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前言》译文与赏析
前言
前言
容斋随笔是南宋着名学者洪迈穷四十余年之功编纂而成的一部史料笔记,该书与沈括的梦溪笔谈、王应麟的困学纪闻,共称宋代最有学术价值的“三大笔记着作”。
洪迈,字景卢,号容斋,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官至端明殿学士。他学识渊博,一生涉猎典籍颇多,被称为博治通儒,有志怪小说集夷坚志传世,并编有万首唐人绝句等着作。他读书每有心得,便随手记录下来,集腋成裘,撰写成容斋随笔这一皇皇巨作。洪迈在容斋随笔卷首说:“余老去习懒,读书不多,意之所之,随即纪录,因其先后,无复全次,故目之曰随笔。”
容斋随笔共5集74卷1220则。这部书内容博大,从经史子集到诗词文翰,从典章制度到医卜星历,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堪称宋朝之前的百科全书。其考证辨析之确切,议论评价之精当,备受称道,是我国古代笔记小说中不可多得的珍品,被后世史学家公认为研究宋代历史的必读之书。后人更将容斋随笔中有关诗歌部分,辑为容斋诗话。
明代河南巡按、监察御史李翰在弘治十一年(1498)说:洪迈聚天下之书而遍阅之,搜悉异闻,考核经史,捃拾典故,值言之最者必札之,遇事之奇者必摘之,虽诗词、文翰、历谶、卜医,钩纂不遗,从而评之……此书可以劝人为善,可以戒人为恶;可使人欣喜,可使人惊愕;可以增广见闻,可以澄清谬误;可以消除怀疑,明确事理;对于世俗教化颇有裨益”。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容斋随笔说:“南宋说部,当以此为首”。
毛泽东一生“活到老,学到老”,他对容斋随笔更是情有独钟,从中年至晚年,容斋随笔一直伴随其左右。例如,1944年7月28日,毛泽东致函谢觉哉说:“容斋随笔换一函送上。”随后,谢觉哉7月31日的日记就有读容斋随笔大篇心得记载,此后9月20日、29日、30日,10月1日、4日等都有阅读与应用记载,从中可见阅读容斋随笔也可以启迪日常工作的思维。
1959年10月30日,毛泽东出京视察,指名要带的有限书籍中就有容斋随笔。1972年毛泽东曾将此书送给他青年时代的朋友、湖南第一师范的同学周世钊。即使在1976年9月8日,也就是毛泽东去世的前一天,还由别人为他代读容斋随笔37分钟。
古人云“开卷有益”,但是世上确实有许多坏书、无聊之书,郑板桥就曾告诫自己的亲人,读了坏书“如破烂橱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即使是所谓“好书”也不可轻信。在许多篇章中,洪迈就指出,古籍和今作中之所以有错误,有的是识见有误,有的是照抄了前人的成说,未加深考。所以读书要随时考证清楚,否则,自己的论证、学问就是建立在不可靠的基础上,不仅会前功尽弃,还会贻害别人。
读书时要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动笔看书又不是简单的在书上划划杠杠,写点批语之类,而是要认真做读书笔记,做摘记。容斋随笔正是这样,有时是随读随记,有时是综合思考作一些综合摘记。在使用文字方面,则有时是直录原文,有时是用自己的语言撮要,对于直录的、引用的,洪迈是特别注意的,都较准确,注明出处。有时也加以评论、考证。容斋随笔不仅给人“勤笔勉思”的启示,更给人以可以直接引用的极有价值的资料。
在容斋随笔中,我们看到,洪迈不论是在朝时、在野时或出使时,又不论是春夏秋冬,或晨起更深,都是有空就读书的。积累知识是为学第一步,知识积累起来了,还要使这些知识有用,这就要善于综合思考。容斋随笔以大量的事例反复地显示了要融会贯通,才能提炼出观点。在洪迈看来,人生哲理、读书至道,正在于对万事、万物、万书之融会贯通。融会贯通,固然需要依靠天赋,但更多的却靠后天的努力。
从容斋随笔看来,论证可以分两方面,一是论述,二是考证。论述一般为综合性的,重点在展示论点,范围较大,涉及面较广。考证则专题性较强,重点在于判定一件事、一个词、一个地名等是否正确,范围相对而言比论述小。但两者却又总是联系在一起的。考证虽有时作为论着的“零件”,但其本身也是立论点、摆论据、作论证的过程。论点不论是正面阐述命题,还是反面驳斥,都要明确,新鲜,论据则要丰富准确,论证则要辩证、周密而又有趣味。
一部容斋随笔,粗读可以消食解颐,细读可以增长知识。后人评价它“可以劝人为善,可以戒人为恶;可使人欣喜,可使人惊愕;可以增广见闻,可以澄清谬误;可以消除怀疑,明确事理”。为了使广大读者能够从中受益,我们将五卷随笔删繁就简,择其精妙,加以注释评析,以便于大家能够更好地从中吸取养分,而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此走上博学多能之路。限于笔者水平,书中难免有许多疏漏,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
宋词典故·红妆翠盖 【出典】 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近体乐府》卷一《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释义】 欧阳修词以“红幢绿盖”比拟颍州西湖
-
漠漠斑斑石上苔,幽芳静绿绝纤埃。路傍凡草荣遭遇,曾得七香车辗来。
-
穷阴苍苍雪雰雰,雪深没胫泥埋轮。东家典钱归碍夜,南家贳米出凌晨。我独何者无此弊,复帐重衾暖若春。怕寒放懒不肯动,日高眠足方频伸。瓶中有酒炉有炭,瓮中有饭庖有薪。奴温婢饱身晏起,致兹快活良有因。上无皋陶
-
古文观止·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褒禅山,亦谓之
-
《孟子·公孙丑下》是古代思想家孟子的一篇著名文章。本文内容主要讲述了孔子的学生公孙丑对一位贪官的批评。通过这一故事,孟子寓意告诫人们应该摒弃贪婪之心,追求高尚的品德。这篇文章通过生动的对话和细腻的描写,深入阐述了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公正、仁爱和关爱的态度。同时,它也传达了追求真理、追求自由和追求人类理想的积极信息,给予了读者深厚的心灵启迪。
-
周郑交质周郑交质 《左传·隐公三年》 【题解】 周平王是借助郑国的力量才得以东迁,所以郑武公、郑庄公父子掌握了东周的朝政大权
-
金门有遗世(一作士)。鼎实恣和邦。默语谁能(一作相)识。琴樽寄北窗。子牟恋魏阙。渔父爱沧江。良时信同此。岁晚迹难双。
-
紫鹃抗拒主子的命令并不是为她自己,这在《红楼梦》中是极少见的。焦大醉骂,感情很复杂,但其中也还是因为别人侮辱了他的人格;鸳鸯抗婚也因为人家要逼她为妾。而紫鹃的情况却有所不同,她抗拒的是贾母、凤姐的命令
-
晁说之 宫殿千门白昼开 ① ,三郎沉醉打毬回 ② 。 九龄已老韩休死 ③ ,明日应无谏疏来。 【注释】 ①“宫殿”句:自杜牧《过华清宫绝句》“山顶千门次第开”句化出。②三郎:唐玄宗小名,他是睿宗第三子
-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