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入门
【3095】佛学入门
(太虚大师著,湘潭大学出版社,15.5万字,2011年4月第1版,19.8元)
△共分四章:1.佛学概论:因缘所生法(五乘共学);三法印(出世三乘共学)。2.佛学讲要(佛学之特质、之全景、之较量);3.佛陀学纲:原理——现实主义(即法尔如是);动机——平等主义(即大慈悲性);办法——进化主义(由人生而佛);效果——自由主义(即无障碍义);4.中国佛学:特质在禅;禅观行演为台贤教;禅台贤流归净土行;中国佛学之重建。
○太虚大师俗姓吕,学名沛林,字太虚,法名唯心。16岁出家。中国古代佛教改革运动之著名理论家与实践家。倡导佛教“教理革命”、“教制革命”、“教产革命”之三大革命;又倡导“人生佛教”,肇中国现代“人间佛教”之始。
○常识丛书:国学、唐诗、词学、佛学、史学、哲学、音乐、建筑、心理学、政治学、宗教学、中医、文字学、绘画、伦理、性学、经史子集、经子、法学入门。
○心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一切众生皆有心,皆有现变实力,都有可以达到最高觉悟的可能性,就是佛性。
○释迦在印度出世时,国家安靖,民殷物阜,人民只怕生老病死,怕死之极,就求个人解脱。
○佛学的第一步,在首先完成人格,好生地做一个人。
○华士即中华读书之士,即士居子、士大夫。
○心是佛禅。念佛就是修禅,故有所谓念佛禅。
(2017年5月30日下午4:10阅毕)
-
此诗首联“接淅报官府,敢违王事程”,描写出一片紧张、急迫的气氛:贬谪的命令催魂逼命,急如星火,连做饭的工夫也没有;“王事”在身,不敢有片刻的耽搁。这里作者用“接淅”的典故恰当地比喻了官命之急迫,其悲愤心情透出纸背。次联承接上联之意,通过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雪和月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月和雪的诗句,带“月”和“雪”的诗句,含有雪和月的诗句。月:海上升明月,天涯若比邻。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
-
扶风太守陈某为登高眺远建筑了一座土台,并请苏轼为他写了这篇记文。文中在记叙土台修建的经过时,联系到古往今来的废兴成毁的历史,感叹人事万物的变化无常,指出不能稍有所得就“夸世而自足”,而应该去探求真正可以永久依靠的东西。
-
《忧来令发白,谁云愁可任?》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忧来令发白,谁云愁可任?》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唐·张孟将《七哀诗二首》,乐观少愁类名言句子
-
清·高阜 2 寒家敞垣上藤萝 3 ,见者多赏其初夏展放时,新绿如染,叶叶鳞次,微风过去,作碧波千万顷。而某更领略秋冬之际,霜深宇净,落叶满庭阶,如在万山深处,令人意思孤远。因意此萝为先君手植 4 ,至
-
西江之水何悠哉,经历灨石险且回。余波拗怒犹涵澹,奔涛击浪常喧豗。有时夜上滕王阁,月照净练无纤埃。杨阑左里在其北,无风浪起传古来。老蛟深处厌窟穴,蛇身微行见者猜。呼龙沥酒未及祝,五色粲烂高崔嵬。忽然远引
-
已将镜镊投诸地,喜见苍颜白发新。历数三朝轩冕客,色声谁是独完人。
-
《桃花·六丑碧桃》咏桃花诗鉴赏 梁启超听彻宵
-
传神文笔足千秋,不是情人不泪流。可恨同时不相识,几回掩卷哭曹侯 ② 。 颦颦宝玉两情痴,儿女闺房语笑私。三寸柔毫能写尽,欲呼才鬼一中之 ③ 。 都来眼底复心头,辛苦才人用意搜。混沌一时七窍凿,争教天不
-
晚登高楼望,木落双江清。寒山饶积翠,秀色连州城。目送楚云尽,心悲胡雁声。相思不可见,回首故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