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力
【3329】驱动力
(〔美〕丹尼尔·平克著,龚怡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3.6万字,2012年4月第1版,42元)
△共两个部分6章:第一部分:驱动力3.0时代来临——[1]我们需要一次全面升级;[2]奖励的惩罚,胡萝卜大棒失效了;[3]做I型人还是×型人。第二部分:驱动力3.0的三大要素——[1]自主:我做什么,我决定;[2]专精:把想做的事情做得越来越好;[3]目的:超越自身的渴望。
〇驱动力实际上是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另一种解构,再次论证了在解决生存和温饱问题后,兴趣和使命感其实是驱动人们前行的终极动力。
〇第一种驱动力是生物性驱动力:人类以及其他动物饮食以止饿,饮水以解渴,交配以满足性欲。第二种驱动力则来自外在动机,做出特定行为时环境会带来的奖励或惩罚。第三种驱动力:来自内在动机,我们想要主导自己的人生、学习并创造新事物,通过自己以及我们的世界做得更好的内在需求。
〇心流:用于描述处于最佳状态的时刻。人们生活中最兴奋最令人满意的体验就是他们处在心流之中的时候。
〇奖励会使人们的关注面变窄,遮蔽他们宽广的视野,让他们没法看到常见事物和新用法。
〇上瘾者想要快速解决问题,置最终的损害于不顾;撒谎者想要快速出奇制胜,置长远的结果于不顾。
〇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类有三种内在需求:能力、自主性、归属的需求。
〇专精,是指把想做的事情做得越来越好的欲望。
〇金凤花任务:是指既不太简单又不太难的工作内容,对达到“心流”,实现专精至关重要。
〇目的为生活提供了活性能量。只有那些想做超越自己能力范围事情的人,才会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取胜。
〇满足不仅仅取决于有目标,而且取决于有正确的目标。
〇“如果一个人感觉不到自己从属于更伟大、更长久的事物,那他就没法过上真正精彩的生活”。——积极心理学大师米哈伊·希斯赞特未哈伊。
(2017年12月12日下午阅毕)
-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白的诗句
根据李白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我想到了无穷的遥远和流动。这句诗描述了一场壮美的景色,一艘孤独的船只在远处消失,天空的湛蓝尽头只有长江的流水。这景象令人感到孤寂和浩渺,同时也体现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无常。上一句的提法更加震撼人心,船只突然消失在无尽的蓝天中,下一句则勾勒出长江平静而威严的面貌。这句诗词饱含了李白豪放的心境和对大自然的赞美,给人带来了深深的思考和感受。
-
古文观止·吴敏树·梅伯言先生诔辞 为古文词之
-
剖竹向西蜀,岷峨眇天涯。空深北阙恋,岂惮南路赊。前日登七盘,旷然见三巴。汉水出嶓冢,梁山控褒斜。栈道笼迅湍,行人贯层崖。岩倾劣通马,石窄难容车。深林怯魑魅,洞穴防龙蛇。水种新插秧,山田正烧畬。夜猿啸山
-
娃馆松江北,稽城浙水东。屈君为长吏,伴我作衰翁。旌旆知非远,烟云望不通。忙多对酒榼,兴少阅诗筒。[比在杭州,两浙唱和诗赠客,于筒中递来往。]淡白秋来日,疏凉雨后风。余霞数片绮,新月一张弓。影满衰桐树,
-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此词也许是这十首中最缺乏文采,最朴实无华的。但确是感情最真挚的,千百年里,不知有多少人为此感动得流泪。的确,作者把对亡妻的思念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成为了千年悼亡
-
【名句】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注释与译文]杇(wū)抹墙壁。两句的意思是: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污秽的土墙无法粉刷。后来用“朽木粪土”比喻不堪造就的人或不可收拾的事。 参考文献 (先秦)《论
-
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得不相倾?相倾
【名句】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 ① ,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
-
《魏风·伐檀》是诗经中的一篇古代诗歌。通过“古代诗歌之诗经《魏风·伐檀》全译、翻译和译文 - 可可诗词网”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了解到这首诗的含义和传承。译文虽不尽相同,但都准确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主题。这首诗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痛苦和伤亡,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残酷现实。它们引起了人们对和平的思考和向往。这篇文章通过精确和生动的翻译,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了诗歌的内涵和诗经的文化价值。
-
画楼影蘸清溪水。歌声响彻行云里。帘幕燕双双。绿杨低映窗。曲中特地误。要试周郎顾。醉里客魂消。春风大小乔。
-
将军破贼自草檄,论诗说剑俱第一。彭城老守本虚名,识字劣能欺项籍。风流别驾贵公子,欲把笙歌暖锋镝。红旆朝开猛士噪,翠帷暮卷佳人出。东堂醉卧呼不起,啼鸟落花春寂寂。试教长笛傍耳根,一声吹裂阶前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