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州化石》原文|翻译|赏析
宋·沈括
近岁,延州永宁关大河岸崩1,人地数十尺。土下得竹笋一林,凡数百茎,根干相连,悉化为石。适有中人过2,亦取数茎去,云欲进呈。
延郡素无竹,此在数十尺土下,不知其何代物?无乃旷古以前3,地卑气湿而宜竹邪? 婺州金华山有松石4,又如桃核、芦根、鱼蟹之类,皆有成石者,然皆其地本有之物,不足深怪。此深地中所无,又非本土所有之物,特可异耳。
1延州永宁关:在今陕西省延川县东南。2中人:宦官。3无乃:岂非。4婺(wu)州:今浙江金华。松石:松树化石。
【析点】 梦溪笔谈中许多篇幅是写科学问题的,“延州化石”一段我却认为更接近于中国的“笔记小说”。魏晋时代小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就是“志怪异”。沈括写延州化石记的也是怪异,却没有一丝迷信荒诞的色彩,而是以一个科学家的眼光审视了延州永宁关大河岸边竹笋林化石的出现,并准确地指出了“无乃旷古以前,地卑气湿而宜竹”的气候条件。沈括真不愧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此文,既有小说家的文采又有科学家的精确分析判断,不失为一篇内容与形式俱佳的作品
-
落霞孤鹜图 明·唐寅作 绢本水墨 纵一八九.一厘米 横一○五.四厘米 藏上海博物馆 唐寅是我国妇孺皆知的一位画家。《落霞孤鹜图》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画面自题诗云: 画栋珠帘烟水中,落霞孤鹜渺无踪。 千
-
苏轼《教战守》 夫当今生民之患 2 ,果安在哉 3 ?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 4 ,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 5 ,是故天下虽平
-
名言: 君子言必可行也,然后言之;行必可言也,然后行之。 句意: 君子说的话一定要是能够做到的, 这才说出口; 君子做的事一定要是可以告诉人的, 这样才做。 出处: 西汉·贾谊《新书·大政上》
-
不知道哪一天开始,冬日里光秃秃的柳枝,已萌绿意。河畔的柳,枝条纤柔垂下。有的,已长出了狭长而椭圆的新叶。有的,爆出了一嘟噜一嘟
-
山作剑攒江写镜,扁舟斗转疾于飞。回头笑向张公子,终日思归此日归。雪飐霜翻看不分,雷惊电激语难闻。沿涯宛转到深处,何限青天无片云。
-
眼看过半百,早晚扫岩扉。白首谁留住,青山自不归。百千万劫障,四十九年非。会拟抽身去,当风抖擞衣。
-
韩退之孔司勋墓志铭 昭义节度卢从史,有贤佐曰孔君,讳戡,字君胜。从史为不法,君阴
-
明·浮白斋主人朱古民文学善谑2,一日在汤生斋中,汤曰:“汝素多知术3,假如今坐室中
-
佳人能画眉,妆罢出帘幔照水空自爱,折花将遗谁。春情多艳逸,春意倍相思。愁心极杨柳,一种乱如丝。
-
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