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比较导论
【5462】中西文化比较导论
(辜正坤著,北京大学出版社,47.6万字,2007年9月第1版,36元)
△2部分:1.中西文化比较概论。2.中西文化比较看未来中国发展战略:[1]从中西文化比较看中国的崛起;[2]中西文化比较与中国文化战略回应;[3]中西文化比较背景下的教育战略;[4]人权战略与中国军事工业发展的关系。……
〇九大因素导致文化在不同的层面上发展:[1]生态环境横向决定律;[2]语言、文字纵向诱导暗示律;[3]科技、工具、媒介横向催变律;[4]物(食)欲原动力律;[5]情(性)欲原动力律;[6]权欲原动力律;[7]审美递增、递减律;[8]阴阳二极对立转化律;[9]万物五相(五行、五向)选择律。
〇中国人的思维模式综合性强,而西方人更倾向于分析性。
〇西方是以法制为主,以力制为辅;而中国古代是以德治为主,法制为辅。
〇中西文化互根、互构、互补、互彰、互抗、互证阴阳循环互进论。
〇中国之环境,宜于安居乐业孕育了特别发达的家庭形式。五千年来,中国的文化之所以没有中断,要感谢这种环境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屏障。
〇任何一种政治制度,只要运作得好,相应的机制是适应的,都能使人们得到应得的东西,而并非只有某种特定制度才能产生这种效果。
〇人类遵循这样一种规律:没有享受到的东西总要想尽办法去享受,直到发现该享受的缺陷从而产生厌倦心理为止。
〇易经是堪称中国科学的顶峰,也是中国科学的模式论。
〇西方哲学往往是纯思辨的,中国传统哲学则是思辨性和实践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〇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德性文化具有无可置疑的优越性,在世界文化中居领先地位。
〇遴选官员的方式的公正性远远高于拉帮结派式的西式竞选型民主制。
〇中西文化发展出路:合而不融——因时选择——循环取用——阴阳互译——二元标准——此生彼克。
〇善良是自律得以自由驰翔的羽翼。
〇中国主张和为贵:天下一家;西方主张竞争为贵: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〇一个学科是否走红,取决于社会对它的需要。
〇中国传统的动静兼练和身心兼练。
〇中国古代的这种竞争是文斗为主、武斗为辅,而西方的奥运会,则是以武斗为主、文斗为辅。
(2021年3月29日中午阅毕)
-
【名句】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注释与译文]人是有感情的,触情伤怀时就会泪水沾湿胸襟;大自然是无情的,花自开谢水自流,哪有穷尽的时候呢?这是诗人对世事沧桑变化的深沉感慨。句中以无情反衬有情,
-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 ……故从其四欲,则远者自亲,行其四恶,则近者叛之 故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
-
[①]沦迹:隐没足迹,指隐居不仕。[②]鉴:照,这里指观察识别。洞:深远。这句的意思是说阮籍的见识很细密,对事物的观察很深刻。[③]埋照:把光芒隐藏起来,指有才识而不外露。这句是说阮籍饮酒求醉好象是有意隐藏起自己的才识。[④]寓词:在诗歌中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怨古诗词赏析,内容包括孟郊<<怨诗>>的解析,孟郊<<怨诗>>的评析,晚步西园(范成大)古诗怨字赏析。怨诗 孟郊 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 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 韩愈称赞孟郊为诗“刿目鉥心,刃迎缕解。钩章棘句,掐擢胃肾。神施鬼设,间见
-
【原题】:自行在解维宿长安闸下回望天竺诸山依依在目微臣去国抚事感伤因成此诗
-
南阳本佳处,偶得作守臣。地与汝填近,古来风化纯。当官一无术,易易复循循。长使下情达,穷民奚不伸。此外更何事,优游款嘉宾。时得一笑会,恨无千日醇。客有多闻者,密法为我陈。自言此灵物,尽心妙始臻。非徒水泉
-
郑板桥(1693-1765), 名燮, 字克柔, 今江苏兴化人。乾隆进士, 曾任山东范县、潍县县令, 前后当了12年县令。据史料记载, 他任职期间, 案无一积牍, 无一冤民。他节衣缩食, 为政清廉,
-
幽寻得此地,讵有一人曾。大壑随阶转,群山入户登。庖厨出深竹,印绶隔垂藤。即事辞轩冕,谁云病未能。
-
二十盛德所容二十盛德所容 狄仁杰未辅政,娄师德荐之。后曰:“朕用卿,师德荐也,诚知人矣。”出其奏。仁杰惭,已而叹曰:“娄公盛
-
《易经》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这是首有情有景的牧歌。写一对男女到牧场上去,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