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回响》鉴赏
作者: 张俊山
席慕蓉(台湾)
1
丛林中吹过细碎的风,我的孩子从梦中醒来了。双颊温香如蔷薇,黑亮的眼睛在四处搜索、探寻。那神情从睡意朦胧变为惊奇,变为惶恐,再变为忧伤,一直到忽然间看见了她的母亲。于是,笑意刹时从整朵粉红的小蔷薇上荡漾开来:“妈妈,妈妈。”她满足地轻声呼唤我。
而我遂温柔地俯身就她的呼唤,一如亘古以来所有的母亲。
2
在孩子不听话时,我心中充满了懊恼,停止了呼叱,我独自扶着头,坐在角落里,疲倦地流泪了。
而那在一秒钟之前还在疯狂状态的顽童忽然安静下来了,远远地,她用又清又亮的眼睛注视着我。然后蹒跚地爬过来,攀住我裸露的膝头,那温热的小手掌试着要拨开我的双手,“妈妈?”“妈妈?”
唯一的字汇可以有多少种变化!妈妈,你别哭了。妈妈,我不再闹了。妈妈,我后悔了。妈妈,我爱你!
3
在从前,玫瑰对我象征甜美的爱,而在今天,它代表危险,因为,它的刺会伤害我的孩子。
在以前,奔跑对我是一种享受。而在今天,我必须慢慢地走,因为我的孩子的脚太小太弱了。
当我是少女时,我怕黑,怕陌生人,怕一切可怕的事物,但当我今天成为母亲时,为了我的孩子,我变成为一只准备对抗一切危险的母狼。
4
孩子,你是在什么时候来到我们身边的呢?
是跟着待产室窗外的曙光来的吗?
还是再早一点,在上一个春天,在那个胖医生向我恭喜时来的吗?
还是更早一点,在我和你的父亲忽然发现屋子太冷清,而邻居婴儿的笑声太可爱时,你已在我们心中成形了呢?在我们的渴望中,你已开始微笑了呢?
而今天你来了,你没让我们失望,果然长得和我们渴望的一模一样。
5
父亲回家了,孩子在门里看见,便跳跃着叫:“爸爸,爸爸。”
然后,两只白胖的小手举起她父亲的拖鞋,东歪西撞地跑到门边,一边叫着:“爸爸鞋鞋,爸爸鞋鞋。”
那个辛苦奔波了一天的父亲,在一进门的这一刹那就获得满足的补偿了。
6
孩子在小床上说梦话:“妈妈打。”然后又翻身睡着了。
但她的被惊醒的母亲却在大床上支着头,俯视着孩子的小脸,再也无法入睡了。
亲爱的孩子,难道妈妈真的是这样凶,让你在睡梦中也不得安宁吗?你不是妈妈最盼望的礼物吗?你不是妈妈最珍贵的财产吗?当妈妈听到你第一声的啼哭时,那喜悦和感恩的泪水不是曾夺眶而出吗?
为什么,竟然因为不愿意忍受你的自主,你的智慧的成长,或者只因为妈妈疲倦了,便恫吓你,对你生气。孩子,妈妈对不起你。
7
风和日丽,父亲和母亲带着孩子出来散步。街上的人和平常一样,忙着做自己的事。脚踏车店的学徒在补车胎,米店的老板娘扫走廓,学生在等公共汽车上学校,每个人都和平常一样。
但是,父亲和母亲却不住地向人点头微笑,因为他们正带着那个美丽的孩子出来散步,所以要不断地用谦虚的微笑来掩饰心中的骄傲和自豪。
这日子本身即是一首温馨的诗!
——女儿美丽而乖巧,多么善解人意!
——父母慈爱而温良,并为他们的共同创造而心满意足、“骄傲和自豪”!
——这是一个为爱充溢的小家庭,天伦之乐时时光顾于它!
——何况,诗人又是以母性的爱心体验着这一切,感受着这一切,吟咏着这一切!
诗篇没有夸张,也没有玄想,只是如实地呈现了这个幸福家庭的枝枝节节:从女儿的行为举止,到父母的幽微心曲。然而,由于生活细节的典型性和富有特征,它确实是一曲表现儿女亲情的“爱的回响”。孩子乍醒时的眼神变化;发现母亲伤心时,孩子的幡然改悔;由于做了母亲,女子性格的升华;孩子形象在父母心中的可意感受;懂事的孩子对父亲劳顿身心的慰藉;孩子的梦呓在慈母心中引起的自责;作父母的为美丽的孩子感到的骄傲和自豪。这些生活中屡见不鲜的情景和心境,一经诗人敏捷而充满灵性的诗笔点染,都历历如在眉睫之前,令人感动,有一种透心的温暖!这不仅是选材的巧妙,而且是笔触的出神入化。
从构思谋篇看,七个章节有写生活实境,也有写心灵体验;有直接表现家庭的温馨,也有涉笔于生活中的微波细澜;有关起家门的自得自足,也有走出户外的神情心态。这样交插编排,诗篇的情境就有了多彩多姿的变化。如果说全篇即一曲“爱的回响”,那么,由于曲中音符的跳荡腾挪,这就是一首变奏丰富的交响曲。当然,万变不离其宗,它的主旋律仍然体现一个“爱”字。
-
临江仙 牛希济 洞庭波浪颭晴天,君山一点凝烟。 此中真境属神仙。 玉楼珠殿,相映月轮边。 万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参然。 橘林霜重更红鲜。 罗浮山下,有路
-
十顷苍陂上,山回地势偏。屋栖黄面老,碑挂赤乌年。叶叶风荷颤,层层雪瀑悬。青灯夜寥寂,独照一僧禅。此诗描绘千年古寺及禅定生活。景物深
-
我生之辰,月宿南斗。牛奋其角,箕张其口。牛不见服箱,斗不挹酒浆。箕独有神灵,无时停簸扬。无善名已闻,无恶声已讙。名声相乘除,得少失有馀。三星各在天,什伍东西陈。嗟汝牛与斗,汝独不能神。
-
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阑干。忽然笑语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
-
入黄溪闻猿 柳宗元 溪路千里曲, 哀猿何处鸣? 孤臣泪已尽, 虚作断肠声。 柳宗元诗鉴赏 这首诗作于永州(今湖南零陵县)。永州在当时属偏僻荒凉之地,奇山异
-
大梁白云起,飘飖来南洲。裴回苍梧野,十见罗浮秋。鳌捝胶G悖?匿檠锖榱鳌R庥?泄路铮?又?μ煊巍7锟嗟缆纺眩?肯杌估デ稹2豢舷挝胰ィ???巡恢堋T犊托恢魅耍?髦槟寻低丁7魇靡刑旖#?鞯窃姥袈ァ3ばネ蚶锓
-
《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师道类名言赏析《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出处】唐李白《子夜四时歌夏歌》。 【鉴赏】 镜湖方圆三 百里,到处都是盛开的荷花。五月里,西施到这里采莲。若是在若耶 溪,来看西施的人就要把整
-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然欲行而未明于理,则所践履者,又未知其果何事也。
名言: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然欲行而未明于理,则所践履者,又未知其果何事也。 注释: 为学: 治学, 做学问。固: 本来。苟徒: 如果仅仅。果: 究竟。 句意: 本段话强调
-
三月十四夜,西垣东北廊。碧梧叶重叠,红药树低昂。月砌漏幽影,风帘飘暗香。禁中无宿客,谁伴紫微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