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面自干》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唾面自干
【原典】
娄师德①深沉有度量,其弟除②代州刺史,将行,师德曰:“吾辅位宰相,汝复为州牧③。荣宠过盛,人所嫉也,将何术④以自免?”弟长跪⑤曰:“自今虽有人唾某面,某拭之而已。庶⑥不为兄忧。”师德愀⑦然曰:“此所以为吾忧也。人唾汝面,怒汝也。汝拭之,乃逆其意,所以重其怒。不拭自干,当笑而受之。”
【注释】
①娄师德(630~699):字宗仁,郑州原武(今河南原阳)人,唐朝宰相、名将。唐高宗上元初,朝廷召募猛士抵御吐蕃,娄师德以文臣应募,从军西讨,屡有战功。娄师德前后在边疆总共驻扎了三十余年,以谨慎忍让而闻名。此事详见新唐书·娄师德传。②除:任命官职。③州牧:州的最高长官。④何术:什么方法。⑤长跪:直身而跪,也叫“跽”。古时席地而坐,坐时两膝据地,以臀部着足跟。跪则伸直腰股,以示庄敬。⑥庶:希望。⑦愀(qiǎo)然:形容神色变得严肃或不愉快。
【译文】
娄师德性格稳重,很有度量。他的弟弟出任代州刺史,即将上任,娄师德对他说:“我位至宰相,你现在又出任州官,我们家受皇帝的宠幸太多了,这正是别人所妒嫉的,你有什么办法避免这些妒嫉呢?”娄师德的弟弟跪在地下说:“从今以后,即使有人朝我的脸上吐唾沫,我自己擦去算了,决不让你担忧。”娄师德面色严峻地说:“这正是我所担忧的。人家向你吐唾沫,是恨你,如果你将唾沫擦去,正违反了吐唾沫的人的意愿,只会加重他对你的愤怒。应该不擦去唾沫,让它自己干,这样笑着接受它。”
【延伸阅读】
中国有一句格言:“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不少人将它抄下来贴在墙上,奉为座右铭。这句话与当今商品经济下的竞争观念似乎不大合拍,事实上,“争”与“让”并非总是不相容,反倒经常互补。在生意场上也好,在外交场合也好,在个人之间、集团之间,也不是一个劲“争”到底,忍让、妥协、牺牲有时也很必要。
人都会有喜悦和愤怒,这是人的性情,但是喜怒需要适可而止。大喜过后往往是大悲,怨恨过后往往是记恨和不可挽回的灾难。逆来顺受就是对恶劣的环境和粗暴的行为以顺从、忍受。
事实上,在这个优胜劣汰的社会里,一个人不应该一味屈从顺受的,但是为了避免和强权、霸道发生冲突而忍气吞声是明智的举措。当你位居高位之时,则更应该控制住心中的怒火,而不应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
一个人痛苦的原因是: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你的心情就来源于你给予这个事件的意义,而非事件本身。
有一个人经常爱发脾气,稍微有些不如意的事,就能让他火冒三丈,暴跳如雷,别人都不愿意和他交往。后来他觉察出易怒的坏处,决心要改正它。于是仔细检讨自己发怒的原因,觉得每次发怒都是由于别人的言谈行为不合自己意愿引起的。因此,为了避免自己发怒,提高自己的修养,他一个人跑到一个远离人群的深山隐居起来,天天在那儿修身养性。
有一天,他拿着一个陶罐去河边打水,刚走两步,脚下绊了一下,一罐刚打满的水就洒了。他只好再返回装满。但刚走到半路,一不小心,又把罐里的水洒了。到他第三次提完水回去,同样的事又发生了。他一气之下,把陶罐使劲地摔到地上。
“砰”地一声响,让他一下子恍然大悟。他望着满地的碎片,自责地说:“我以为以前发怒都是别人引起的。但现在就我一个人,我还有这么大脾气,可见怒气是从自己心中生出来的啊!”
俗话说“谦受益,满招损”“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意思就是告诫世人,做人要低调,不事张扬,否则就会落下不好的结果。道理虽然很通俗简单,但要践行,对很多人来说却殊为不易。君不见多少达官巨贾,几代辛苦经营,一朝灰飞烟灭。中国有句古话“富不过三代”,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通常人富贵之后,内心就容易膨胀,随心所欲,不守规矩,败落凋零也是很自然的了。这种情况在创业的第一代身上还不明显,因为他们大都是从底层做起,知道生活的艰辛,发达之后即便放纵也能有度有节。难的是后代,自打出生便是锦衣玉食,养尊处优,对于祖上父辈的曾经艰辛,全无感受,生而尊贵的优越感,很快便演变为对他人的傲慢与偏见,于是一场败亡的危机也就此酿成。所以“创业难,守成更难”的古训,的确是过来人的金玉良言。娄师德兄弟的对话,正是基于上述的忧虑。虽然其中不乏寻常功利的考量,比如官场的倾轧,人心的险恶,世事的难料等,但对于兄长娄师德而言,高度自觉的忧患意识,才是他的本性良知。因为他显然不是一个势利之徒,他对于弟弟的教诲,也并非出于狭隘的家族自保。史书讲了他与狄仁杰之间的一个小故事:“狄仁杰未辅政,师德荐之,及同列,数挤令外使。武后觉,问仁杰曰:‘师德贤乎?’对曰:‘为将谨守,贤则不知也。’又问:‘知人乎?’对曰:‘臣尝同僚,未闻其知人也。’后曰:‘朕用卿,师德荐也,诚知人矣。’出其奏,仁杰惭,已而叹曰:‘娄公盛德,我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远矣!’”我们很多人或许也能做到自谦、隐忍,但却不见得能像娄师德那样,能够做到自谦、隐忍却不功利。
-
西湖八绝句(之一)柳如是 垂杨小院绣帘东,莺阁残枝蝶趁风。 大抵西泠寒食路,桃花得气美人中。 此为作者咏西湖八绝句之一,诗一出现,便得到当时文人的称赞,钱牧斋《初学集姚叔祥过明发堂,共论近代词人,戏作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承担责任古诗词,内容包括有关担当的诗句,求一首形容有责任有担当的诗,关于责任的古诗词。1.《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
-
清·李渔栀子花无甚奇特,予取其仿佛玉兰。玉兰忌雨,而此不忌;玉兰齐放齐凋,而此则
-
秋日到郊区出游,午饭订在农家乐。去农家乐的次数多了,对一切大都熟视无睹。不过,这一次有一物件让我不禁生发许多联想和感慨。这是昌平燕
-
“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 ① (对联) 【注释】 ①原:本来的,这里应理解为根据、评介。迹:行为。 【译文】 “孝为百善之首,评价一个人是否
-
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 ① 。(《庄子 · 至乐》) 【注释】 ①褚(zhǔ): 口袋。绠(gěng):吊水用的绳子。汲(jí):从井里往上打水。 【译文】 口袋小了装不下大的东西,井绳短
-
辛弃疾1104~1207年,南宋诗人。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人。耿京聚兵山东,节制忠义军马,留掌书记。绍兴三十二年,令奉表南归,高宗召见,授承务郎。宁宗朝累官至浙东安抚使,加龙图阁待制,进枢密都承旨
-
《教道不严,是师怠惰之过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师道类名言赏析《教道不严,是师怠惰之过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朱绂遗尘境,青山谒梵筵。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岭树攒飞栱,岩花覆谷泉。塔形标海月,楼势出江烟。香气三天下,钟声万壑连。荷秋珠已满,松密盖初圆。鸟聚疑闻法,龙参若护禅。愧非流水韵,叨入伯牙弦。
-
去年涧水今亦流,去年杏花今又拆。山人归来问是谁,还是去年行春客。第一百九十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