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墓碑上》鉴赏
作者: 宋生贵
柯蓝
“这里埋葬了一个人,这个人写完了他自己的路程。在生活里他被人爱过,他也爱过别人。因此他的生活充满了激情。为了朋友和同志,他更忍受各种熬煎,也牺牲过自己的休息和睡眠。因此他的生活比一个最好的故事,还要动人……至于为了我们共同的事业,他却斗争了一生。辛勤的劳动,使他的头发脱落,艰苦的斗争,使他流过鲜血,也受过敌人的苦刑……因此他的生活才同斗争一样庄严,同理想一样完美……
让他所有的这些,永远和我们活着的人在一块吧。我们埋葬的只是这个人的错误和不幸……”
——献给一个敬爱的人的墓碑
这是一篇特别的墓志铭,是镌刻在心上的纪念。
这里的行文打破了俗成的范式,这里的内容舍弃了对逝者生前功绩和地位的历数,更无评价上的溢美之词和生者的豪言壮语。似乎诗人很沉静——“人总是要死的”,要紧的看他是否实实在在的活过。所以,他便缓缓地讲述逝者实实在在的生活和人生。讲他的爱和友情,讲他的事业、劳动和斗争,甚至讲到“他的头发脱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诗人坦露的是真实情怀,所以感染力即强。那质朴无华的语言,带着我们自然而然地去想象长眠于九泉之下的“这个人”曾有过的形象和人生。他有过“比一个最好的故事还要动人”的生活;他有过“同斗争一样庄严,同理想一样完美”的人生。但诗人不是将他抬到荣誉台上描述,而是拉近到身边审视。没有光环,没有烘托,看到的是有血有肉的人,把握住的是他的脉搏和心灵。一切都是那样切近。它使我们再次感受到真诚的艺术魅力。
写在墓碑上是诗人对“一个敬爱的人”的追怀和纪念,也是讴歌——另一种讴歌。这种讴歌与他当年将“一闪的思想”用欢快的“短笛”悠悠吹出,有着很大不同。当年的吹奏,多半是轻快的,激越的,神采飞扬的。经过人生的历炼之后,他的散文诗作注入了深沉的思索。尽管他仍不怀疑“生活里的歌,都是好听的歌”,要以自己的心灵去感应唱和,但到底更多的已成为思索中的讴歌,显得深沉、平和,而内中则具有更深广的人生理趣,艺术底蕴。本文即属于这样的讴歌。诗人将那世俗中通常附着在人身上而构成人生眩惑的东西剥离了去,而留心于人身后那用每个实实在在的脚印所写成大写的“人”字,敬慕之情由此而生。正因如此,以至这篇“写在墓碑上”的文字,从未提到逝者的官衔地位,而是始终用一个“人”字。开头写:“这里埋葬了一个人,这个人写完了他自己的路程”,文末附言中又写:“献给一个敬爱的人的墓碑”。可以说,这里实则深藏着诗人对“人”及人生的思索。
-
惟以艰难节俭自处,以防骄逸之过。|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惟以艰难节俭自处,以防骄逸之过。》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裕陵固天纵,笔有云汉姿。尝重连山象,不数秋风辞。龙腾与虎变,狸豹复何施。我穷真有数,文字乃见知。闻君射策日,妙语发畴咨。一日喧万口,惊倒同舍儿。岂知二十年,道路犹迟迟。苦言如药石,瞑眩终见思。屈伸反覆
-
上高侍郎高蟾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高蟾,生卒年不详,渤海(今河北沧州)人,唐僖宗乾符三
-
作者: 李宗林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参禅拜佛悟道古诗词,内容包括描述隐居深山悟道参禅的诗,有关悟道的古诗词,描述隐居深山悟道参禅的诗。《苦热题恒寂师禅室》【唐代】白居易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可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白居易的避暑的方法颇有俗趣,又带些哲思
-
著名的声乐专家苏林教授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在这次参加考试的二百多名合唱训练班学生中间,有一个二十岁的女生陈伊玲,初试时成绩十分优异,声乐、视唱、练耳和乐理等课目都列入优等,尤其是她的音色美丽和音域宽
-
古文·过秦论(上) 贾谊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
-
三幕话剧。曹禺著。写于1941年。剧本表现旧北平一个封建世家曾家的没落与崩溃。曾家曾经显赫一时,而今老太爷曾皓行将就木,只想保住自己那口15年里油漆了100多道的棺材,同时不让姨姪女愫芳出嫁,成为他“
-
作者简介《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是记载春
-
齿齐膘足毛头腻,秘阁张郎叱拨驹。洗了颔花翻假锦,走时蹄汗踏真珠。青衫乍见曾惊否?红栗难赊得饱无?丞相寄来应有意,遣君骑去上云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