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造物记:云南古茶园的秘密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造物记:云南古茶园的秘密

【5492】造物记:云南古茶园的秘密

(周重林等著,中华书局,23.8万字,2019年10月第1版,88元)

△4部分:[1]理想中的茶园;[2]寻味苦茶;[3]原生态的茶山生活;[4]经典茶山之行。

〇古茶园中,每一棵茶树有不同的看头,当你随手摘下一片嫩芽放入口中咀嚼的时候,自然与人类早期的生活秘密也逐一呈现出来。

〇从茶园、树种到茶叶的滋味,是非常大的变化。制茶工艺的不同让不变的茶园得到了更多的表达。这些不同,都来自我们对滋味的想象与追求。

〇云南是世界唯一拥有连片古茶园的地方,现在古茶树资源总分布面积约为329.68万亩,野生种古茶树的分布面积约为265.75万亩,栽培种古茶树的分布面积约为63.93万亩。大多分布于海拔1600—2400米的森林之中。望天、高杈、巨型,科考、苦甜、混植、藤条、火烧古茶园。古六大茶山,是指易武(曼撒)、倚邦、攸乐(基诺)、莽枝、蛮砖和革登。

〇学以致用而不失乐趣,游走茶山而不失学问,有游有学、有品有趣,才是“茶业复兴”力推的游学项目,以脚步丈量古茶山,以眼睛观察古茶园,以思辨看待古树茶,知行合一,以游学方式探访极具特色的古茶园,了解背后的文化基因与产业脉搏,感受自然的力量。

〇1958年,那棵南糯山古茶树被确认为800年的古茶树。稍后确认巴达古茶树龄是1700年,镇沅千家寨的古茶树树龄是2700年。

(2021年4月6日夜11:00阅毕)

猜你喜欢
  •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简析】

  • 西方文学·里尔克

    西方文学·里尔克 奥地利现代著名诗人、小说家

  • 幼儿古诗词比赛舞蹈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幼儿古诗词比赛舞蹈,内容包括适合中班幼儿的古诗舞蹈,适合中班幼儿的古诗舞蹈,幼儿园六一节目主持词大一班舞蹈《老师亲,妈妈亲》大二班《诗。小朋友们,老师对你们亲吗?(亲)妈妈对你们亲吗?(亲)我们是不是应该表达对他们的感谢那?感谢亲爱的老师,感谢亲爱的妈妈。下面请欣赏大一班

  • 鲁迅《颓败线的颤动》全文、注释和赏析

    我梦见自己在做梦。自身不知所在,眼前却有一间在深夜中紧闭的小屋的内部,但也看见屋上瓦松的茂密的森林。 板桌上的灯罩是新拭的,照得屋子里分外明亮。在光明中,在破榻上,在初不相识的披毛的强悍的肉块底下,有

  • 李白《流夜郎永华寺寄浔阳群官》全诗赏析

    朝别凌烟楼,贤豪满行舟。暝投永华寺,宾散予独醉。愿结九江流,添成万行泪。写意寄庐岳,何当来此地。天命有所悬,安得苦愁思。

  • 《刘秀才明仲当赴礼部试从县令毛某乞诗聊作一赏析》

    【原题】:刘秀才明仲当赴礼部试从县令毛某乞诗聊作一首

  •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注释】 选自《管子·形势》。 辞:推辞,拒绝。 【赏析】 管子的《形势》篇从事物外部现象着手,论述事物发展的规律,在论及国家的为政之道和学习时,他说: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 黎简《村饮》描绘风土人情诗

    古代的习俗,在春秋两季的社日里,村民们凑钱备了牲酒,先祭土神,祈求丰年,然后聚在一起欢饮,有时还热闹一番,开展各种娱乐活动。

  • 《渡荆门送别》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题解青年李白第一次告别

  • 江苏高中必背古诗词填空(江苏高中语文必背)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江苏高中必背古诗词填空,内容包括江苏高中语文必背,江苏省高一所有要背诵的古诗文,高中必背诗词填空。《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古诗文背诵篇目 (一)古文(10篇) 《劝学》(节选:学不可以已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 2、《邹忌讽齐王纳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