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南湖度夏》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武昌南湖度夏
南浦幽栖地,当门罨画开。
青山入云去,白雨渡湖来。
石润生龙气,川光媚蚌胎。
芙蕖三百顷,何处著炎埃?
题解此武昌南湖当为今武汉市武昌(时为江夏)南湖。据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舆地记胜记载:南湖“旧名赤栏湖,外与江通,长堤为限,四旁居民蚁附。”
简析此诗形象地描叙了酷暑中武昌南湖的景色和气候特点,表达了诗人在此度夏的独特感受:湖光山色,湿气浸润,雨丝飞洒,荷花飘香。因满湖幽静,一片清凉,而无比舒适惬意。南湖可谓号称“火炉”武汉的避暑胜地。
-
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700—761),字摩诘,佛经称毗耶离城有居士名维摩诘,深通大乘佛
-
记不得第一次见刘建东是在什么时候和什么地方,就记得他有点腼腆,又彬彬有礼,不急不躁。他的祖籍是河北,但我总觉得他不像一个北方汉子,
-
我们消受得秦淮河上的灯影,当圆月犹皎的仲夏之夜: 在茶店里吃了一盘豆腐干丝,两个烧饼之后,以歪歪的脚步踅上夫子庙前停泊着的画舫,就懒洋洋躺到藤椅上去了。好郁蒸的江南,傍晚也还是热的。快开船罢!桨声响了
-
小时候,我是一个耽于幻想的孩子,是病痛给我插上了一双想像的翅膀。那一年夏天,我得了痄腮,整个脸肿得老大,红彤彤的,医生也说不清我为
-
这首诗写诗人在夏秋季节交替时的细致入微的感受,写了立秋一到,大自然和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的变化。全诗的境况,紧扣题意,构思巧妙。 此诗精神全在一个“寻”字。写一种朦朦胧胧,惆怅无奈的情态。 “乳鸦啼散玉屏空”写傍晚时景色的变化。起初
-
诗翁憔悴老一官,厌见苜蓿堆青盘。归来羞涩对妻子,自比鲇鱼缘竹竿。今君滞留生二毛,饱听衙鼓眠黄紬。更将嘲笑调朋友,人道弥猴骑土牛。愿君恰似高常侍,暂为小邑仍刺史。不愿君为孟浩然,却遭明主放还山。宦游逢此
-
烂熳朝眠后,频伸晚起时。暖炉生火早,寒镜裹头迟。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慵馋还自哂,快活亦谁知。酒性温无毒,琴声淡不悲。荣公三乐外,仍弄小男儿。
-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出处】唐钱起《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 【意思】新雨后的翠竹十分可爱,夕阳 下的山峰最为动人。怜:可爱。爱:惹 人爱。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雨后绿竹,苍 翠欲滴或山
-
古文观止·王安石·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①
-
[宋]黄庭坚人生要当学,安燕不徹警。古来惟深地,相待汲修绠。这首诗送人时并劝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