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西行散记》内容简介和鉴赏
现代散文作品·西行散记简析
白朗著。作于1937年,收于散文集西行散记,见中国现代散文选第5卷。日寇侵华,东三省沦陷,作者被迫离开故乡,1935年流亡南下到上海,1937年上海“八·一三”战争后又西行至武汉。本篇所写的是西行途中对于故乡的深沉怀念,表达了在抗战的炮火中收复失地、重返家园的希望和心愿。一支离别之曲作为行文线索贯穿始终。两年前作者和勃挣脱了敌人的魔爪逃亡南下,他们在“逃亡的车子”里唱这支歌,心里充满着的“是离情,是别绪,是悲愤与痛恨”;两年后,在“同样的夜,同样的车厢”,“同样的季节”,他们又同样唱着这支歌西行,但抗敌的炮火已燃炽了他们的“怀乡的情绪”,歌声虽然同样凄切而悲壮,但心里却充满着欣喜与兴奋、希望和憧憬。同样的旅途环境,反映了完全不同的情景和心境。现实与回忆交织,歌声与心情映衬,重温旧梦的思乡之情与高唱凯歌的希望之心交替闪现,在腾挪顿挫的感情节奏中,传出了不绝如缕的情思和华夏赤子的爱国心声。环境描写和气氛渲染增强了抒情的韵味,语言委婉动人,外柔内刚,表现了一位女作家的细腻而豁达的艺术风格。
-
白鹭儿,最高格。毛衣新成雪不敌,众禽喧呼独凝寂。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前山正无云,飞去入遥碧。
-
燕子与百劳,一西复一东。天空信寥廓,翔集何时同。知己怅难遇,良朋非易逢。怜君心相亲,与我家又通。言笑日无度,书札凡几封。湛湛万顷陂,森森千丈松。不知有机巧,无事干心胸。满堂皆酒徒,岂复羡王公。早年抱将
-
绝句妙境多在转句生意,此诗转句入妙,觉上二句都有情。(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
-
钿尺裁量减四分,纤纤玉笋裹轻云。五陵年少欺他醉,笑把花前出画裙。
-
[宋]朱熹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雨夜如何。今朝试卷孤蓬看,依旧青山绿树多。这首诗以独
-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
【注释】 选自《庄子·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庖丁解牛》为其中的一则寓言,题目系后人所加。 始:起初。 臣:庖丁自称。 解牛:肢解牛。 未尝见全牛:见到的不再是整个的牛了。 以神遇:用精神去感触。
-
典源出处 《南齐书 庾杲之传》:庾杲之字景行,新野人也。出为王俭卫军长史,时人呼俭府为入芙蓉池。《南史庾杲之传》: (王俭) 乃用杲之为卫将军长史。安陆侯萧缅与俭书曰:盛府元僚,实难其
-
正对着大牛圈,出杉木订的栅栏门,往上走几步,有个小土台,平平展展的,有块小晒箕那么大。凿这么个小土台子干什么,有啥用,我搞不清父亲
-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庄子·秋水》) 【译文】 从道的方面看,万物都是道的产物、没有贵贱之分;从物的方面看,万物都自尊自贵而相互轻视;从世俗的方面,贵贱不
-
《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管子·戒》,重道立德类名言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