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九日夜中发鄂渚晓泊汉阳亲旧携酒追送聊为短句赏析》
此诗首联“接淅报官府,敢违王事程”,描写出一片紧张、急迫的气氛:贬谪的命令催魂逼命,急如星火,连做饭的工夫也没有;“王事”在身,不敢有片刻的耽搁。这里作者用“接淅”的典故恰当地比喻了官命之急迫,其悲愤心情透出纸背。次联承接上联之意,通过时间、地点的转换,具体地描写出舟行之急。这一联诗意急切,如同诗经·召南·小星所状写的“肃肃宵征,夙夜在公”。两个对偶句语气又极流畅,而且切合水路舟行急速的事实。“王事”紧迫,江流湍急,船行飞快,诗中将那情景和气氛描写得十分生动。颈联写邻里、朋旧赶来送行的情景。“邻里烦追送,杯盘泻浊清”,叙事中透出无限的情意。“追送”和“浊清”都是偏义词:“追送”就是“送”,“烦”字透出作者的感激之意;“浊清”实指“清”。但是,“追送”的“追”字又进一步把前面两联的紧迫气氛渲染出来:诗人走得那样突然,以至邻里、故旧事先都没有得到消息,而仓促之间追到汉阳为之饯行。那泻入杯中的一杯杯饯行酒,包含了很多深情厚意。末联写诗人的感慨:“袛应瘴乡老,难答故人情。”此番谪居边远之地,功名前程乃至生命都是不可卜知的,这一切诗人也不计较,只是“故人”的友谊和真挚的感情永远无法报答,这才是终身遗恨的事。作者自崇宁二年(1103年)十二月十九日从武昌出发,经过长途跋涉,方于次年夏天到达宜州贬所,到宜州后仅一年,便怀着冤愤与世长辞了。老死瘴疠之乡而“难答故人情”,成为他留给“故人”的诀别之辞。
这首诗是因亲朋故旧饯行,内心感念不已而写的,因此感情真挚动人,用典较少,语言平易流畅,不像黄庭坚其他的诗那样刻意雕琢,讲求险怪奇丽。但是,诗的章法仍然是谨严细密的,四联之间,起、承、转、合的关系颇耐寻究。首联“起”,叙述紧急离开武昌的原因:王事在身,必须“接淅”而行。颔联“承”,承接上联之意,具体描写行程紧急、必须“宵征”的情形。颈联“转”,由行程的紧迫转为写邻里的追送和置酒饯别。末联“合”,归结点题,抒发离别之情。黄庭坚长于律诗,而律诗的章法是颇有诀窍的,其中之一便是“起、承、转、合”。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写到香菱向林黛玉学诗,林黛玉说:“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的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这里曹雪芹通过林黛玉之口说出的这段话,有助于揣摩理解黄庭坚这首律诗艺术上的特点。
-
国学名句“受禄之家,食禄而已,不与民争业,然后利可均布,而民可家足”出处和解释
【名句】受禄之家,食禄而已,不与民争业,然后利可均布,而民可家足 语出《汉书·董仲舒传》。享受国家俸禄的人,吃俸禄就行了,不要与人民争夺产业。这样,利益就可以均匀分配,而人民的生活就可以富足了。说明国
-
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则离散郁怨,
《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则离散郁怨,不能相亲。》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溱与洧,方涣涣兮 〔2〕 。士与女 〔3〕 ,方秉蕑兮 〔4〕 。女曰观乎 〔5〕 ?士曰既且 〔6〕 。且往观乎 〔7〕 ?洧之外,洵訏且乐 〔8〕 。维士与女 〔9〕 ,伊其相谑 〔10〕 ,赠之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寓言的诗句预言,内容包括古诗词的寓言,李白的“预言诗”?,寓言诗句。最近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爱国有理。李白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读了以后顿感疑惑,“日本版”出自小说《侠客梦》中的“第四卷。现在QQ群里又流传北
-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白的诗句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翻译:On both sides, green mountains face each other, while a lone sail emerges from beyond the sun.
意思:这句诗表达了李白在江上独舟漂泊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孤独无依的心境。
上一句:相对出的青山如影随形。
-
树深藤老竹回环,石壁重重锦翠斑。俗客看来犹解爱,忙人到此亦须闲。况当霁景凉风后,如在千岩万壑间。黄绮更归何处去,洛阳城内有商山。
-
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
-
老皮其实不姓皮,老皮姓什么,村里人都不记得了。人人都叫他老皮,叫他老皮他总是愉快地答应着。老皮是我们村的屠夫。老皮个子高高壮壮的,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 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 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
-
风是可以触摸的,在河西走廊在茫茫戈壁滩上,当我伸出双手风就有了骨感,有了刀子的快意一个人如果忍着自己的疼痛不说遍地狂躁的沙子便会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