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鉴赏
作者: 曹增渝
沈尹默
秋风起,一日比一日恶,天气渐渐冷了,树叶渐渐黄了落了。
红的,白的,紫的,黄的,绿的,粉红的,满庭院都是菊花。没有蝴蝶来,也没有蜜蜂来,连唧唧的虫声也不听见了;那各色的花,他们都静悄悄的各自开着。
被雨打折了的向日葵,天晴了,他仍旧向着日,美满的开花,美满的结实。
海棠呀,凤仙呀,在情阴树下小瓦盆里,不怕人来采,自由自在开着他的又瘦又小的花。枯树枝上挂满了豆菱,豆菱上还带着两朵三朵豆花,和一垂两垂豆荚。
白蓼花,红蓼花,经了许多雨,许多风,红的仍旧红,白的仍旧白,不曾吹折他的枝,洗褪他的颜色。
秋!这样光明鲜艳的秋。
读这篇散文诗,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唐人刘禹锡咏秋的佳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沈尹默的这篇秋,就情调而言,恰与刘禹锡的诗作一脉相承,尽扫宋玉、欧阳修等悲秋诗文留下的凄清萧瑟的氛围,给人一种清爽明丽的美感。
作品的重心在于写秋天的花:菊花、向日葵、海棠、凤仙、豆花、白蓼花、红蓼花,五颜六色,情态各异,依次写来,悦目赏心。
秋花毕竟不同于春花。没有蜂飞蝶舞的热闹,但也不象春花那样娇嫩,那样易受风雨的摧折。秋花所呈现出来的,是同样明艳却更加冷静成熟更经得起风吹雨打的美。
这种光明鲜艳的秋色,既是大自然的慷慨赐予,更折射着作者乐观爽朗、睿智敏感的个性和心境。
-
【原题】:壬申年封州自正旦连雨至元宵不止城中泥淖没骭而人家犹烧灯也
-
九九重阳,秋高气爽,人们登高赏景、品菊饮酒,尤其是文人骚客们,更是相聚欢会、斗酒吟诗,留下了数量相当可观的咏秋杰作。
-
塞鸿高,仙露满。秋入银河清浅。逢好客,且开眉。盛年能几时。宝筝调,罗袖软。拍碎画堂檀板。须尽醉,莫推辞。人生多别离。
-
明·杨慎2二则 ·之一二月辛酉3,自龙尾关窥天生桥,夜宿海珠寺,候龙关晓月4。两山
-
闭阁幸无事,登楼聊永日。云霞千里开,洲渚万形出。澹澹澄江漫,飞飞度鸟疾。邑人半舻舰,津树多枫橘。感别时已屡,凭眺情非一。远怀不我同,孤兴与谁悉。平生本单绪,邂逅承优秩。谬忝为邦寄,多惭理人术。驽铅虽自
-
国学名句“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出处和解释
【名句】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语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有才能的人在社会上,他的才能会很快表现出来,就像锥子在口袋里,它的锋尖会立刻显露出来一样。比喻有才能的人会很快显露头角,不
-
孙道荣·半途而悔孙道荣单位组织旅游,景区里有一座山,导游说,山顶有一个绝佳的观景台,可以观览景区全貌,但山路有点陡峭,会比较辛苦,
-
曾子作品外一种——《孝经》原文译文对照 《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
-
【名句】贤者任人,故年老而不衰,智尽而不乱 语出《列子·说符》。贤明的人善于任用贤才执事,所以自己虽然年老但精力并不衰竭,虽然智慧用尽了但内心并不惑乱。说明必须充分利用贤才处理政务。
-
古文·报任少卿书 司马迁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