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蟾《上高侍郎》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上高侍郎
高蟾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高蟾,生卒年不详,渤海(今河北沧州)人,唐僖宗乾符三年(876)举进士,昭宗乾宁(894—898)中,官至御史中丞。全唐诗录其诗一卷,全唐诗续拾补其诗二首。
上高侍郎一作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永崇”,长安坊名。“高侍郎”指高湜,据旧唐书·懿宗纪可知,他于咸通十一年(870)以中书舍人的身份负责礼部贡举,据旧唐书·高僌传可知,高湜于咸通十二年(871)为礼部侍郎,这首诗正是高湜担任礼部侍郎期间,高蟾下第后写给他的。由于这首诗受到高湜等人的赏识,而乾符三年(876)高湜的堂兄弟高湘负责贡举,便将他录取了。
前两句写考取进士的都是一些贵族子弟。首句写天上的鲜桃种植得很好是由于甘露的滋润。“碧桃”,一名千叶桃,春天开花,花瓣重叠,这里指仙桃。次句写杏花之所以红艳是因为靠近太阳,依傍云彩。“日边”指太阳边,比喻离皇帝很近。这两句诗写那些考取进士的人都是一些皇亲国戚、权贵子弟,他们都获得了皇帝的恩泽、家族的帮助与考官的提携。
后两句乃诗人落榜后的自我写照。自己像秋天生长在江水中的芙蓉,虽然迟迟没有开放,但是并不抱怨东风没有照顾自己。“东风”比喻主考官的关照。
此诗颇获好评,如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称其:“盖守寒素之分,无躁进之心,公卿间许之。先是胡曾有诗曰:‘翰苑何时休嫁女,文章早晚罢生儿。上林新桂年年发,不许平人折一枝。’罗隐亦多怨刺,当路子弟忌之。由是渤海策名也。”可以说高蟾与胡曾这两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一样的,都对科举考试不公平待遇深为不满,只是胡曾采用大声疾呼、直截了当的方法,而高蟾用形象化的语言来说明问题,将自己的不满情绪表现得很含蓄。
-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出处】唐许浑《 早秋 》。 【意思】诗句写漫漫长夜之中,飘来阵阵清脆的 琴瑟之声。秋风习习,吹拂着郁郁葱葱的青萝。诗人生动地描绘出了清 凉的早秋夜景。西风、清瑟给读
-
蒿里无名氏【原文】蒿里[1]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2]。鬼伯一何相催促[3],人命不得少踟蹰[4]。【注释】[1]蒿(hāo)里:魂魄聚居之地。[
-
【5421】中产阶级与社会发展:中国模式下的问题与挑战(何平立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31 1万字,2015年4月第1版,89元)△9章:[1]绪论
-
元戏剧《郑德辉》鉴赏 《王粲登楼》全名《醉思
-
杜牧《赤壁》① 折戟沉沙铁未销②,自将磨洗认前朝③。 东风不与周郎便④,铜雀春深锁二乔⑤。 【注释】 ①本篇选自杜牧《樊川文集》。诗大约作于会昌二年(公元842年)杜牧出任黄州(今属湖北)刺史之时。黄
-
《蜀葵》咏蜀葵 蜀葵,又称蜀季花。原产我国,
-
梦境与现实之间 夜里,我做了一个梦;梦里,我只身打马过草原。草原之上,艳阳高照,鹰击长空;彩蝶翩翩,繁花正怒。我把太阳装进我的行囊
-
手把铜章望海云,夫人江上泣罗裙。严滩一点舟中月,万里烟波也梦君。
-
无言之境,不可说之味,不知者以为淡易,其质如此,故自难及。(刘辰翁《王孟诗评》卷三) 【诗例】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意思美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形容美的古诗词,关于美的古诗词,求形容美的古诗。1: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2: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3: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4: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