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原文|翻译|赏析
清·李渔
栀子花无甚奇特,予取其仿佛玉兰。玉兰忌雨,而此不忌;玉兰齐放齐凋,而此则开以次第。惜其树小而不能出檐,如能出檐,即以之权当玉兰,而补三春恨事,谁曰不可?
1 栀(zhi)子:常绿灌木,春夏开白花,极香。
【析点】 晋人陆机文赋有云:“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之芳春。”人类本能地喜爱生机盎然、绚烂明媚的春天。但是花开花亦落,春来春又归,繁花一时,旋即逝去,诗人、文人在作品里留下了多少伤春、惜花与留春无计的感伤与无奈。独有李渔,独具慧思,拟计着补春之策。他选中了栀子,因为它“仿佛玉兰”,有玉兰之美,却没有玉兰“忌雨”的脆弱;且“次第”开放,花期较长,不像玉兰那样,“齐放齐凋”,只有短暂的辉煌;于是他又突发奇想,设想栀子“如能出檐”似玉兰一般高大那有多好,正可用来“补三春恨事”。李渔咏栀子,字里行间流溢着对栀子的赏爱与珍惜。
咏栀子,全与玉兰对比写出,手法不俗,且全文思致奇崛,不落窠臼。篇尾的反问句,劲健清拔,使全篇振起,一扫传统的叹春、伤春的凄怨情调。作者独特的弥补自然缺憾的理路,映射出他乐观、达观、周洽圆融的人生态度
-
古文观止·宋金元文·王安石·同学一首别子固
-
这首小诗遣词用字极为平易简淡,状物抒情活泼生动。它出现在“因仍历五代,秉笔多艳冶”的宋初,尤为难得,也传达了诗人高洁不俗的精神情趣。 第一、二两句描绘了夕阳西下,余晖斜照,江面上飘着一只搭有苇蓬的小船,“半日”说明小船已经飘荡很久了
-
“门外东风雪洒裾”,是写送别的时间与景象。尽管春已来临,但因春雪,而气候尚很寒冷。而“飞雪似梅花”的情景,隐含无限惜别之意。这时有“雪洒裾(衣襟)”,而不言“泪沾衣”,颇具豪爽气概。次句即有一较大跳跃,由眼前写到别后,想象梅庭老别去途中
-
朱敦儒《念奴娇》朱敦儒 朱敦儒 老来可喜,是历遍人间,谙知物外 ① 。看透虚空 ② ,将恨海愁山 ③ ,一时挼碎 ④ 。免被花迷,不为酒困,到处惺惺地 ⑤ 。饱来觅睡,睡起逢场作戏 ⑥ 。休说古往今来
-
【唐】李白《渡荆门送别》全诗原文、翻译、注释和赏析 - 诗词注释、鉴赏赏析和解读
李白《渡荆门送别》原文:
渡荆门外,见秋草一百里,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翻译:
渡过荆门,眼前是绵延百里的秋草,
我问过在哪里有酒店,牧童远指着杏花村。
黄昏来临时心情烦闷,我驱车登高原。
< -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出处】唐韦应物《 长安遇冯著 》 【意思】大自然中,百花盛开,一片绚丽。新 燕正轻快地飞翔。诗人通过鲜花和新燕两种朝气蓬勃景物的描写,寄托 自己对友人的热切希望:
-
出山可以换成什么古诗词(哪句诗句描写出山源翠绿,杜鹃啼鸣,细雨如烟)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出山可以换成什么古诗词,内容包括成德祖诗句“出山已定盟心语,作令须思遣戍时但卷琴书赋归去,,求一句表达我只想寄情山水,却无奈现实逼我出山的诗句,请高手出山作藏头诗一首藏佳伟幸福四字。翁卷《乡村四月》"绿遍山源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宋·翁卷 绿遍山野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
诗歌·魏源诗《寰海十章》 谁奏中宵秘密章,不成荣虢不汪黄。已闻狐鼠神丛托,那望鲸鲵澥渤攘。功罪三朝云变幻,战和两议镬冰汤。安邦自是诸刘事,绛灌何能赞塞防。 其 二 揖寇原期寝寇氛,力翻边案撤边军。但师
-
酌君以荆州鱼枕之蕉,赠君以宣城鼠须之管。酒如长虹饮沧海,笔若骏马驰平◇。爱君尚少力方豪,嗟我久衰欢渐鲜。文章惊世知名早,意气论交相得晚。鱼枕蕉,一举十分当覆盏。鼠须管,为物虽微情不浅。新诗醉墨时一挥,
-
此诗是诗人离开长安前往汉中时写给前来送行的宋常侍的作品。所写的内容,无非一般离别诗常见的离情别绪,但中间四句曾为后人所取法,结尾两句又较富于情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