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醉里吴音相媚好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醉里吴音相媚好

醉里吴音相媚好

辛弃疾在闲居的日子里,写了大量的闲适词和田园词,清平乐便是其中一则,作品写道: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此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辛弃疾从小是在农村长大的,所以他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对于农民的劳动,他曾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就是说,人生在世,应该勤劳;而从事耕种,更应是人生的第一需要。所以,他不但把自己的新居称为“稼轩”,而且还用“稼轩”这两个字做自己的别号。他罢官后,一直过着闲居的生活。附近的农民都知道他做过大官,开始关系比较疏远,但经过交往,看到他平易近人,逐渐关系越来越密切了。

在“稼轩”附近,有一座简陋的茅屋,那里住着吴老汉一家。因为是邻居,所以辛弃疾与这位吴老汉认识得最早。每次外出散步,辛弃疾经过吴老汉家门时,有时就进去歇歇脚,聊上几句天。

六月的一天,辛弃疾在原野上骑马跑了一阵,感到有些疲乏,便牵着马慢慢地往家走。猛抬头,只见吴老汉那座低矮茅屋前面,一株枇杷树已经结出累累果实,在阳光下闪着金黄色的光。此时,吴老汉正兴致勃勃地摘着熟透了的枇杷。

辛弃疾刚要打招呼,吴老汉已经看到了他,便招手说:

“来我老汉家坐一会儿吧,尝尝刚摘下的新果子。”

辛弃疾感到一阵欢喜,便把马拴在一棵树上,走进吴老汉家的小园子。

两人饮酒尝果,自得其乐,辛弃疾喜爱吴老汉一家的淳厚朴实,乘着酒兴,他对吴老汉说:

“酒喝足了,果子也吃好了,怎样表示谢意呢?这样吧,我就用清平乐的调子唱一首歌给你听,怎么样?”

“好呀,只怕老汉听不懂你那文绉绉的一套。”吴老汉笑着说。

“你一定能懂。不信我唱给你听听。”辛弃疾说到这里,便满有信心地轻声吟出了这首清平乐。

吴老汉听后连连叫好,“不过,”吴老汉的脸色严肃了起来,接着说道:“你把我们庄稼人的日子说得太美了,你还不了解我们。你没有仔细看看我们平时过的是什么日子,说实在话,有时我们的日子真比黄连还苦上三分啊!”

是的,由于他们所处的地位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看法。你看,出现在这一时期辛弃疾笔下的农村,往往都是一幅幅恬静、安宁、欢乐的画面。

辛弃疾很少描写农民的苦难与艰辛,更没有讴歌他们的愤怒和抗争。因此,这些词虽然也用清新的笔调写出了农村生活的某一个侧面,但毕竟没能反映出农民们较真实的生活。清平乐上下阕都铺陈物事,虽只四十六字,却如长幅画卷一般,为我们展示了背景广阔的合家欢的景象。

清平乐先描写的是景物:矮小的茅屋前边,小溪潺潺流过,水边碧草青青。这开篇两句一下子照应了题目,写出村居的特色,也设置了人物活动的环境背景。这两笔仿佛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风景画,又像是展示清秋时节水乡风光的全景镜头,显得恬静幽雅而清新悦目。

接下来,作者按长幼之序描述了人物的活动。在低小的茅檐下,满头银丝的老两口,一边喝酒,一边用地道的吴地方言互相打趣逗乐,表白亲昵与喜爱之情。“醉里”能吐真言,又用浓重的乡音,足以说明他们“相媚好”的真挚与淳朴。

“醉里”一句,非常传神。也很容易激起人们对翁媪神态语言的想象。

“白发谁家翁媪?”看去像是明知故问,实则是一种赞叹式的交代,点明“相媚好”者的身份、特征。原来,他们就是村居中的长者,普通的农家夫妇,他们已经满头白发了,却依然卿卿我我、相敬相爱,并且是那么悠闲自得,足见其晚年是多么幸福。

下阕写三个儿子的活动。大儿子在小溪东岸的豆子地里锄草,可见他已是家庭的主要劳力了。

二儿子在编织养鸡的笼子,从事的是较轻的手工劳动,一个“正”字反映了他的聚精会神、一丝不苟。小儿子最淘气,也最惹人喜爱,他正躺在溪边采摘莲子,剥着莲蓬。

三个儿子都在干着力所能及的农活,表现了新一代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也反映了他们对上一代的疼爱,他们已经能够承担所有的家庭劳动了,可以让父母安度晚年了。

至此,读者也会明白白发翁媪之所以能有酒醉、相媚好,无忧无虑、悠然而处的原因了,整首词也显得自然流畅,一气呵成,非常严谨。这里,写三个儿子用字也极平易,皆为民间口语,纯然一股乡土气息。综观全词,可以看出,清平乐反映了民间风俗的淳朴、农村社会的安定与家庭的祥和,流露了作者对村居生活的艳羡和寄身田园的惬意,寄寓了作者希冀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由此看来,这些反映农村生活的篇章与抒写抗金情怀的作品在思想性上是有相通之处的。

猜你喜欢
  • 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阅读答案及赏析

    《浪淘沙·北戴河》是毛泽东的一首诗歌作品。作品以北戴河的风景为背景,描绘了革命战争中的壮丽景象,展示了为实现人民解放而奋斗的决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倒装等,使作品更加生动有力。毛泽东通过《浪淘沙·北戴河》表达了对革命同志们坚强奋斗的赞美和对人民解放事业前景的信心。这首诗不仅在艺术表现上具有独特魅力,也传递了毛泽东的政治思想。诗歌的末句以“沙暖鸟神共长啼”形象地描述了人民和革命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毛泽东的坚定信念和对人民解放事业的热诚,也展示了毛泽东作为一位伟大领袖

  • 《衣莫若新,人莫若故.》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衣莫若新,人莫若故。》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李白《登太白峰》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全诗】 《 登太白峰 》 .[唐].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注释】 ①此诗极写太白

  •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诗句】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出处】唐白居易《 琵琶行 》 【意思】弹琵琶的声音突然象银瓶爆破,水浆迸溅,又如突然杀出一队铁骑,刀枪齐鸣。以具体事物形象地形容女艺人演奏琵琶声响的激昂。现

  • 《潮起潮落》汪少飞散文赏析

    人与人之间也只有在这个特定的时候,方才显出灵魂深处最真善最纯美最闪光的东西。 ——题记 山洪留

  • 孟浩然《来闍黎新亭作》全诗赏析

    八解禅林秀,三明给苑才。地偏香界远,心净水亭开。傍险山查立,寻幽石迳回。瑞花长自下,灵药岂须栽。碧网交红树,清泉尽绿苔。戏鱼闻法聚,闲鸟诵经来。弃象玄应悟,忘言理必该。静中何所得,吟咏也徒哉。

  • 沃尔马,尼勒默尔作品分析

    【生卒】:1929—【介绍】: 印度小说家,1929年生于西姆拉山城,童年是在山区度过的,初级教育也是在西姆拉宪成的。以后考入德里的一所学

  • 《雨霖铃·槐阴添绿赏析》

    上片写词人与恋人分开后的现状。“槐阴添绿”揭示了时间,“添”为新添,即槐树新添绿色,所以此时应为春季。与后文“正春睡难足”所揭示的时令相符。“雨馀花落”描绘了一幅冷凄之景:被雨淋落的花瓣洒落一地,雨后天地气氛冷冷清清。此句为下文奠定了凄

  • 《杂言》明代诗赏析

    杂言冻云寒树晓模糊②,水上楼台似画图。红袖谁家乘小艇,卷帘看雪过鸳湖③。①杂言,犹杂谈、琐话,故意不明说。②晓模糊,前一夜下

  • 智囊《得情卷九》译文与赏析

    得情卷九得情卷九 【原文】 口变缁素,权移马鹿;山鬼昼舞,愁魂夜哭;如得其情,片言折狱;唯参与由,吾是私淑。集《得情》。 【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