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的告别》鉴赏
作者: 王富仁
鲁迅
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说出那些话——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
然而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
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住。
我不愿意!
呜乎呜乎,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
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
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
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
呜乎呜乎,倘若黄昏,黑夜自然会来沉没我,否则我要被白天消失,如果现是黎明。
朋友,时候近了。
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
你还想我的赠品。我能献你甚么呢?无已,则仍是黑暗和虚空而已。但是,我愿意只是黑暗,或者会消失于你的白天;我愿意只是虚空,决不占你的心地。
我愿意这样,朋友——
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四日。
一个真正的战士才能体验到一个战士的内心苦闷。
歌颂战士的,把战士写得高大完美、纯粹彻底,历万险而无惧意、献终生而无犹疑,永不疲惫,永无苦痛。大概,他自身并非战士;
攻击战士的,见战士的一点疤痕而失望,见战士的一点缺点而哀叹。他要求战士最严,衡量战士最苛;他不许战士叹气,不许战士叫痛。否则便痛心疾首、攻击不遗余力。大概,他自身是不准备当战士的。
战士是战士,但也是人。他有他自己的苦闷、自己的痛苦。不过他的苦闷和痛苦也是战士的苦闷和痛苦,是别的人很少体验到的苦闷和痛苦。
战士是与黑暗现实共在的,是与争光明的社会愿望同生的。没有社会的黑暗,不需要战士;没有社会的微茫的希望,战士没有存在的条件。战士永远是“彷徨于明暗之间”的。
光明,使战士失去了自己的作用;完全的黑暗,窒息了战士的生命。“天堂”、“地狱”、“未来的黄金世界”都不需要战士,或没有战士存在的余地。
但战士之所以为战士,正因为他“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他的目标便是改革现实、改变现状。他不愿跟随着产生他的现实,他希望离现实而去。
这就是战士的矛盾,战士的困惑和战士的苦闷。
并非战士的人永远不会有的痛苦。
他感到自己是个“影”。
影便是在“明暗之间”产生的:它会被黑暗吞并,光明又会使它消失。
战士的面前只有两种前途:光明和黑暗。前面是光明者,他所在的现实便如黎明,黎明之后是白日;前面是黑暗者,他所在的时代便如黄昏,黄昏过后便是暗夜。战士永难判定他的身边到底是黄昏还是黎明,但不论是黄昏还是黎明他都要战斗,都要向前走去。否则,他又是什么“战士”呢!
他要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离开产生他的现实。
这样,他便只能牺牲自我。“倘若黄昏,黑夜自然会来沉没我,否则我要被白天消失,如果现在是黎明。”
只要他厌弃现实,只要他是一个战士,他便只能牺牲自己,并且希望牺牲自己,因为他的前途只有一个:自我的消失。“我愿意只是黑暗,或者会消失于你的白天”,
战士的更深刻的矛盾还在于:在光明的时代,人们再也不会体会到战士的可贵了;只有在更黑暗的社会里,人们才能特别感到战士之可贵。这也正如影子一样,在光明中,影子的消失才是真正的消失;而黑暗,却是整个的影,普天盖地的大影。“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这便是战士的苦闷。
但这是大的苦闷,重的苦闷,是从很大的、很深的肺腑里发出来的。它不同于平庸的人的小的悲欢,琐屑的苦闷,为蝇头小利而奔波的痛苦和劳碌。
这苦闷里有雷声。
这样的苦闷聚集起来,便会发生震天动地的大爆炸。
此后或者是灼灼的光明,或者是更沉重的黑暗。
-
上片,以比拟的手法,写少妇挥汗如珠、轻纱裹体的夏日容貌。“火云凝汗挥珠颗,颗珠挥汗凝云火”,渲染了少妇脸部的热汗如珍珠般的美。动静结合,神韵飞舞,光彩照人。上句突出“夏”之意,下句突出“汗”之美。“琼暖碧纱轻,轻纱碧暖琼”,写少妇绿中透
-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慎风波。在
-
【注释】:作者以寥寥七十余字,将夜登北固亭的所见、所闻、所为和所想刻划出来,直抒胸臆,堪称上品。词人夜登北固山,正值层雾逐渐敛尽的时候,天边淡烟一抹,作者首先想到的,是这里乃是英雄豪杰争雄之地。此时恰有渔人鸣榔(用木条敲船,使鱼惊而入网),
-
【注释】:1630年袁崇焕临刑前绝笔诗。
-
【3519】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叁,文学卷(陈晋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40万字,2017年1月第1版,248元<全四册>)△骚体是有民主色彩的,
-
巾履诸方遍,莓苔一室前。萎花吟次落,孤月定中圆。斋钵都人施,谈机海外传。时应暮锺响,来度禁城烟。
-
西汉开支郡,南朝号戚藩。四封当列宿,百雉俯清沅。高岸朝霞合,惊湍激箭奔。积阴春暗度,将霁雾先昏。俗尚东皇祀,谣传义帝冤。桃花迷隐迹,楝叶慰忠魂。户算资渔猎,乡豪恃子孙。照山畬火动,踏月俚歌喧。拥楫舟为
-
原题:伯夔酬诗相奖感而次韵却寄不自禁哀音之发越也
-
我是1980年代中期考入山东大学中文系的。记得新生入校的第一天,我站在图书馆前,激动地看着宣传橱窗里关于中文系的介绍,高亨、高兰、萧涤
-
【3528】中国——东盟政治经济互动及机制研究(梁颖等著,人民出版社,35 7万字,2016年10月第1版,68元)△共8章:①政治经济互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