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2017
【4249】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2017
(国家图书馆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印张12.25,2018年6月第1版,85元)
共11篇:[1]楼宇烈: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2]樊锦诗:敦煌莫高窟的价值及其现代文化角色;[3]曹洪欣:中医对生命的认知与健康维护;[4]杨立华:尽心知性:孟子哲学的精神;[5]郭齐家:文化自信与中国传统教育精神;[6]张帆:元朝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7]李孝聪:空间与形态——历史时期中外城市比较;[8]李梦溪:国学、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9]邓小南:宋代信息渠道得失谈;[10]张晋藩: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历史地位与史鉴价值;[11]梁涛:荀子人性论辨正。
我们要回归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道路上,而不应该再继续地、任意地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中国人文文化中顺应自然思想,强调人的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但并非是要人来做天地宇宙万物的主宰,而是恰恰相反,要我们更加尊重天地万物的自然规律。
曹洪欣中医心悟。中医的特征:科学性、人文性、艺术性。中医的基本原则:[1]天人相应,顺应自然;[2]形神统一,形神共养;[3]动静结合,协调平衡;[4]和调脏腑,阴平阳秘;[5]修德养身,“仁者寿”。
“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儒家的人生智慧,是德性和礼乐教化的智慧。儒家的主张是通过修身实践的功夫,来尽心、知性、知天。道家的人生智慧,是空灵和逍遥的智慧。它主张超越物欲和自我,强调得其自在,歌颂自然生命以及自我的超拔飞跃,肯定物我之间的同体融合。佛家的人生智慧,是解脱和无执的智慧。佛家主张空掉外在的追逐,消解心灵的偏执,破开自我的囚笼,直悟生命的本真。
中国传统教育的特征:天人合一;政教合一;文道结合;师严道尊。综合观(大教育观)、辩证观(对立统一观)、内在观(即强调启发人的内在道德自觉性、心性的内在道德功能)。
孔子说,一个人的修养,应该从学“诗”开始,以激发其情感和意志;进而学“礼”,以约束其言行;再学“乐”,以形成其性格,完善其品德。这就是他所说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易经、论语、孟子、孝经中,梳理抽绎出六组价值理论:仁爱、诚信、爱敬、忠恕、知耻、和同。
修身从知耻开始;学习国学,从诵读论语开始。
善法与良吏须结合,才能发挥“奉法者强则国强”的作用。王安石:“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
一个完整的人性论至少应包括:一是事实判断,即人性都包含哪些内容;二是价值判断,即人应该选择和追求什么。
-
趋府不遑安,中宵出户看。满天星尚在,近壁烛仍残。立马频惊曙,垂帘却避寒。可怜同宦者,应悟下流难。
-
这首词是写闺中人思念远征之人,表现主人公的孤独寂寞之意。全词淡雅蕴藉,意尤婉挚。 此词过片两句妙。大雁为群居群飞之禽鸟,此以雁行雁阵反衬人之孤独寂寥,且以大雁能传书逗出盼边庭来信之意,两句绾结缠联,语含双关。特别是“还有”二字,纯用
-
谷子长在村庄的坡地上,可它却像我的影子,不管走到哪儿,它都在我的身后站着。站在我身后的谷子,有时离我很近,近到我恍惚自己的身体
-
水仙子·讥时 张鸣善 铺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万锺。 胡言乱语成时用,大纲来都是烘。 说英雄谁是英雄?五眼鸡歧山鸣凤, 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龙。
-
初中生大纲古诗词(求救:人教版语文初中大纲要求背哪些古文和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初中生大纲古诗词,内容包括求救:人教版语文初中大纲要求背哪些古文和古诗词,初中生必备古诗词,初中生必背古诗词50篇。中考默写热点50句(二)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
-
作者: 杨明琪 【本书体例】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适合家庭诵读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家庭教育的古诗文诵读,适合家庭朗诵的文章或诗,古诗词朗诵推荐适合朗诵的古诗词。流传千古十五大教子诗诗词可以抒情,诗词可以言志。其实,诗词还可以教育子女。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古代的名人是如何用诗词来教育子女的。家庭是人生
-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名言: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注释: 重: 严格。以: 而, 连词。周: 周到, 全面。轻: 宽容。约: 少。 句意: 古代的君子, 责备自己
-
柳宗元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
元戏剧《王仲文》鉴赏 《救孝子》也叫《不认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