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功利主义:从休谟到密尔
【4159】古典功利主义:从休谟到密尔
(〔英〕弗雷德里克·罗森著,曹海军译,译林出版社,22.75印张,2018年3月第1版,58元)
△分上下篇共15章。对古典功利主义进行阐释;探讨了对古典功利主义传统常见的一些批判。
〇政治理论,在本质上就是关于秩序的理论。
〇一般认为,自十九世纪起,功利主义一直构成英美世界道德哲学、政治哲学、法哲学、经济哲学的主流学说。
〇密尔在功利主义小册子中,一方面维护了功利主义的“后果主义”原则,另一方面对边沁的功利原则作出修正。
〇中国哲学虽有实践理性之传统,但儒家义利之辨的观念长期居于主流话语地位,功利之说一直为主流思想所不齿。在历史上,往往只是在国家面临巨大危机之时,才会有人公开倡导功利学说。
〇在伊壁鸠鲁主义当中,功利是一种真实的世界状态。在某一特定场合下,诸如弃绝某些快乐或避免同类相残之类的行为,对于行为主体目标的实现实际上是有好处的。也就是说,在那些特定的场合下,功利主义——行为的真实特征。
〇人类心灵的主要动力或推动原则就是快乐和痛苦。
〇“无论是什么,合宜的就是正确的”。
〇这本书着眼于伊壁鸠鲁传统语境下对快乐、痛苦、效用等概念的讨论,通过对大卫·休谟、亚当·斯密、杰里米·边沁、约翰·斯图亚特·密尔等思想家著作的分析、定义了一个古典功利主义的传统,以此为背景阐释了关于正义、权利、自由、个体、平等、民主等概念的道德哲学、政治思想与社会理论,并针对一些当代的批评为这一思想传统进行了辩护。
-
·侯 白· 隋朝有人敏慧,然而口吃。杨素每闲闷,即召与剧谈。尝岁暮,无事对坐,因戏之曰:“有大坑深一丈,方圆亦一丈,遣公入其中,何法得出。”此人低头良久,乃问云:“有梯出否?”素曰:“只论无梯,若论有
-
作为赋梅赠人之作,词中的白梅与词题上的被赠者之间应该有某种联系:品格的联系或者身世的联系。好在梅花的品格与它的身世,在词人眼中本有因果联系;而余叔良的籍籍无名,似也可以让读者生发“品、运似白梅”的联想。这样,一首以咏白梅为中心的咏物词,
-
《先秦散文·韩非子·五蠹》原文鉴赏 上古之世
-
沈佺期巫山高巫山高不极,合沓状奇新。暗谷疑风雨,阴崖若鬼神。月明三峡曙,潮满九江春。为问阳台客,应知入梦人。作者简介沈佺期(656
-
娑罗树娑罗树 【原文】 世俗多指言月中桂为娑罗树,不知所起。案《酉阳杂俎》云:“巴陵有寺,僧房床下,忽生一木,随伐而长,外国僧
-
名言: 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 注释: 泽: 手心出汗。古人吃饭用手, 所以要注意手的清洁。 句意: 大家一块吃东西时不可只顾自己吃饱。跟别人一块吃饭时注意手上不可有汗。 出处: 《礼记· 曲礼上》
-
《玉楼春》 雪云乍变春云簇,渐觉年华堪纵目。 ① 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纹如酒绿。芳菲次第长相续,自是情多无处足。尊前百计见春归,莫为伤春眉黛蹙。 ② 【注释】 ①雪云:冬云;族(cu 促):聚集。此
-
少微星动照春云,魏阙衡门路自分。倏去忽来应有意,世间尘土谩疑君。
-
苏轼何处访吴画?普门与开元。开元有东塔, 摩诘留手痕。吾观画品中,莫如二子尊。道子
-
【作品提要】 俄亥俄州的小镇上,11岁的黑人小女孩佩科拉因为黑皮肤和长相难看受到老师、同学和家人的鄙视。她寂寞孤独,长时间坐在镜子前,试图找到造成她不幸的根源。最终,她把原因归咎为自己没有一双蓝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