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百喻经全集《愿为王剃须喻》译文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百喻经全集《愿为王剃须喻》译文赏析

愿为王剃须喻

【原文】

昔者有王,有一亲信,于军阵中,殁命[1]救王,使得安全。王大欢喜,与其所愿。即便问言:“汝何所求?恣汝所欲。”臣便答言:“王剃须时,愿听我剃。”

王言:“此事若适汝意,听汝所愿。”如此愚人,世人所笑。半国之治,大臣辅相,悉皆可得,乃求贱业。

愚人亦尔。诸佛于无量劫难行苦行自致成佛。若得遇佛,及值遗法,人身难得。譬如盲龟值浮木孔[2],此二难值[3],今已遭遇。然其意劣,奉持少戒,便以为足,不求涅槃胜妙法也,无心进求,自行邪事,便以为足。

【注释】

[1] 殁命:死命地,拼命地。殁:死,也作“没”。

[2] 盲龟值浮木孔:比喻得闻佛法的不容易。

[3] 二难值:瞎眼的龟、有孔的浮木,这两件难以同时碰到的事情。

【译文】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的一个亲信在一次战斗中冒着生命危险救了他,使他平安无事。国王非常高兴,想要满足他所有的愿望。于是就问他:“你有什么想要的吗?我都会满足你的。”这位亲信就回答说:“我希望大王剃须的时候,能够让我效劳。”国王说:“这事若是能满足你的心意,我就按你说的办。”这样的愚人,为世人所嗤笑。本来可以统治半个天下,做大臣宰相,这都是可以得到的,可他却偏偏要求为国王剃胡须这种贱业。

愚人也是这样。诸佛都是经历了无数的劫难和苦行才成就了佛果。若是能碰上佛出世、听闻佛的遗教以及获得人身,都是至难的事。这就像盲龟百年浮出一次海面,恰好钻入了浮木的孔中一样,这两样难以遇到的事情,他都已经因机缘遇到了。然而愚人的见识低劣,稍稍奉持一点儿戒律,便觉得足够了,就不去追求涅槃这一胜妙之法,也无心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自愿做些卑贱的事情,就以为很满足了。

【评析】

人的一生中可以碰到很多机遇,但都稍纵即逝,只有聪明的人才可以抓住它。故事中的这个愚人却轻易地就放过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这是不可取的。机遇就如同战场上的战机一样,它可以决定事物的命运。

故事征引

马上剃度

亲鸾上人是日本禅宗历史上最负盛名的禅师,在他九岁时,就已经立下出家的决心。

那时候,他听说慈镇禅师精通禅理,就千方百计打听到了他的住址,来求见他,并诚恳地对他说:“师父,我要出家,求您为我剃度,收我为徒。”

慈镇禅师慈祥而惊异地问他:“你还这么小,为什么要出家呢?”

亲鸾回答道:“我虽然今年只有九岁,但我的父母却早已双亡,我不知道为什么人一定要死亡,为什么我一定非与父母分离不可?我听人说,只要学会了禅,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我一定要出家。”

慈镇禅师非常嘉许他的志愿,说道:“很好!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志向,很难得啊!我愿意收你为徒,不过,今天太晚了,待明日一早,再为你剃度吧。”

亲鸾听后,非常不以为然地反驳道:“师父!既然您答应了我,为什么不马上剃度,而非要等到明天呢?虽然你说明天一早为我剃度,但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又有谁知道呢?我终究是年幼无知,也不能保证自己出家的决心是否可以持续到明天。而且师父你那么年高,你也不能保证您是否明早起床时还活着呀。”

慈镇禅师听了他这番话以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拍手叫好,并满心欢喜地说道:“太好了,你的话完全没错,现在我马上就为你剃度吧!”

就这样,慈镇禅师真的马上为亲鸾剃度了,并宣布正式收他为徒。

一个抓不住机会的人

从前,洛阳有一个人,一辈子总想着做官,却一辈子都没遇到做官的机遇。时光如流水,几十年弹指一挥间。这个人眼看着自己的头发渐渐花白,年纪也已老去,不禁黯然神伤。

有一天,他走在路上,不禁痛哭流涕起来。有人看见他这般模样,感到很奇怪,于是走上前问他说:“老先生,请问您为什么这么伤心呢?”

这个人回答说:“我奋斗一辈子,求官一辈子,却始终没有遇到过一次机会,眼看自己已经这样老了,依然是一身布衣,再也不可能有做官的机会,所以我伤心痛苦。”

问他的人又说:“那么多求官的人都得到了官,你为什么一次机会也没有遇上呢?怎么可能呢?”

这个老人回答:“我年轻的时候,学的是文史,当时我奋发图强,很快在这方面学有所成了,于是我出来求官,可是又正好遇上君主偏爱任用有经验的老年人,我就这样干等了好多年,一直等到喜好任用老年人的君主去世,我又出来求官,哪知道即位的君主却是个喜爱武士的人,我又一次怀才不遇。从那以后,我又改变主意,放弃学文,开始习武了。可是当我学武有成时,那个重视武艺的君主也去世了,现在即位的是一位年轻的君主,他又喜欢提拔年轻人做官,而现如今我早已不年轻了。就这样,我的几十年光阴转瞬即逝,一辈子生不逢时,没有遇到过一次机会,这难道不是十分可悲的事吗?”说完,他又哭起来了。

问他的那个人看他那般模样,无奈地摇了摇头走开了。

猜你喜欢
  • 《渡荆门望楚》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渡荆门望楚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简析陈子昂此诗历来被视

  • 白居易《送陕府王大夫》全诗赏析

    金马门前回剑珮,铁牛城下拥旌旗。他时万一为交代,留取甘棠三两枝。

  • 苏轼《次韵景仁留别》全诗鉴赏

    公老我亦衰,相见恨不数。临行一杯酒,此意重山岳。歌词纻清,琴弄黄钟浊。诗新眇难和,饮少仅可学。欲参兵部选,有力谁如荦。且作东诸侯,山城雄鼓角。南游许过我,不惮千里邈。会当闻公来,倒屣发一握。

  • 朱永波·有些弯路你必须走

    朱永波·有些弯路你必须走朱永波16岁的他年少轻狂,目空一切,常在学校惹是生非,父亲为此没少批评他。为了让他彻底和那些小混混断绝联系,

  • 曹植《赠丁仪》诗意|阅读答案

    初秋凉气发,庭树微销落。凝霜依玉除,清风飘飞阁。朝云不归山,霖雨成川泽。黍稷委畴陇,农夫安所获?在贵多忘贱,为恩谁能博?狐白足御冬,

  • 《南阳公集序》原文|翻译|赏析

    昔者龙蹲东鲁,陈礼乐而救苍生〔2〕;虎据西秦,焚诗书以愚黔首〔3〕。通其变,参天二地

  • 《江南春》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题解文宗太和七年(833年)春,杜牧奉命由宣州经江宁往扬州访

  • 孟浩然《宴张记室宅》全诗赏析

    甲第金张馆,门庭轩骑多。家封汉阳郡,文会楚材过。曲岛浮觞酌,前山入咏歌。妓堂花映发,书阁柳逶迤。玉指调筝柱,金泥饰舞罗。谁知书剑者,岁月独蹉跎!

  • 杨花的含义在古诗词中(杨花在古诗中象征什么)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杨花的含义在古诗词中,内容包括杨花在古诗中象征什么,“杨花”在古诗中常象征什么,杨花即柳絮,在古诗词中往往有什么含义呢。杨花在古诗中象征离别,表达送别者的依依惜别之情。《辞源》中将“杨花”解释为“柳絮”。古代诗词中“杨柳”意象不是指杨树和柳树两种树,而是特

  • 吃饭 钱钟书

    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吃讲究的饭事实上只是吃菜,正如讨阔老的小姐,宗旨倒并不在女人。这种主权旁移,包含着一个转了弯的、不甚素朴的人生观。辨味而不是充饥,变成了我们吃饭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