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赠丁仪》诗意|阅读答案
初秋凉气发,庭树微销落。
凝霜依玉除,清风飘飞阁。
朝云不归山,霖雨成川泽。
黍稷委畴陇,农夫安所获?
在贵多忘贱,为恩谁能博?
狐白足御冬,焉念无衣客?
思慕延陵子,宝剑非所惜。
子其宁尔心,亲交义不薄。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第三子,曹丕弟,封陈王,世称陈思王。曹植少聪敏,富有才学,曹操对他很宠爱,几次想立他为太子,但由于他“任性而行,不自凋励”,终于失宠。公元二二○年曹丕即帝位,对他施行压抑和迫害,屡次将他贬爵徙封,四十一岁时郁郁而死。曹植的诗主要是五言诗。他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在文学史上影响很大。 赠白马王彪和洛神赋是他的代表作。
赠丁仪这是在曹丕即位不久以后曹植写的一首诗。丁仪是曹操的属官,与曹植关系亲近;在曹操一度想立曹植为太子时,丁仪有意促成其事,为此曹丕对丁仪非常忌恨。曹丕即位后非但不封赏他,还把他杀掉了。这是丁仪被杀之前曹植安慰丁仪的诗,表明自己是他的知音者,请他放心。可是曹植的这种安慰,由于其中也蕴含着一种强烈的愤世疾俗的不平之感,即“在贵多忘贱,为恩谁能博?”把锋芒也引向了寡恩的最高执政者,所以不仅不能使人平息不满,反而会有火上泼油的效果。
这首诗写的是社会现实问题,但着笔的所在,首先乃是眼前的霜云风雨。诗人恼怨这种不好的天时,使得阴云不晴,涝雨成灾,造成农夫无有收成,落空了辛苦劳动的希望。应该说这是自然景象,但却是有社会蕴含的人化的自然界。因为曹植与丁仪原来的政治计划成为泡影,如同诗中的“黍稷委畴陇”的农夫,却是政治事实,这一寓意,丁仪是一看就懂的。其次是写历史,其中有两个人,一是寡恩不仁的齐景公,一是重情守义的延陵季子。这两个人作为镜子,在现世能照到谁的形象也是不难看出的。曹丕对此是很敏感的,他不愿“对号入座”。
这首诗哲理抒情的意味比较突出,晋代的许多人不平的咏怀诗,受此影响较为明显。
-
● 一日读书虽不多,日积月累自然充足。 ——————陆清献 ● 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荀子》 ● 人之学如渴而饮河海,大饮则大盈,小饮则小盈。 ——————《意林》 ● 人不光
-
村居 田水声中四五家,废畦人立话桑麻。 鸡豚栅外牛栏下,开尽山茶一树花。诗词类别:即事感怀来源:《八桂四百年诗词选》相
-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八上24课古诗词题,内容包括求今年的八年级上册21.22.24.25.30课和课后古诗十首,人教版八上语文古诗词题目,八年级下册语文24课《诗词五首》。【望岳】(杜甫 唐)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杜甫
-
【原题】:大渡河鱼甚美皆巨口细鳞鳜也本草以鳜为石桂鱼
-
白若白鹭鲜,清如清唳蝉。受气有本性,不为外物迁。饮水箕山上,食雪首阳颠。回车避朝歌,掩口去盗泉。岧峣广成子,倜傥鲁仲连。卓绝二公外,丹心无间然。昔攀六龙飞,今作百炼铅。怀恩欲报主,投佩向北燕。弯弓绿弦
-
我是山东人,在南方求学的四年生涯中,那年暑假的经历是我一生中最珍贵和难忘的。学校在赣南,离家乡有上千公里。当时家里穷,每年的寒暑季
-
“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固是藏身之恕。有诸己而不求诸人,无诸己而不非诸人,自是无言之感。《大学》为居上者言,若士君子守身之常法,则余言亦蓄德之道也。
【名句】“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① ,固是藏身之
-
《旧约》节选 在耶路撒冷作王,大卫的儿子、传道者的语录。 万事都是虚空 传道者说:虚空,虚空,人生虚空,万事都是虚空。人在太阳底下终生操作劳碌,究竟有什么益处?一代过去,一代又来,世界大地却永不改变。
-
禄俸优饶官不卑,就中闲适是分司。风光暖助游行处,雨雪寒供饮宴时。肥马轻裘还粗有,粗歌薄酒亦相随。微躬所要今皆得,只是蹉跎得校迟。 作品赏析【注释】:风光暖助游行处?雨雪寒供饮宴时七律《闲适》作于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