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赫作品分析
【介绍】:
奥地利物理学家、科学哲学家,马赫主义的创始人。生于奥地利,死于德国。1864年任格拉斯大学教授,1901年停止教学生涯,被选为奥地利上议院议员。在自然科学上曾作出多方面的贡献。
马赫和他同时代的阿芬那留斯等人都标榜他们的哲学是一种尊重经验的哲学。他们提出要对以往哲学的经验进行批判,因而他们的哲学被称为经验批判主义,又称为马赫主义。
马赫标榜自己的哲学超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之外。他否认客观世界的存在,认为没有主体(意识、感觉),就没有客体(世界)。他认为物体只不过是色、声、味等感觉“要素”的复合。所谓“要素”是既不属于心理的也不属于物理的所谓“中立的东西”。实质上,他的“要素”说不过是英国主观唯心主义者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论的翻版。他直接把要素等同于感觉,把物或物体当作感觉的符号,因此他在外表上把感觉当作是客观的,实际是把对象归结为感觉。这就成了主观的东西,因而是倒向了主观唯心主义。从这一点出发,马赫认为时间、空间、因果性等都是先天的、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
马赫的哲学观点,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的几十年里,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特别是他的科学方法的实证观点广泛地被科学家所接受。罗素的中性一元论和美国新实在论都受到了他的影响;逻辑实证主义更是直接从马赫主义演化出来的。工具主义者所宣扬的所谓一切科学法则只是权宜之计的信念,也直接来自于马赫对物理学方法论的看法。马赫主义还曾被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利用来反对马克思主义。列宁说:“自然科学家马赫的哲学对于自然科学,就象基督徒犹大的接吻对于耶稣一样。马赫同样地把自然科学出卖给信仰主义,因为他实质上转到哲学唯心主义方面去了。”马赫的主要著作有感觉的分析、认识和谬误、力学发展史、热学、光学等。
-
宋词典故·我辈可是蓬蒿人 【出典】 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见《全唐诗》卷一七四) 【释义】 李白受诏入京时赋诗告别南陵,有
-
彼何人斯?其心孔艰。 ① 胡逝我梁,不入我门? ② 伊谁云从?维暴之云。 ③ 二人从行,谁为此祸? ④ 胡逝我梁,不入唁我? ⑤ 始者不如今,云不我可。 ⑥ 彼何人斯?胡逝我陈。 ⑦ 我闻其声,不见其
-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程颢、程颐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编次章句,到朱熹时重新编排整理,入《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四书”之一。
-
送客归来灯火荆西楼淡月凉生晕。明日潮来无定准。潮来稳。舟横渡口重城近。江水似知孤客恨。南风为解佳人愠。莫学时流轻久困。频寄问。钱塘江上须忠信。
-
此人罢官在京,又从京中归家。前段写景处殊觉凄凉,却是反映。结句到家之乐,在送行诗中又是一种笔意也。……此诗中反语相映之妙,非身历不知。(黄生《唐诗摘抄》卷三) 【诗例】 送襄垣王君归南阳别墅 韩翃 都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描写冬季叶子的诗句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冬天落叶的古诗词,写冬天叶子的诗句,描写冬天叶子的古诗。树叶秋天就落了,一般不等到冬天。关于秋天落叶的古诗词 :李白的《秋风词》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
-
父亲去世之后,母亲一度和我们住在一起,但那时我们都相对年轻气盛,总是磕磕碰碰,冲突不断,那经历并不十分愉快。很多年不能和母亲一起逛
-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
吾生岂不幸,所禀多刚肠。身甘一枝巢,心苦千仞翔。志意苟天命,富贵非我望。立谭万乘前,肝竭喉无浆。意君成大舜,千古闻膻香。寸怀如春风,思与天下芳。片玉弃且在,双足何辞伤。王章死于汉,韩愈逐诸唐。狱中与岭
-
“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山峰岩谷·峰峦”类的诗句。 巍峨的青山气势峥嵘,仿佛因我的归来而特地显露出妩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