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战略文化与国防政策
【3034】印度战略文化与国防政策
(郑汕主编,军事科学出版社,55.7万字,2005年12月第1版)
△全书共14章:①印度的地缘特征与战略文化形成;②战略文化的体系与国防政策的实质;③战略文化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关系;④印度的国防政策与海军;⑤国防政策与陆军;⑥与空军;⑦与印巴冲突及与伊斯兰国家关系;⑧与南亚各国的关系;⑨与印美、印巴关系;⑩与印俄关系;⑪与印英及印欧关系;⑫与印日及与东盟国家关系;⑬与印中关系;⑭印度崛起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沉重的人口负担,复杂的民族关系,尖锐的宗教矛盾,多样性的语言环境。
○“大印度中心论”是印度战略文化的核心,“南亚支配地位”是印度国家战略的首选目标,“主宰印度洋”是印度国家战略的长期打算,“竞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是印度“大国梦”的表现,“追赶中国”已成为印度举国一致的战略共识。
○印度战略文化的基本特征:战略的攻势性、领土的扩张性、现实的区域性、历史的继承性。
○“东联西攻、北防南进”是国防战略的基本方针,“保陆制海”是国防战略的立足点。
○堡垒、大国、英雄、效忠意识(心态)。
○打通南亚无敌手:1961年收复果阿,1975年吞并锡金,1987年征战斯里兰卡,1988年出兵马尔代夫,2001年与孟加拉国的博互边境冲突。
○谋求南亚“中心地位”是印度大国战略的第一步,谋求亚洲“中心地位”是印度大国战略的第二步,谋求世界“中心地位”是印度大国战略的终极目标。
○印度目前信佛教的7千万左右,占人口总数的0.7%。
○印度文明“始终就在没有国家的状态下存在,而中国的存在则从未离开过国家”。
○把印度洋视为“印度之洋”。印度洋7491.7万平方公里,占20%,是世界第三大洋,介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马汉:“谁掌握了印度洋,谁就控制了亚洲”。
○印中互为邻国,有相似的历史遭遇,同为发展中国家,两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过共同的贡献。应:扩大交往,加深传统友谊;相互尊重,世代睦邻友好;互利互惠,促进共同发展;求同存异,妥善处理分歧;团结合作,共创美好未来。
(2017年3月20日晚10:15阅毕)
-
诗人雕刻闲草木,搜抉肝肾神应哭。不如默诵千万首,左抽右取谈笑足。夜吟石鼎声悲秋,可怜好事刘与侯。何当一醉百不问,我欲眠矣君归休。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令人奋发的唯美古诗词,内容包括催人上进,励志奋发的诗句,催人上进励志奋发的古诗文,请教一些很有气势催人发奋的古诗词~。诗句: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出自:唐代·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释义:不经过彻骨寒冷,哪有梅花扑鼻芳香。2、诗句:宁可枝头抱香死
-
日射回廊午枕明,水沉销尽碧烟横。山人睡觉无人见,只有飞蚊绕鬓鸣。
-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宵多。”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星临万户动,月傍九宵多。 【出处】唐杜甫《 春宿左省 》。 【意思1】九宵: 原指高空; 这里借指高入云宵的皇宫。句意: 星星闪烁,照临皇宫,千门万户,闪闪浮动; 明月高照,高入云宵的皇家宫殿
-
无端偶效张文纪,下杜乡园别五秋。重过江南更千里,万山深处一孤舟。
-
[唐]吕从庆吾亦陶彭泽,从来懒折腰。焚香怀落落,对酒意嚣嚣。世态云多幻,人情雪易消。
-
凄怆郇瑕色,差池弱冠年。丈人叨礼数,文律早周旋。台阁黄图里,簪裾紫盖边。尊荣真不忝,端雅独翛然。贡喜音容间,冯招病疾缠。南过骇仓卒,北思悄联绵。鵩鸟长沙讳,犀牛蜀郡怜。素车犹恸哭,宝剑谷高悬。汉道中兴
-
古文·蜃说 林景熙尝读《汉天文志》(1),载“
-
李商隐 李径独来数,愁情相与悬。 自明无月夜,强笑欲风天。 减粉与园箨,分香沾诸莲。 徐妃久已嫁,犹自玉为钿。 李商隐这首咏李花五律流露了作者淡淡哀愁,其风格蕴藉哀婉,颇有特色。首联“李径独来数,愁情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对幼儿园的建议,内容包括古诗在幼儿园开展的意义,让幼儿园的孩子背诵古诗词,古文有什么意义,学习古典诗词学习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是否有好处让幼儿学习古。简说意义,"读史书使人明智,读诗书使人灵秀。"学习古诗词不仅能使人灵秀,更重要的是使人脱离庸俗和低级趣味,更加文明和高雅。学习古诗词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