱而又坚韧的女子,给人以柔情和温暖的感受。 两首诗的赏析也有所不同。《咏岩桂》让人感受到山岳的雄奇和桂树的高洁,而《岩桂》则让人体会到山水之间的恬静和桂花的温馨。 无论是《咏岩桂》还是《岩桂》,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理解,让
-
岸藓生红药,岩泉涨碧塘。地分莲岳秀,草接鼎原芳。雨派潀漴急,风畦芷若香。织篷眠舴艋,惊梦起鸳鸯。论吐开冰室,诗成曝锦张。貂簪荆玉润,丹穴凤毛光。[子弟新登甲科。]今日还珠守,何年执戟郎?且嫌游昼短,莫
-
一提起“初唐四杰”,人们自然会想到杜甫对“王杨卢骆”的高度评价:“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会想起千古传诵的名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还会想到骆宾王7岁而吟
-
郊野游行熟,村园次第过。蓦山寻浥涧,踏水渡伊河。寒食青青草,春风瑟瑟波。逢人共杯酒,随马有笙歌。胜事经非少,芳辰过亦多。还须自知分,不老拟如何?
-
逸翮思拂霄,迅足羡远游。 清源无增澜,安得运吞舟? 圭璋虽特达,明月难暗投。 潜颖怨青阳,陵苕哀素秋。 悲来恻丹心,零泪缘缨流。 这首诗一共十句,前八句均以比喻手法写的。因此,欣赏本诗的关键所在,是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