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渔火》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渔火》鉴赏

作者: 王春来

郭建中

晚霞把她的余晖留给了江上的渔火。渔火,在夜的帷幕上闪着静谧的橘黄。

一点,二点,三点……忽闪忽闪的。她,是渔人的眼在眨吗?还是在讲述一个新奇的故事?

渔火点燃了渔歌,在碧波荡漾的江面上摇曳。象梦幻一般轻盈,象云朵一般飘逸。

姑娘的渔火在小伙子的瞳仁里冶炼出爱的结晶;小伙子的渔火在姑娘的渔歌里浮沉着情的敦厚;年轻人的渔火在老人的脸上闪烁丰稔的喜悦。

渔火,在渔人的心中燃烧。江涛吞不掉,江风吹不灭,她愈燃愈亮,愈燃愈亮,烧沸了大江,烧沸了赫哲人的生活。

夜,是用墨写成的诗。渔火呢?则是诗的翼。

渔火这首散文诗,从黄昏写起,层次分明,景色逼真,读后如见此景。当夜色把晚霞剪碎,挂上桅杆,落入船舱,于是一点,两点,三点以致无数的渔火在流动,忽明忽暗的在闪烁,“在夜的帷幕上”绣出朵朵橘黄色的灯光。

作者用“橘黄”二字来形容黄昏与夜色的交替时刻,再确切不过了。此时,霞光即将退尽,尚留余辉之际,渔火初上——一点,两点有气无力,犹如蛋黄。拈出“橘黄”二字境界全出,这足见作者观察之独到,如果用“江船火独明”来写此时江上景色,则大谬不然了。

读这篇散文诗,如同观赏一幅用语言的彩线,织就的锦缎挂毯:当夜幕完全垂下,点点渔火愈燃愈亮,照着碧波荡漾的江水,伴随着江流淌的是清脆的歌声……真可谓半江渔火半江歌。

作者用欢快笔调,饱蘸着情感谱写了赫哲族人民幸福生活的一曲赞歌:劳动的欢乐,纯真的爱情,丰收的喜悦,对未来的憧憬……了解赫哲族历史的都知道,赫哲族在旧社会是濒于灭绝的民族,休养生息到1957年,据统计总人口不足六百人,赫哲人常说:从前的江水大半是我们赫哲人的眼泪!“大江东去”,浪淘尽赫哲族人的泪水与苦难。知道了这些,就更容易品出如今生活的甘甜与美满。

这篇散文诗写法上的特点是句句点题,句句不离渔火。从渔火点燃写起,由渔火引出渔歌、爱情、收获、新生活……渔火是赫哲族人民勤劳的象征,幸福生活的象征,希望的象征。“夜,是用墨写成的诗。渔火呢?则是诗的翼。”这最后一句内涵尤为深刻:赫哲人诗一般的生活是靠勤劳勇敢换取来的——渔火是赫哲人民生活腾飞的双翼。既点题又升华了主旨。

猜你喜欢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