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精神
【4287】沂蒙精神
(费聿辉、陈东升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7万字,2018年1月第1版,45元)
6章:[1]红色沂蒙的精神家园;[2]爱党爱军的政治立场;[3]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4]艰苦创业的精神风貌;[5]开拓奋进的昂扬斗志;[6]沂蒙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
沂蒙精神主要是指爱党爱军的政治立场、开拓奋进的昂扬斗志、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和艰苦创业的精神风貌,集中体现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党群关系。沂蒙精神诞生于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时期,发展于和平时期,升华于改革开放时期。
这本书史论结合,通过典型事例描绘了沂蒙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画面,展现了沂蒙精神形成、发展和升华的历史进展,深刻阐述了沂蒙精神的主要内涵和基本特征,并结合实际论述了沂蒙精神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
仁者敦厚,开拓进取。兼容并包,经世致用。刚直重义,无私奉献。
跟着共产党走:“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你就是核心,你就是方向。我们永远跟着你走,中国一定解放!我们永远跟着你走,人类一定解放!”(沙洪)。
无私奉献是沂蒙精神的核心和实质,体现的是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舍己为人、勇于奉献的高尚情怀。
英国政治家伯克曾说:“生命在闪耀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理想的实质寓于所谓‘普通的平凡的’人身上”。
沂蒙精神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能够战胜任何艰难困苦、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它是革命精神,也是建设精神、改革精神。
-
【原题】:彦定知县府判池有双莲置酒其上坐客有诗姑三塞责
-
这首诗首联赞扬韦匡赞作为逍遥公的后人贤良有德,并再三珍惜二人友情以此筵别后难再相见为憾。颔联料想和嘱托别后情状,杜甫说此番别后若蒙韦二想念,能写封数字短札相寄,杜甫便感激不尽,倒是自己的诗作,请韦二不要向万人传播。颈联又回到二人所处的时
-
吴道子 ① 画钟馗 ② ,以左手捉鬼,右手抉鬼目,有得之以献蜀主 ③ 者。蜀主甚爱之,常张于卧内。一日,召黄筌 ④ 曰:“若用拇指掐其目,愈有力。”令筌改之。筌请归私室,数日,别画用拇指者,并吴画以献
-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名句】民生各有所乐 ① 兮,余独好修 ② 以为常。虽体解 ③ 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④ ? 【注释】①乐:爱好。②好(hao)修:喜爱正直。③体解:肢解,古代的一种酷刑。④惩:惩治,惩戒。 【释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积累课外古诗词,内容包括课外积累的诗句,课外积累的诗句,小学生课外积累的古诗。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 白居易 (唐) - 《春题湖上》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 杜甫 (唐) - 《江汉》 月出惊山鸟
-
命服虽同黄纸上,官班不共紫垣前。青衫脱早差三日,白发生迟校九年。曩者定交非势利,老来同病是诗篇。终身拟作卧云伴,逐月须收烧药钱。五品足为婚嫁主,绯袍着了好归田。
-
宋·姜夔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
-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作品赏析【注释】:若要把白居易《琵琶行》裁剪为四句一首的绝句,实在叫人无从下手。但是,《琵琶行》作者自己这一首《夜筝》诗,无疑提供了一
-
陈炯明叛变是反对孙中山的反革命叛乱。陈炯明由于1917年拥护孙中山南下护法,被任命为援闽粤军总司令,率部攻闽,占领了闽西南20多个县。1920年,陈炯明部发展到2万多人。8月,陈炯明奉命率粤军回师广东
-
红粉墙头花几树。落花片片和惊絮。墙外有楼花有主。寻花去。隔墙遥见秋千侣。绿索红旗双彩柱。行人只得偷回顾。肠断楼南金锁户。天欲暮。流莺飞到秋千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