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与沫(节选)》鉴赏
作者: 张俊山
纪伯伦
仅仅在昨天,我认为我自己只是一个碎片,无韵律地在生命的穹苍中颤抖。
现在我晓得,我就是那穹苍,一场生命都是在我里面有韵律地转动的碎片。
他们在觉醒的时候对我说:“你和你所居住的世界,只不过是无边海洋的无边沙岸上的一粒沙子。
在梦里我对他们说:“我就是那无边的海洋,大千世界只不过是我的沙岸上的沙粒。”
一粒珍珠是痛苦围绕着一粒沙子所建造起来的宇宙。
是什么愿望围绕着什么样的沙粒,建造起我们的躯体呢?
当我的灵魂和肉体由相爱而结婚的时候,我就得到了重生。
人性是一条光河,从永久以前流到永久。
我的生命内的声音达不到你的生命内的耳朵;但是为了避免寂寞就让我们交谈吧。
每一粒种子都是一个愿望。
生命是一支队伍。迟慢的人发现队伍走得太快了,他就走出队伍;
快步的人又发现队伍走的太慢了,他也走出队伍。
我对生命说:“我要听死亡说话。”
生命把她的声音提高一点说:“现在你听到他说话了。”
当你解答了生命的一切奥秘,你就渴望死亡,因为它不过是生命的另一个奥秘。
生与死是勇敢的两种最高贵的表现。
我的朋友,你和我对于生命将永远是个陌生者,
我们彼此也是陌生者,对自己也是陌生者,
直到你要说我要听的那一天,
把你的声音作为我的声音;
当我站在你的面前
觉得我是站在镜前的时候。
(冰心 译)
沙与沫是纪伯伦用英文创作的一部散文诗集,其中辑录格言式散文诗作品322章。这些作品形式精短,长则数语,短则一句,是诗人思想的火花,心灵的颤响。它们集中反映了诗人对社会人生的种种感受、体验和思考,内容涉及生命、爱情、艺术、世相等诸多方面,从总体看又是一部哲思深刻而睿智的宏博之作。犹如海边的沙粒和泡沫,单个看起来那样细微,但簇集一起却不啻是大海和沙岸——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大千世界。正如作品第一章所说:
我永远在沙岸上行走,
在沙土和泡沫的中间。
高潮会抹去我的脚印,
风也会把泡沫吹走。
但是海洋和沙岸,
却永远存在。
作者给我们留下的就是这样一个具有海洋的广袤无垠和沙岸的璀璨夺目的艺术殿堂。
这里选录的是沙与沫中有关生命现象的部分章节,从中可以管中窥豹,一睹这部散文诗在艺术方面的魅人风采。
生命现象,从古到今引得多少哲人对之凝视和深思。然而它的奥蕴从来未被彻底揭破,就象一个永恒的谜悬置在汗牛充栋般的浩浩典籍里。纪伯伦当然也没有完全解开生命现象的谜底,正如他说的:“你和我对于生命将永远是个陌生者”;但是他的思考所得,却不乏哲理意蕴,颇能予人以有益的启迪。譬如他把个体生命看作“穹苍”般博大无垠,又如能够包容“大千世界”的“无边的海洋”,这就强调了生命主体征服客观世界的可能性,强化了人在大自然面前的主宰地位,有助于人类克服自身的懦弱无能、无所作为的自卑感。对于生命本身,诗人重视灵与肉的和谐统一:“当我的灵魂和肉体相爱而结婚的时候,我就得到了重生。”“人性是一条光河,从永久以前流到永久。”“每一粒种子都是一个愿望。”而生命与生命之间,则需要一种默契的配合和沟通,从而让“我的生命内的声音”达到“你的生命内的耳朵”,使生命的“队伍”不致有人“走出”。纪伯伦关于生命的思考,由于富有哲理的启迪力量,它就显示出耀眼的思想光芒,精警而深刻。
更为可贵的是,诗人的所有哲思并非用赤裸而干涩的语言表述出来。他善于运用比喻、拟人、象征等形象化的艺术手法,为思想穿上华彩的衣饰,让人在美的享受中去感悟那深奥的哲理。譬如“我”与“生命”关于“死亡”的对话:
我对生命说:“我要听死亡说话。”
生命把她的声音提高一点说:“现在你听到他说话了。”
由于“生命”和“死亡”都被人格化了,这里的简短对话就是一个栩栩如生的情景。然而,就是从这情趣盎然的对话里,人们却领悟到生命和死亡相依相随,犹如一体的关系。正如另一章所说的,死亡“不过是生命的另一个奥秘”。这种艺术的表达,不仅避免了纯理性说教的枯燥乏味,而且以生动的形象诱人遐想,含蓄而隽永,那幽邈的余韵是颇有嚼头的。
沙与沫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它不愧是一部优秀的散文诗佳作。
-
古文·阎典史传 邵长蘅阎典史者,名应元,字丽
-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翻译与解读
-
《汉乐府》 出东门,不顾归 ② ,来入门 ③ ,怅欲悲 ④ 。盎中无斗 米储 ⑤ ,还视架上无悬衣 ⑥ 。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 衣啼:“他家但愿富贵 ⑦ ,贱妾与君共餔糜 ⑧ 。上用苍浪 天故 ⑨
-
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是一首具有强烈怀旧情感的词。通过描绘金陵古城的美丽景色和曾经繁华的盛况,王安石唤起了他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之情。文章清晰流畅地传达了词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
《游石门诗序》是庐山诸道人所写的一篇诗评,描绘了游览石门山的美景和心境。文章描写细腻,意境深远。作者讲述了自己游览山景的经历,以及因此产生的感慨。通过描写山峰奇特的形状、林木繁茂的景观,以及清澈的溪水和瀑布,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通过这些描写,作者表达了游览使人心旷神怡的感受。整篇文章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给人以一种温馨宁静的感觉。读完这篇文章,让人心生向往大自然的冲动。
-
【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注释与译文]两句的意思是:醉翁的本意并不在酒,而是这里的山水美景使我陶醉。后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有时也比喻别有用心。 参考文献 (宋)欧阳修《醉翁
-
《圣人诚信无伪。》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非琴非瑟亦非筝,拨柱推弦调未成。欲散白头千万恨,只消红袖两三声。
-
作者: 常萍
-
教也者,义之大者也;学也者,知之盛者也。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 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学。
教育是仁义的大端,学习是智慧的大端。就仁义来说,没有比给他人利益更大的了,而给他人利益又没有比给他人以教育更大的了; 就智慧而言,没有比修身养性是更聪明的了,修身养性又没有比学习为更聪明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