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朱熹《咏岩桂》曾几《岩桂》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朱熹《咏岩桂》曾几《岩桂》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咏岩桂

朱 熹
露浥黄金蕊,风生碧玉枝。
千林向摇落,此树独华滋。
木末①难同调,篱边②不并时。
攀援香满袖,叹息共心期。

岩 桂
曾 几
粟玉黏枝细,青云剪叶齐。
团团岩下桂,表表木中犀。
江树风萧瑟,园花气惨凄。
浓薰不如此,何以慰幽栖。

[注]①木末,指荷花。②篱边,指菊花。

1.两诗中的“岩桂”有何共同特点?简要概括。( 4分)
2.试简要赏析第一首诗中“攀援”“叹息”两个细节描写的作用。( 4分)

【参考答案】
1.丽质天成、芳香四溢、卓尔不群、顽强不屈。
【试题解析】“岩桂”是一个物象,物象特点的概括一般要注意既要概括其外在特征,又要指出其内在本质特征。如岩桂的“丽质天成”“芳香四溢”“顽强不屈”等。


2.诗人因仰慕,故而“攀援”;“叹息”起于赞美之情,进而渴望与之成为知己。这两个细节暗示了诗人孤傲高洁的情怀和对崇高人格追求。
【试题解析】本题侧重于内容方面的分析。“攀援”是由于喜爱、仰慕,“叹息”是“赞叹”的意思,因与桂树有共同的心愿而赞叹。两个细节描写表现了诗人以物喻己,愿像桂树一样芬芳、高洁。

猜你喜欢
  • 《小重山·酒冷灯青夜不眠赏析》

    这是一首摇曳多姿的恋情词。上片六句描述了一对恋人由不忍分离到终于分离的全过程。前三句是写恋人在分离前夕的相互依恋,是上片的第一个层次。起调写他们的不眠之夜,而以“酒冷”、“灯青”烘托其内心的悲凉和长夜的难耐。“冷”的酒,“青”的灯,“不眠

  • 四个自信党员干部读本

    【4116】四个自信党员干部读本(本书编写组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8 1万字,2016年9月第1版,46元)△共9章:[1]四个自信:实现中国梦的

  • 杜牧《汴人舟行答张祜》全诗赏析

    千万长河共使船,听君诗句倍怆然。春风野岸名花发,一道帆樯画柳烟。

  • 苏轼《送笋芍药与公择二首》全诗鉴赏

    久客厌虏馔,(蜀人谓东北人虏子。)枵然思南烹。故人知我意,千里寄竹萌。骈头玉婴儿,一一脱锦衤朋。庖人应未识,旅人眼先明。我家拙厨膳,彘肉芼芜菁。送与江南客,烧煮配香粳。今日忽不乐,折尽园中花。园中亦何

  • 古代诗文名篇之韩愈文《进学解》原文、鉴赏和解读

    韩愈文《进学解》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俊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箩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

  • 孟浩然《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全诗赏析

    石壁开金像,香山绕铁围。下生弥勒见,回向一心归。竹柏禅庭古,楼台世界希夕岚增气色,余照发光辉。讲席邀谈柄,泉堂施浴衣。愿承功德水,从此濯尘机。

  • 古代诗文名篇之吕氏春秋《察今》原文、鉴赏和解读

    散文·诸子散文·吕氏春秋《察今》 八曰:上胡不法先王之法? 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东夏之命,古今之法,言异

  • 《延安做总结)(延安与中国青年)(柯仲平)赏析、读后感和阅读理解答案

    《延安做总结延安与中国青年柯仲平》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一 问 延 安 青年

  • 古代名句“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注释与译文

    【名句】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注释与译文]惊鸿,惊飞的鸿雁,形容女子体态轻盈,语出曹植《洛神赋》。这两句是说:令人触景伤情的是,桥下春水碧波荡漾,她当年曾在这里映照她那美丽动人的身影。诗人

  • 薛逢《元日田家》阅读答案及赏析

    元日田家① 薛逢 南村晴雪北村梅,树里茅檐晓尽开。 蛮榼②出门儿妇去,乌龙③迎路女郎来。 相逢但祝新正寿,对举那愁暮景催。 长笑士林④因宦别,一官轻是十年回。 【注】①本诗作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