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古今诗话》案语补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今诗话》案语补

古今诗话案语补

郭绍虞的宋诗话辑佚收录了宋李颀的古今诗话。这部“诗话”所录各条目,大抵见于唐宋人的正史、别集、野史、笔记、诗话中,李颀不过做了点“辑录”工作。郭氏在宋诗话考中评古今诗话云:“此书所载,大率录昔人旧说,称为古今诗话录,似更名实相符。”“其称引或直录原文,或稍加删节,或合数条性质相类之文而为一。要之出于自撰者甚少。”此论极是。为此,郭氏在许多条目下加上案语,指明李颀这些文字的来源出处,以备大家比勘、校订、考证、研究唐宋诗时参考。这种谨严的学风,令人敬佩。笔者近来翻检唐集,偶而拾得古今诗话材料出处若干条,不避续貂之诮,录出如下: 2.诗泣鬼神(小标题前的数字,是宋诗话辑佚·古今诗话条目的原编号数。下同此例。) 郭案:“此则出孟棨本事诗。类说及施注苏诗所引仅贺知章见李白乌栖曲曰:‘此诗可以泣鬼神矣’二语。” 企案:李颀这段文字,撷取本事诗·高逸第三中的部分内容,而“知章曰:公非人间人,岂太白星精邪?”数语,却又不见于本事诗。其实,“诗泣鬼神”语,早见于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在长安时,秘书监贺知章号公为谪仙人,吟公乌栖曲,云:此诗可以哭鬼神矣。”不见于本事诗的数语,乃从王定保唐摭言中撷取来的。唐摭言云:“李太白谒贺知章,知章曰: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可见,古今诗话本条糅取数书文字写成,并非仅出孟棨本事诗。 9.恋镜湖春色 郭氏未加案语 企案:此则出范攄云溪友议卷九“安人元相国”条,原文极长,李颀仅摘取其中的数行文字。诗话总龟录全诗,想亦来自云溪友议。古今诗话云:“人注之曰:恋镜湖春色耳。”其意不明确,云溪友议记此云:“卢侍御简求戏曰:丞相虽不恋鲈鱼,乃恋谁耶?”范氏这段文字,较胜。 88.裴思谦登科谒妓诗 89.郑谷登第诗 90.杨汝士诗 郭氏于三则下均注:“此则出摭言卷三。” 企案:此三则早见于孙棨北里志。北里志附录“狎游妓馆五事”,载“胡证尚书、裴思谦状元、郑光业补衮、杨汝士尚书、郑合敬先辈”五事。其中,“胡证尚书”、“郑光业补衮”两条无诗,所以,唐摭言仅取“裴思谦状元”、“杨汝士尚书”、“郑合敬先辈”三则。唐摭言的文字,与孙棨北里志全同,当是照录。而李颀古今诗话此三则有一些文字,与上述两书异。如:“郑合敬先辈”,李氏改为“郑谷”;“作红笺名纸十数”,改作“作纸笺名纸”;“贺玉郎”,改为“唤玉郎”;“楚润”,改为“楚闰”;原两书有附注:“楚娘,字润卿,妓之尤者”,被李氏删去。这些异文,或为李氏删改,或为传钞所致。据孙内翰北里志序,知北里志作于僖宗中和四年(序云:“时中和甲辰岁,无为子序。”)此书当然早于王定保的唐摭言。 140.李益诗画为图障 郭案:“此则见唐语林卷二。” 企案:此则早见于李肇国史补卷下。首句,唐语林作“李益诗名早著,有征人歌且行一篇。”国史补同。李颀古今诗话作“李益诗名有著征人早行篇”,语意欠顺,实乃征人歌和早行二篇。 196.周德华歌杨柳词 郭氏未加案语。企案:此则出范攄云溪友议卷十。文字已经李颀删节。“周德华乃刘香女”,云溪友议作“有德华周氏者,乃刘采春女也。”全唐诗话卷四、唐诗纪事卷四十九亦均作“刘采春女”,与云溪友议合。滕迈、贺知章、杨巨源等人的诗句,略同,个别地方有异文,想亦传钞、刊刻所造成的。 208.士子以诗免赴军 郭案:“此则出孟棨本事诗。” 企案:此则是孟棨捏合流传的两首无名氏诗写成的。士子代妻所作之答诗,见韦縠才调集卷十,诗句与本事诗全同,题云怀良人,署名葛鸦儿。又,韦庄又玄集卷下,亦录此诗,题作怀良人,署名为“女郎葛鸦儿”,文字大体同,仅尾句作“正是归时君不归”。韦庄又玄集序:“自国朝大手名人,以至今之作者,或百篇之内,时记一章;或全集之中,唯征数首,但掇其清词丽句,录在西斋。时光化三年七月日。”则“女郎葛鸦儿”之怀良人诗,是经过韦庄精选入集的。韦庄编选又玄集、韦縠编集才调集,并后于本事诗的成书时间,他们不取本事诗说,而径题“葛鸦儿”作,谅此诗已流传社会上。孟棨托名“士子代作”云云,殆或传采时不知撰人姓氏。 211.御沟红叶 212.桐叶题诗 郭案:“事出云溪友议,又艺苑雌黄引卢渥事与下节顾况事谓出名贤诗话,岂此书原名古今名贤诗话,故诸家简称遂生歧异耶?” 郭案:“此则出孟棨本事诗。刘斧青琐高议前集卷五所载红叶记,即本顾况、卢渥二人之事而合窜为传者。” 企案:孟棨本事诗·情感第一仅记顾况题诗红叶事,范攄云溪友议卷十不仅记卢渥得题叶诗事,也记顾况桐叶题诗事。孙光宪北梦琐言记进士李茵游苑得御沟流叶诗,又复雷同。刘斧青琐高议所载之红叶记,又取数书之记事,合窜而为传,更易得诗人姓名为于祐。可见,尽管诸书变易得诗人姓名,文字也略有异同,而其事大体相似,大致均为小说家随事敷衍,并非实有其事。 215.夺歌姬诗 郭案:“此则出本事诗,亦见唐诗纪事八十。又案胡仔云:‘余观刘宾客外集有忆妓四首,内一首即前诗也;其余三首,亦是前诗之意。古今诗话既不志御史姓名,则此诗岂非梦得为之假手乎?’” 企案:此则为孟棨误记。忆妓诗四首,系宋人采南楚新闻所载之托名诗,误编入刘宾客外集。李颀古今诗话、计有功唐诗纪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均承其误。(详见读诗偶识十一) 216.破镜重圆 郭案:“此则见孟棨本事诗,亦见李冗独异志下。” 企案:新唐书·艺文志“小说家类”著录:“李亢独异志十卷。”李冗,李亢,未详孰是?独异志记载世次最晚的人事,乃是唐文宗朝宰相路随的事迹,可见,李冗约当是文宗、武宗时人,略早于孟棨。 217.乐天咏樊素小蛮 郭案:“此则出本事诗,亦见云溪友议。然本事诗、云溪友议所言年既高迈乃指乐天,非言樊素,故此诗后二句云:‘永丰坊里东南角,尽日无人属阿谁?’” 企案:全唐诗卷四六○载白居易杨柳枝词,附注:“云溪友议:居易有妓樊素,善歌,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年既高迈,而小蛮方丰艳,因杨柳词以托意云。”然丛书集成本云溪友议未收此则。郭氏的案语,或即据全唐诗的附注。孟棨本事诗·事感第二记白尚书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蛮善舞,文字较长,李颀仅节取前半段。然据后人考订,孟棨记事实误。樊素,又名樊蛮、樊子,“十年贫健是樊蛮”,“春随樊子一时归”(均白居易诗句)。樊素,因善歌杨柳枝,又名杨枝。白居易不能忘情吟序:“妓有樊素者,年二十余,绰绰有歌舞态,善唱杨枝,人多以曲名名之。”对酒开怀寄十九郎:“往年江外抛桃叶,去岁楼中别柳枝。”据此,则樊素、樊蛮、杨枝、柳枝,实是一人。本事诗所谓“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云云,在今存白居易集中找不到这二句诗,此其一;把樊素、小蛮(杨柳)区别为二人,此其二。白居易诗中确有“小蛮”一词,如晚春酒热寻梦得:“还携小蛮去,招得老刘归。”自注云:“小蛮,榼名也。”由此可见,孟棨误把二者混为一谈。陈友琴同志白居易卷征引清人蔡立甫红蕉诗话和沈涛匏庐诗话的资料,可备参证。 218.戎昱送歌妓诗 郭案:“此则出唐语林四。” 企案:此则早见于范攄云溪友议卷一“郑太穆郎中”条。唐语林卷四“豪爽”门录此条,全从范攄云溪友议中来。李顾古今诗话仅节取其中戎昱送歌妓诗一事,文字较范、王两书有所删节。 222.柘枝妓诗 郭案:“此则出唐语林卷四。” 企案:此则早见于范攄云溪友议卷三“李八座翱”条。王谠记此则,取自云溪友议,文字大体同。王氏又取云溪友议另一则李翱初守庐江蠲重系者罪的记载,合为一条,载入唐语林卷四。李颀采入诗话,以其事与论诗无关,删去。古今诗话“柘枝妓诗”条,文字与上述两书略有不同,有的地方已经李颀笔削,有的地方乃是传钞中出现的异文。 226.元稹赠黄明府诗 郭案:“此则出孟棨本事诗。” 企案:李颀所记,与本事诗·事感第二“元稹奉使东川作题黄明府诗和序”条相比,文字略少,似经李颀删节。本事诗此则实源出于元氏长庆集卷十黄明府诗并序,全文钞录。文字偶有异同,乃是诸书在传钞过程中造成的。 239.冬冬鼓 郭案:“唐诗纪事谓出张彦远名画记。佩文韵府谓出灵异小录,今说郛本灵异小录无此则。” 企案:此则早见于刘肃大唐新语·厘革。刘氏云:“旧制:京城内金吾晓暝传呼以戒行者,马周献封章,始置街鼓,俗号冬冬,公私便焉。有道人裴翛然雅有篇咏,善画好酒,常戏为渭川歌词曰:‘遮莫冬冬鼓,须倾湛湛杯。金吾傥借问,报道玉山颓。’甚为时人所赏。”其文字与李颀所记虽有小异,然古今诗话渊源所出,明矣。 256.李白清平调郭案:“此则出李濬松窗录(摭异记)及乐史太真外传。” 企案:李濬松窗录和李濬摭异记是同书异名。这一则记载也见之于太平广记卷二○四,注明“出松窗录”,但未署撰人姓氏。王谠唐语林“引录书目”中提及松窗录,无撰人名。新唐书·艺文志、遂初堂书目均著录松窗录一卷,然亦未署撰人姓氏。宋史·艺文志著录此书,云:“李濬松窗小录一卷”,疑误。考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十三著录松窗录,云:“右唐韦叡撰,记唐朝故事。”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著录松窗录,即取晁氏说。王琦李太白年谱引松窗录的材料,注云:“唐韦叡撰,今亡”。当从之。 306.石鼎联句 郭案:“此则出孟棨本事诗及韩昌黎集·石鼎联句诗序。太平广记五十五引此作仙传拾遗。” 企案:孟棨的文字,是概括韩愈石鼎联句诗序和联句诗中的部分诗句写成的。本事诗·征异第五:“韩吏部作轩辕弥明传”,当是李颀此则文字的根据。其实,韩愈仅作石鼎联句诗序,别无弥明传。太平广记卷五十五引仙传拾遗,是列仙传拾遗的省称,此书附著弥明传,也是好事者附会韩愈石鼎联句诗序,或是根据本事诗而杜撰出来的。 325.冷朝阳诗送红线 郭案:“事见杨巨源红线传及甘泽谣。” 企案:红线是袁郊甘泽谣中的一则传奇,太平广记卷一九五引此则时,下注:“出甘泽谣”。明钞本说郛·甘泽谣即录红线一则。因此,红线当署名袁郊。明刊本五朝小说录红线,具名杨巨源,实误。明人不考出处,妄题撰人姓氏,不可取。 238.盛小丛 郭氏未加案语。企案:此则出范攄云溪友议卷二“李尚书讷”条。古今诗话结尾“崔下句云:‘独向柏台为老吏’……是终于柏台之任也。”一段文字,云溪友议载于“在座各为一绝句赠之”和“杨、封、卢、高数篇,亦其次也”之间。又,杨判官,云溪友议作“团练判官杨知至”;彦升,云溪友议作“观察判官封彦冲”;卢邺文使,云溪友议作“观察使卢邺”;卢溵,云溪友议作“卢激”。其余,诸人绝句亦多有异文。这些,均可资校订。 329.张又新牡丹诗 郭氏未加案语。企案:此则出孟棨本事诗·情感第一,原文较长,李颀仅取其咏牡丹诗一事。 352.影略句法 郭氏未加案语。企案: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三“句法”门引此则,文末小字注“冷斋”二字,则魏氏以为此则出自宋释惠洪冷斋夜话。惠洪和苏轼、黄庭坚为方外友,其世次当早于李颀。然今本冷斋夜话未收此则,可能是今本失收。因为诗人玉屑卷三此则前为“错综句法”条,后为“象外句”条,均出自冷斋夜话,则“影略句法”条夹在中间,亦当出自冷斋夜话。又,古今诗话“影略句法”条云:“郑谷有咏落叶诗云……亦影略句法也。”把它和冷斋夜话“贾岛诗有影略句”条相对照,有明显的承接关系,一前一后,好象是上下两则。可见,古今诗话此则当源出冷斋夜话。魏庆之当时还能见到这部书的全本,因此引证于诗人玉屑中,为后人保留了冷斋夜话的原貌。 390.许飞琼 郭案:“此则见本事诗。太平广记七十引作逸史。又总龟前三十三有此则,不注出处,但其前后皆古今诗话,当亦诗话中语。” 企案:逸史,乃唐人卢子所作,久佚。新唐书·艺文志“小说家类”著录:“卢子史录,卷亡;又,逸史三卷,大中时人。”遂初堂书目著录“卢子逸史。可知逸史乃卢子所作。宋代太平广记、类说、绀珠集、诗话总龟等书均引逸史佚文,则宋时逸史尚存留人间。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云:“顷读卢肇逸史记此事(按:指李浙东言海上有仙馆待其来之说)稍详。”卢子即卢肇。程毅中同志据玉泉子云:“肇,字子春,袁州宜春人,会昌三年状元。”(见唐代小说琐记,载文学遗产一九八○年第二期)卢子生活时代比孟棨早,本事诗所记许浑为许飞琼改诗一事,当出自逸史。 392.空门气味 郭案:“总龟前三十有此节,不注出处,惟其前为古今诗话,亦知诗话中文,乐趣所据当即此。” 企案:此则出孟棨本事诗·高逸第三。本事诗与古今诗话在文字上小有出入,如:文六寺,本事诗作“文八寺”(当是文公寺);老僧,本事诗作“禅师”。又有数语,李颀删之,不当,如:“名振京邑”,“其玄言妙旨,咸出意表。”如此异文,足资校证。 424.诗嘲武懿宗 郭案:“此则出本事诗。” 企案:此事早见于张鷟朝野佥载卷四,孟氏钞略,并将朝野佥载的文字,稍加改窜,写入本事诗中。实际上,诗与事,都是从张鷟的记载中来的。

猜你喜欢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