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题解“七律”,即七言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每首八行,每行七字。要求对偶工整,格律严密。“长征”,诗题。该诗写于1935年10月,时红军已经攻占腊子口准备翻越六盘山,即将胜利结束长征的前夕。
简析该诗首联紧扣诗题,确定基调,高度概括红军在长征过程中的英雄气概和战斗精神。随后三联逐一描述典型的战斗场景。颔联写山,用“逶迤”“磅礴”来形容山之绵延不断和险峻巍峨;而在作者的眼里,却如“细浪”“泥丸”一般。颈联写水,用了“云崖暖”“铁索寒”表达抢渡这两道天险成功后的喜悦之情。尾联不写跨越雪山的具体过程,而是直抒胸臆,用“更喜”和“尽开颜”表现红军抵达陕北后的喜悦兴奋,且与首联相呼应,突出和强化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主题。此诗气势恢宏,意境壮阔,对偶工整,遣词用句极富形象性与创造性。
-
作者: 顾志华 《二十五史人名索引》,二十五史刊行委
-
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贯,使我不得开心颜出处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
-
《长明灯》是鲁迅的一篇散文,描述了一个黑暗而压抑的现实社会。通过对长明灯的描写,展示了人们对真相的追求和自由的渴望。文章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引发读者的思考。读后感,它让我深刻感受到人性的光明与黑暗,看到了作者对社会的痛心和希望。它告诉我们即使在黑暗的世界中,也要始终保持希望和勇气,勇敢追求真相与自由。它唤起了我内心对美好生活和光明未来的向往。《长明灯》让我们懂得了,只有在不断的探索中,我们才能看到真相的光芒,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
据说峰峰之地名是因两座山峰而得,峰峰之行后,我觉得峰峰不只是两座山峰之美,而是由许多的峰峰、峰峰又峰峰所组成的丰富与多彩。
-
该词上片以回顾历史起句,拢“今古英雄”于笔端,词人将自己的感情融于历史长河,写出了滔滔不尽、起伏跌宕的痛惜与感伤。“远目送归鸿”的意象,动静结合,相辅相成,动的是归鸿的悠悠远去,静的是词人凝重的望眼;飞去的是天空的鸿雁,搅起的是满腔的幽
-
蜗以涎见觅,蝉以声见粘,萤以光见获,故爱身者,不贵赫赫之名。
【名句】蜗以涎见觅,蝉以声见粘,萤以光见获,故爱身者,不贵赫赫之名。 【译文】蜗牛因为有黏涎才被人寻到,蝉因发出叫声才被人粘住,萤火虫因为有光亮才被捕获。因此爱护自己生命的人,不以名声显赫为贵。
-
陈叔宝巫山高巫山巫峡深,峭壁耸春林。风岩朝蕊落,霁岭晚猿吟。云来足荐枕,雨过非感琴。仙姬将夜月,度影自浮沉。作者简介陈叔宝(553
-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镇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130个字的古诗词简单的,内容包括一百三十字左右的古诗词,130字的古诗,130字的古诗词。兰陵王(130字)周邦彦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
-
苦竹林边芦苇丛,停舟一望思无穷。青苔扑地连春雨,白浪掀天尽日风。忽忽百年行欲半,茫茫万事坐成空。此生飘荡何时定?一缕鸿毛天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