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富论:撬动隐秘的国家公共财富
【4823】新国富论:撬动隐秘的国家公共财富
(〔瑞典〕邓达德、福斯特著,叶毓蔚、郑玺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5.1万字,2016年7月第1版,58元)
△14部分:①公共财富能为你做什么?②反噬:劣政的代价;③国企经营不善如何拖垮政治经济;④公共财富的规模与潜力;⑤政治家要为消费者代言,而不是充当准资本家;⑥公共财富管理改革的早期尝试;⑦领头羊瑞典:从积极参与到逐步放手;⑧新加坡的创新:又抓又放的监管政策;⑨价值货币化:既推进民主又提高收益率;⑩向国家财富基金转型之路;⑪创造价值的策略;⑫关于未来国家财富基金的经验教训;⑬都想立刻修好通天大道,造得起么?⑭公共利益:从腐败到有效监管。
〇经济不振、债台高筑、腐败、公共资产管理缺失、基础设施投资不善……当世界上大多数政府都在焦头烂额之际,这本书的作者抛出了一条独辟蹊径的解决方案——挖掘并撬动巨量而隐秘的国家公共财富。不仅为债台高筑的政府们指点了巨量而隐秘的公共财富的藏身之处,还提出了管理公共资产的新思路——在“卖”和“不卖”之外的第三种办法:拨出特定的资产,成立“国家财富基金”,以避免政治上的干预,从而获得专业的收益。这本书在国家公共财富的管理方面具有开创性意义,不仅敦促政策制定者和各界重视公共财富问题,更展示了管理公共资产的新思路,为各国政府解决债务问题及经济发展原动力方面提供了经过深思熟虑的指导及案例解读。
〇公共财富的定义,包括政府所拥有的所有公共资产,包括:纯粹的金融资产,比如银行资产或养老金;公共商业资产,如企业和商业性房地产;公共非商业性资产,比如道路等;减去政府债务。
〇当现任政府越是实施雄心勃勃的市场化改革时,赢得换届选举的可能性就越大。
〇海量的公共财富本身并不必然导致一个国家的腐败,即便在先进的民主国家,形式上较为温和的合法腐败行为也屡见不鲜。
〇更好的管理可以给公共资产带来更大的资本利得。
〇更好地管理流动金融资产、国企、公有不动产与基础设施、更高更精确的公共资产估值。
〇政府具有三重身份:一为规则的制订人,二为规则的执行人,三为资产的所有者。
(2020年7月6日晨阅毕)
-
【说明】 秦楚平舆之战发生在战国时代末期。 中国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几百年的兼并战争,随着各诸侯国强弱盛衰的变化,封建制已日益发展,统一成了势不可挡的趋势。战国后期,秦已担起统一的历史重任。平舆之战是秦
-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淮南子》 往古之时,四极废 ② ,九州裂 ③ ,天不兼覆 ④ ,地不周载 ⑤ 。火 焱 ⑥ 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 ⑦ ,鸷鸟 ⑧ 攫 ⑨ 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 ⑩ 足以立
-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奉藏者
名言: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
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 ① 》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 ②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 ③ ,惟余莽莽 ④ ;大河上下 ⑤ ,顿失滔滔 ⑥ 。山舞银蛇 ⑦ ,原驰蜡象 ⑧
-
披君作我貂,对君白玉壶。雪花酒上灭,顿觉夜寒无。客有桂阳至,能吟山鹧鸪。清风动窗竹,越鸟起相呼。持此足为乐,何烦笙与竽。
-
范忠文公在蜀,始为薛简肃公所知。及来中州,人未有知者。初与二宋相见,二宋亦莫之异也。一日相约结课,以“长啸却胡骑”为题,公赋成,二宋读之,不敢出所作,既而谓公曰:“君赋极佳,但破题两句无顿挫之功,每句
-
帝里金茎去,扶风石柱来。山川殊未已,行路方悠哉。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双眸古诗词,内容包括有关眼睛的古诗词有谁知道吗,形容眼睛的古诗词,描写眼睛的古诗词。“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汉书·孝武李夫人传》) “明眸善睐” (曹植《洛神赋》) “目流睇而横波” (傅毅《舞赋》) 《红楼梦》
-
州民知礼让,讼简得遨游。高亭凭古地,山川当暮秋。是时粳稻熟,西望尽田畴。仰恩惭政拙,念劳喜岁收。澹泊风景晏,缭绕云树幽。节往情恻恻,天高思悠悠。嘉宾幸云集,芳樽始淹留。还希习池赏,聊以驻鸣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