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名言警句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注释】①处:处世。②厚:淳厚。③薄:不厚道。④华:浮华,虚华。

【释义】大丈夫处世要追求淳厚的风尚,反对浮薄的风气;要坚持求实的作风,抵制虚华的习气。

【点评】具有什么样的理想和操守,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

参考文献

老子三十八章

猜你喜欢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注释、译文和感悟

    桃之夭夭 ① ,灼灼 ② 其华 ③ 。之子 ④ 于归 ⑤ ,宜 ⑥ 其室家 ⑦ 。 桃之夭夭,有蕡 ⑧ 其实 ⑨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⑩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诗经·桃夭》

  • 唐宋八大家·柳宗元

    柳宗元 【作者小传】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河东郡(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

  • 毛泽东诗词《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注释和鉴赏

    毛泽东诗词《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一九四九年四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 ① ,百万雄师过大江 ② 。 虎踞龙盘今胜昔 ③ ,天翻地覆慨而慷 ④ 。 宜将剩勇追穷寇 ⑤ ,不可沽名

  • 哲理诗《红烛》原文和鉴赏

    《红烛》是一首哲理诗,作者以红烛的燃烧来抒发生命的意义和追求。短短几行诗句中,传达了深刻哲思。红烛象征人的一生,短暂而有限,但却可以燃烧出耀眼的光芒。同时,红烛也提醒人们珍惜时间,追求真、善、美,以光明和热情照亮人生。红烛的燃烧过程,正如人生的历程,灰烬也有其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分析诗中的比喻手法和哲理思想,深入阐释了《红烛》的内涵。这首诗短小精悍,语言简练,却触动了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使人深思生命的价值和追求的方向。

  • 长相忆 杜宣

    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前后,正是我的童年。人们对于童年的经历,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虽然三十多年了,往事如烟,但在记忆里,却越来越清楚。这和夏夜仰望星空一样,开头只看到深蓝的天空中有些闪烁的星光,仔细地看下去

  • 范仲淹《江上渔者》全诗赏析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作品赏析【注释】:译释: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 《调笑令·莺莺赏析》

    《调笑令》,是北宋元祐年间教坊艺人影响下面所产生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当时也叫《调笑转踏》。“转踏”当是一种舞蹈的名称。这种《调笑转踏》,是宋词向戏曲过渡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艺术形式。秦观有《调笑令》十首,分咏古代十个美女,每首之前冠以一首七言

  • 范仲淹《御街行》全文注释翻译及鉴赏

    范仲淹《御街行》全文注释翻译及赏析 御街行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②。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③,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

  •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则谓所怀

    名言: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 《淡淡的浓浓的》阎纲散文赏析

    十年前的2008年,举办“侯雁北(阎景翰)先生80华诞暨从事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60周年座谈会”,我给叔叔送上贺辞:孔孟兼容老庄 尊鲁又投孙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