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不得》鉴赏
作者: 刘玉梅
王独清
秋风起了,Populous在摇落着了。啊,到处都是黄叶,引人伤感的黄叶!
我,飘泊得好象无籍者的我,还是照旧踏着异国的土地,却越发颓唐得不能有一刻的振作,在这秋风中抖着两肩,向着东方远望。
唉唉,可怜我底心,可怜我底心,——一个火山的喷口,没有一个人来过问,只是自己烧着自己底的尸骨……
不能忘怀的是我底故国:那儿底的太阳可还送着温暖的光辉?那儿的晨风可还荡着柔和的呼息?那儿底天空可还煊着洁净而深蓝的颜色?
不能忘怀的是我底故国:那儿底黄河该不曾改变那伟大的形状?那儿底扬子江该不曾退灭那可惊的汪洋?那儿底万里长城该不曾磨灭那闪耀着久远历史的石上的光芒?
唉唉,可怜我底心,可怜我底心,——一个火山底喷口,没有一个人来过问,只是自己在烧着自己底尸骨……
我在大西洋底海滨上受着浪花底浸溅,我在阿尔布斯底峰下仰望着永不消溶的白雪。但是那浪花不能洗除我底忧愤,那白雪也不能冷退我胸中郁积的烦热!
Portdenon底残柱下我曾往返徘徊,古罗马底Forum中我也曾踯躅几回。但是那些过去的文明的墟墓,只使我想念故国的愁病更重了起来!
唉唉,可怜我底心,可怜我底心,——一个火山的喷口,没有一个人过问,只是自己在烧着自己底的尸骨……
哦,风呀,你东方吹着的风呀,你带我去罢!因为这儿不能使我痛快地号哭,因为这儿不能安我底灵魂,因为这儿使我常背着羞辱,因为这儿使我常在依赖中生存……
地中海底水,你可能通到黄海中去么?我愿跳在你的波下,我愿成为你波下的鱼虾!
只是秋风起了,我,还是踏着异国底土地,要是我再不能归去,那我便祈祷这迷天的黄叶。——啊,来,来,来把我这无用的骨骸掩埋,掩埋,掩埋!
这里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位去国远适的游子,他所倾诉的是一种单纯、炽烈的故国之思——即如文前所注明的:“一个飘泊人的怀乡病。”
篇首描写的是秋风萧萧,落叶遍地的秋色。秋天,在文人墨客的眼中历来带着一种悲凉的色彩。在这里,无边落叶勾起的是漂泊游子对自己那如同黄叶一样飘凌无籍处境的联想,于是,一腔强烈的思乡念土之情犹如火山爆发一样喷涌出来。
这种强烈的感情使作者无暇顾及所谓委婉、含蓄等表达技巧,作者几乎像呼喊一样传达了郁积在心中的情结:思念祖国,思念祖国!思念祖国!!情到极致,最后三段表现了一种绝望的祈求,一种忧愤的无奈,也就是在祈求黄叶“把我这无用的骨骸掩埋”的无奈呼声中,将一颗“归不得”的心之悲痛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种思念中,作者还时时产生一种意识到这种思念纯属徒劳后顾影自怜式的怨艾,于是便有一种自言自语反复出现于诗篇:“唉唉,可怜我的心,可怜我的心,——一个大山的喷口,没有一个人来过问,只是烧着自己的尸骨……”这种诗歌中常见的复沓式表达使作者一泻千里的歌哭显得一唱三叹,每次出现都似重锤,敲在读者的心头。作为一篇散文诗,归不得的诗情是浓烈的,它的艺术感染力是强大的。作者是后期创造社的重要诗人,这篇作品颇能代表他创作的或一种风格。
-
君写我诗盈寺壁,我题君句满屏风。与君相遇知何处,两叶浮萍大海中。 作品赏析原序:微之于阆州西寺,手题予诗。予又以微之百篇,题此屏上。各以绝句,相报答之。
-
《汪曾祺多年父子成兄弟》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汪曾祺 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 父亲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是画家,会刻图章,画写意花卉。图章初宗浙派,中年后治汉
-
只说史进提了朴刀,离了少华山,取路投关西五路,望延安府路上来。但见: 崎岖山岭,寂寞孤村。披云雾夜宿荒林,带晓月朝登险道。落日趱行闻犬吠,严霜早促听鸡鸣。 史进在路,免不得饥食渴饮,夜住晓行,独自一个
-
日射纱窗风撼扉,香罗拭手春事违。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
-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文作文3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文作文300字 篇1 一篇美文,如同甘甜的山泉,滋润着每个人的心扉;一篇美文,如同一壶千载的醇酒,丝丝的辛辣藏着不尽甘甜;一篇美文,就如同一首轻快的乐曲,优美清爽。一篇美文更是一种艺术。 美文—
-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波滔天,尧咨嗟。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其害乃去,茫然风沙。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虎可搏,河难凭,公果
-
新台 作者: 刘建卫 【本书体例】
-
谁家起甲第,朱门大道边?丰屋中栉比,高墙外回环。累累六七堂,栋宇相连延。一堂费百万,郁郁起青烟。洞房温且清,寒暑不能干。高堂虚且迥,坐卧见南山。绕廊紫藤架,夹砌红药栏。攀枝摘樱桃,带花移牡丹。主人此中
-
《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同宿高斋换时节,共看移石复栽杉。送君江浦已惆怅,更上西楼看远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