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岁月
天堂岁月
前一日,见一老同学,谈及近况,她以过来人的口吻说:“你在过一段天堂岁月啊。”
我惑然:“日日夜夜带孩子,要累死啦。”
她说:“不对,没风没雨,也不用问风和雨,真的,这是人生的又一段天堂岁月,你不要错失感觉。”
于是我开始打量我的天堂岁月:天不亮即起,洗洗涮涮买早餐,小儿醒来,穿穿戴戴,把把尿尿,拉拉臭臭,喂喂咪咪,包包裹裹,慌慌张张,辗辗转转,终于把小儿送到外祖母家,气喘吁吁上班去,立定脚跟居然发现:“只剩半秒就要迟到啦!”心中叹一声:“好险!”于是,平静的一天开始了。随后的匆忙中,很快,平静的一天也平静地结束了。
日抱夜哄,嗯嗯呀呀,放下扫把,拿起勺,挂起尿布,抓奶瓶……腰酸背痛脑袋大。这个时候,只听摇篮里一声无意识的:“妈——妈——妈——”立刻叫得我心花怒放、眼发光,三步并作两步跑上前:“噢噢噢!哎哎哎!”心里是灌满了蜜啊,往外流!他的爸爸出公差,在以往,向来是铁将军把门,我的脚底就抹油了,妈妈家、女友处,任我游来,任我住,吃不愁,喝不忧,一切只管伸伸手,张张口。可如今,则要自觉地带着小儿独宿独住,独来独往。抱着小儿,要吃没有吃,要喝自己弄,太阳西去睡觉了,小儿总算也睡着,我饿得前胸已经贴到后背,赶紧赶紧,倒腾点吃的喝的吧,这边油窝刚刚一“刺啦”,那边小儿“哇——”地就醒了,尿水水啦,拉臭臭啦!哇呀呀,火停了,锅端下!总算收拾干净,不敢炒菜了,下包方便面吧。小儿刚会扶着走,看他围着茶几旋转,雅兴正浓,于是乘机钻进厨房,火速把面放进锅里,正要下筷子焯两下,听得嫩嫩的童音在“咦?! ”一扭头,发现小儿小精灵一般冲我一探头,他已经扶墙挪到厨房门口了。儿子很惊喜,为着自己能找到妈妈;妈妈也很惊喜,十个月的孩子出现在门口探首的一刹那,我幸福得一塌糊涂:家里是两个人!——孩子来看我了!
周末,再见不到我抱着电脑熬到夜深沉;周六,也见不到我睡觉睡到太阳照高楼;周日阳光下,也见不到我左转右转,百无聊赖徜徉在大街和商场,千呼万唤搜寻一件新衣裳;书柜荡满灰尘。
做编辑的同学叹息:“自从有了孩子,就很少见到你的稿子。”
以前总在一起闹到天黑天又亮的“狐朋狗友”们抱怨:“自从有了孩子,就很少见到你的影子。”
连门卫的老大爷也有新发现:“这一段没有收到过你的稿费单啊!”
……
日子是新的,有过的心结都打开了,打不开的这会儿也不重要了,生命是清澈的,人生很简单,心情淡定从容,身体里还有一双眼睛,看着儿女,是安详的。
晚上,在小儿轻轻的鼾声里,精疲力竭的我,猛然间清晰地听到了我梦想过的神话和传说。我不得不承认,这是生命里又一段天堂岁月,因为孩子是天使,让我完成天之使命,我爱,我陶醉!
这段日子丰富我的人生,正如这段人生照亮我的生命,我当然不能把它当成人生的全部,更不可能把它当成是我全部的人生,可人生里没有这样的日子,我的生命黯然失色。
这样的天堂岁月给我一颗素心,让我活得快乐天真。
-
苏轼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这首诗无论从
-
抽思 作者: 高安 【本书体例】
-
这首诗最后的情感表达则有点突破传统的规范,有些“怒”甚至于“恨”的味道了。所以在这一点上,这首诗在古代众多的思妇诗中是很值得注意的。
-
[唐]玄览 欲知吾道廓,不与物情违。 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 这首题写在竹子上的诗,收于《全唐诗》外编,名为《题竹》。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的《语资》部分载:“天历末,禅师玄览住荆州陟屺寺,道高有风
-
故人来自远,邑宰复初临。执手恨为别,同舟无异心。沿洄洲渚趣,演漾弦歌音。谁识躬耕者,年年梁甫吟。
-
名言: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句意: 天说些什么呢? 四季照样运行, 百物照样生长, 天说些什么呢? 出处: 《论语· 阳货》
-
词的上阕,抒写了丹青重识的悲戚。睹物思人,自然情伤,更不用说是面对展露容颜笑貌的画像了。放“沮咽却无声”,起句感情凝重。因无声之泣比有声之哭更具酸楚之感,因而它的哀痛之情尤足悲人。“只向从前悔薄情”,语痛情切,读后如见作者对着画像呼唤亡
-
君不见封狐雄虺自成群,冯深负固结妖氛。玉玺分兵征恶少,金坛受律动将军。将军拥旄宣庙略,战士横行静夷落。长驱一息背铜梁,直指三巴逾剑阁。阁道苕上戍楼,剑门遥裔俯灵丘。邛关九折无平路,江水双源有急流。征役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带草的连续的两句古诗词,内容包括连续两句含草的诗句,连续两句含草的诗句,请你写出带有草字的连续的两句古诗。连续两句都含“草”的诗句:“两(草)犹一心,人心不如(草)。”【原文】白头吟[唐]李白锦水东北流,波荡双鸳鸯。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宁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我想学一首杜甫的诗作文,内容包括《我心中的杜甫》作文,当提笔写作文时,我会想起杜甫的一句古诗是什么,介绍杜甫的诗的作文800字速度快快快快。我心中的杜甫杜甫字子美,与李白同为唐代诗坛上的两个巨人。唐代是中华农业文明发展的顶峰,而盛唐又是唐代的尖顶。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的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