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钟馗捉鬼图”注释、翻译和解说
——居易录卷九
【注释】
①吴道子:即吴道玄,字道子,阳翟人,唐代著名画家。②吴道子画钟馗:据沈括梦溪笔谈·补谈记载:唐明皇曾患病,梦大小二鬼。小鬼窃太真紫香囊及玉笛,为大者所擒,挖其目,然后擘而啖之。明皇问大者何人,大者说,他叫钟馗,为武举不中之士,誓为陛下除天下妖孽,梦醒后,乃诏吴道子按梦中情形绘成一图,图成,明皇抚几赞叹说:“是卿与朕同梦耳,何肖若此哉?” ③蜀主:即五代时后蜀主孟昶。④黄筌:五代著名画家。成都人,字要叔,仕蜀。后入宋,供职画院。
【解说】
任何成功的作品,都是一个有机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外行妄自增删修改,必然会破坏整体的和谐。吴道子所画钟馗捉鬼图,最妙的一笔就是去挖小鬼眼睛的第二指,整幅图画的构思就以第二指为中心。钟馗的神色,眼神,动作都趋向于第二指,所以这第二指一旦改动,整个画面的构思就全毁了,万万改不得。黄筌到底是熟谙艺术三昧的大画师,他不仅能尊重前贤,而且还是吴道子的知音,想必吴道子在九泉之下也会感激涕零的。相形之下,蜀主是个瘟外行,不懂装懂,只知道凭生活经验论画,全没有半点艺术的情趣,殊不知大拇指虽粗而有力,却不是吴道子传神的宠物。类似的笑话,在生活中是常会碰到的。如今虽然已很少有人会怒目指责电影里的馒头熟得太快,但嘲笑兰花之露根不落泥之类的趣闻似乎还能经常听到,而且作如此嘲笑者往往十分霸道,非要满足了他的意旨才能罢休,像蜀主这种能“嗟赏其言”,知错就改的尊者,却不太多见。所以读读这则故事,还是会有好处的。至于故事中所蕴含的作画、作文、作事当注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须突出重点这样的寓意就更有其普遍的启发意义了。
【相关名言】
生绡仅尺无穷意,谁识经营惨间。
——吴镇
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
——沈括
-
国学名句“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出处和解释
【名句】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 语出汉代荀悦《申鉴·政体》。善于禁止的先禁止自身然后禁止别人,不善于禁止的先禁止别人然后禁止自身。说明领导者做出表率才可以使众人服从指挥。
-
匪风 作者: 李继光 【本书体例】
-
樊增祥诗多达万余首,在古今诗人中也是少有的。他有集五十六卷,几 乎每到一地,即有一卷诗,可是,至今犹为人传诵的就只有这一首他青年时 代兴到随意之作《八月六日过灞桥口占》。
-
崔旭捕蝗捕蝗, 官隶齐忙,掘地纵火蝗飞扬。官要供给, 隶要酒浆, 官隶践踏苗已僵。
-
言无常信,行无常贞,唯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
名言: 言无常信,行无常贞,唯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 注释: 贞: 坚守正道。 句意: 说话经常失信, 做事没有原则, 唯利是图, 象这样的人就可称他作小人。 出处: 《荀子·不苟》
-
国学名句“备物致用,立功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出处和解释
【名句】备物致用,立功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 语出《易·系辞上》。生产出物品以供享用,设立工种使工匠制成器具,为天下人谋取利益,做这些事情,没有超过圣人的了。说明发展生产经济,造福于天下,是圣人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恩乡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有关于思乡的古诗20首,关于思乡古诗词大全,关于恩乡的诗句。《出塞二首·其一》唐代:王昌龄 原文: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
-
《古代兵法散文·明代兵法·筹海图编》原文鉴赏
-
得道无古今,失道还衰老。自笑镜中人,白发如霜草。扪心空叹息,问影何枯槁。桃李竟何言,终成南山皓。
-
良牧征高赏,褰帷问考槃。岁时当正月,甲子入初寒。已听甘棠颂,欣陪旨酒欢。仍怜门下客,不作布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