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鉴赏
作者: 宋生贵
柯蓝
雨后,高高的山岭后面,为我们升起了高大无比的彩虹。
虹,这是我们造的大桥,通向未来的大桥。
虹,这是我们走的铺着彩石的道路,把理想联接起来的大路……
我说,虹,不是每个人都能看见的。只有勇敢的人,有理想的人,向往未来的人,他才能为自己升起真正的彩虹……
——于白马村
这是一个即景生情的短章。
“虹”同瀑布中的“瀑布”一样,也是作为一种象征来写的。而且象征意义很明白,它是由现实通向未来的“大桥”,是把理想联接起来的“大路”。不过,短章的命意并非止于点出这一象征,而是在强调,对于事业,对于人生,这色彩斑斓、奇妙动人的“大桥”或“大路”,并非现成的摆在眼前,如天上的七彩虹,而是要凭靠每个人自己的勇气和理想去铺设。蓝图在心中,基石在脚下。
从篇幅上看,虹可谓地道的“小东西”(柯蓝对自己的散文诗如此评说)了。全文只一百零六字。但小而不薄。它真的象自雨后天际剪来的彩霞,明丽清新,足具韵味。短章命意明晰,但不直露,“文眼”置后,前面的意象间留出空隙,令人逐步“入乎其内”,永涵探玩。诗中由第一段写眼见的天际的彩虹,到第二段写象征意义上的虹,是一个跳跃,由表象触导而直接提升到情志托寓。不过,这一步跳跃和提升,还是限于直观的形的比附上。若仅至于此,那还是表层的——几乎人人可见可想,不具有哲理意味上的艺术超越。所以,诗人并未就此停下,或在此平面上衍化开去。紧接着第四段即是更有力的大跨度跳跃,脱开了对天上彩虹的外在形象的比附,进入了比天空更广阔的心中境界:“我说,虹,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看见的。只有勇敢的人,有理想的人,向往未来的人,他才能为自己升起真正的彩虹……”这才是诗人灵感起飞的关键,是穿透时空,照彻人生之虹、事业之虹——心中之虹的“文眼”。因此,一旦点出,便平中出奇,通篇神采飞动,颇有“破壁”而去之态势。
-
这首诗首联点题,写了巴陵山的春色,也写出了岳阳楼的气势;颔联写湖景,水与山皆视野开阔,气势磅礴;颈联前句想像洞庭鱼龙变幻,着眼于自然,后句追思帝子神灵,着眼于神话;尾联写诗人陶醉于湖光山色中,乐而忘返,且运用神奇的典故,借助疑问句式,把
-
陈亮《中兴论》 臣窃惟海内涂炭 1 ,四十余载矣 2 !赤子嗷嗷无告 3 ,不可以不拯;国家凭陵之耻 4 ,不可以不雪;陵寝不可以不还 5 ,舆地不可以不复 6 。此三尺童子之所共知,曩独车其强耳 7
-
夜梦归长安,见我故亲友。损之在我左,顺之在我右。云是二月天,春风出携手。同过靖安里,下马寻元九。元九正独坐,见我笑开口。还指西院花,乃开北亭酒。如言各有故,似惜欢难久。神合俄顷间,神离欠申后。觉来疑在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请找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内容包括请帮我找一首关于端午节的诗歌,找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帮我找10个有关端午节的诗句。端午节诗选:端 午(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
-
君家兄弟真连璧,门十朱轮家万石。竹使犹分刺史符,尚方行赐尚书舄。前年持节发仓廪,到处卖刀收茧栗。归来闭口不论功,却走渡江谁复惜。君才不用如涧松,我老得全犹社栎。青衫莫厌百僚底,白首上有千薪积。忆昔江湖
-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已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帐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作品赏析【注释】:这首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即东坡黄州之贬
-
玉光莹润锦斓斑,霜雪经多节愈坚。珍重故人相赠意,扶持衰病过残年。
-
古代诗文名篇之王维诗《鸟鸣涧;鹿柴;竹里馆》原文、鉴赏和解读
王维诗《鸟鸣涧;鹿柴;竹里馆》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
-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商隐的诗句
【诗句】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出处】唐·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二【意思1】惆怅:因失意而伤感、懊恼。 清狂:犹白痴。 这两句是说,即使相思完全无益,甚至因相
-
《 赠别二首其二 》 .[唐].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注释】 ①尊:同樽,酒杯。②蜡烛有心:这里心和烛芯相谐音。③垂泪:指蜡烛燃烧时滴下的烛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