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
【3878】乡土中国
(费孝通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7.2万字,2013年9月第1版,2017年10月第6次印刷,24元)
△共14节:①乡土本色;②文字下乡;③再论文字下乡;④差序格局;⑤系维着私人的道德;⑥家族;⑦男女有别;⑧礼治秩序;⑨无讼;⑩无为政治;⑪老统治;⑫血缘和地缘;⑬名实的分离;⑭从欲望到需要。
○这本书收集了费孝通于1946年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授“乡村社会学”时的讲义,当时他应世纪评论杂志之约,分期连载而成,后于1947年初版于上海观察社组织出版的“观察丛书”中。1985年,乡土中国重版于三联书店,日后又陆续产生出多个版本。这次所据底本为1985年三联书店版。
○教师主要是在引导学生敢于向未知的领域进军。
○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①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②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③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④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代一代地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孝,是心安。
○国家可以要求人民的服务,但是国家也得保证不侵害人民的权利,在公道和爱护的范围内行使权力。
○权力本身是具有引诱力的,人有“权力的饥饿”。
○生死无常,人寿有限;从个人说这个世界不过是个逆旅,寄寓于此的这一阵子,久暂相差不远。
○血缘社会是稳定的,缺乏变动;变动得大的社会,也就不易成为血缘社会。
○“人类先有行为,后有思想。决定行为的是从试验与错误的公式中累积出来的经验,思想只有保留这些经验的作用,自觉的欲望是文化的命令”。(孙末楠)
-
侯家大道傍,蝉噪树苍苍。开锁洞门远,卷帘官舍凉。栏围红药盛,架引绿萝长。永日一欹枕,故山云水乡。
-
游离堆旅游本是消闲的事,集体旅游尤其是被别人“接待”时,却往往弄得比平时更忙,前两次游都江堰的情形便是如此。匆匆地瞻仰了二王的庙貌
-
南船正东风,北船来自缓。江上相逢借问君,语笑未了风吹断。闻君携伎访情人,应为尚书不顾身。堂上三千珠履客,瓮中百斛金陵春。恨我阻此乐,淹留楚江滨。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然。春风狂杀人,一日剧三年。乘兴嫌太
-
《现代散文作品·西行散记》简析 白朗著。作于1937年,收于散文集《西行散记》,见《中国现代散文
-
国风·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诗经名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出自
-
此诗语言质朴,不尚藻饰,虽有用典,但不堆垛,与灵运句句对仗、处处用典、流于晦涩的另一类诗不可同日而语。尤其是全诗运之以真情实感、无矫揉造作之嫌,在谢集中当属不多见的佳作。
-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在有情无情之间,着笔淡永,但也并不是敷衍应酬。 诗一开头,就以景衬情,渲染了离别的气氛:“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八月秋意凉,岸边的苇花是白色的,江中的浪头也是白色的,再加上秋风瑟瑟,于是,浪花借助风力打湿苇花,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家长会主题古诗词,内容包括家长会诗句,家长会适合朗诵的诗,家长会适合朗诵什么诗。(第一首)描写家长会的.诗句 桌低凳矮与孙同,遥忆学年朗朗声。 懊悔当初不努力,时催暮至事无成。 (第二首) 当今教育费神思,望子成龙切
-
天马白银鞍,亲承明主欢。斗鸡金宫里,射雁碧云端。堂上罗中贵,歌钟清夜阑。何言谪南国,拂剑坐长叹。赵璧为谁点,隋珠枉被弹。圣朝多雨露,莫厌此行难。
-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作品赏析这首绝句,字面上明白如话,但对它的主旨,历来注家颇多异议。有人认为它只是赞美乐曲,并无弦外之音;而杨慎《升庵诗话》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