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鉧潭西小丘记》鉴赏
作者: 李贤臣
得西山后八日(1),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2)。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3)。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4),负土而出(5),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6)。其嵌然相累而下者(7),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8),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9)。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10)。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11)。李深源、元克已时同游(12),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邀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13),以效兹丘之下(14)。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15),瀯瀯之声与耳谋(16),悠然而虚者与神谋(17),渊然而静者与心谋(18)。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19),虽古之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20)。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21)则贵游之士争买者(22),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23)。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24),贾四百(25),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26)!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27)。
钻鉧潭西小丘记是柳宗元著名的“永州八记”的第三篇。文章一开头,由西山至钴鉧潭,由潭至鱼梁,由鱼梁终于引出小丘,这样,既写了作者的游踪,又写了小丘的背景和方位,与“八记”的前两篇联系为一体。接着,作者集中描绘了丘上的怪石,通过比拟等艺术手段,着力赋予它们以雄奇、桀骜不驯的形象特征。第二段写作者爱怜小丘,买下后经过一番修整,小丘由“弃地”而成为游览胜境。作者从三个角度描绘铲除秽草、恶草后小丘的优美景色:一是小丘上的嘉木、美竹、奇石的显现;二是望中所见的高山、浮云、溪流、鸟兽鱼等都在小丘下快乐地施展各自技艺;三是躺在小丘上,耳目心神的种种奇妙感受。这些描写,反映了作者对小丘特殊的情感,表现出一种微妙的心理。文章的最后一段写作者对小丘久货不售的感慨,祝贺小丘终于得到赏识,为文一唱三叹,寄情深远。
总之,这篇山水游记具有很强的主观色彩。作者的思想情绪渗透于客观景物之中,句句写景,句句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深刻表现了怀才不遇,久贬不迁的感叹。一般说来,山水游记注重意境的创造,语言讲究精美有韵致。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更倾向有我之境的创造,他被贬永州所写的“永州八记”,风格基本上都象本篇这样幽冷而隽永。
-
作者: 〔德国〕H·伯尔 【原文】: 莱茵河是男性的
-
采采芣苢 ① ,鲜亮亮的车前子, 薄言采之 ② 。快些把它采起来。 采采芣苢,鲜亮亮的车前子, 薄言有之 ③ 。快些把它采了来。 采采芣苢,鲜亮亮的车前子, 薄言掇之 ④ 。快些把它拾起来。 采采芣苢
-
《杜鹃花·杜鹃花》咏杜鹃花诗鉴赏 方干未向移
-
平生嗜酒不为味,聊欲醉中遗万事。 酒醒客散独凄然,枕上屡挥忧国泪。 君如高、光那可负?东都儿童作胡语。 常时念此气生瘿,况送公归觐明主? 皇天震怒贼得长? 三年胡星失光芒。 旄头下扫在旦暮,嗟此大议知
-
礼魂 作者: 郑文 【本书体例】
-
《好友难遇,若非吾礼敬之致,师事之诚,则彼聪明才贤之士,又曷肯为我友乎?》什么意思,出
《好友难遇,若非吾礼敬之致,师事之诚,则彼聪明才贤之士,又曷肯为我友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明·李贽《焚书
-
岑参诗的特点是意奇语奇,尤其是边塞之作,奇气益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奇而婉,侧重在表现边塞绮丽瑰异的风光,给人以清新俊逸之感;这首诗则是奇而壮,风沙的猛烈、人物的豪迈,都给人以雄浑壮美之感。诗人在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时,封常清出兵去
-
悲愁回白首,倚杖背孤城。江敛洲渚出,天虚风物清。沧溟服衰谢,朱绂负平生。仰羡黄昏鸟,投林羽翮轻。 作品赏析诗云“朱绂负平生”,当是广德二年秋为参军时所作,即所谓“白头趋幕府,深觉负平生”意。黄鹤编
-
这首诗是青年王维所作爱情诗的代表。该诗由物感怀,借助红豆鲜艳色彩和有关的动人传说,以含蓄深沉而清新流畅的语言,传达浓烈的相思之情,十分感人。《相思》流传至今仍不失为咏物诗的名篇。“观物微”而“托兴远”,是古人作咏物诗常用的一种手法。王维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出处】唐李商隐《 锦瑟 》。 【意思1】这样凄怆的情怀哪会等到 今天追忆时才产生,在当时就让人怅惘 不已了。可待:岂待。惘然:怅惘、失意 的样子。 【意思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