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仙鹤》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仙鹤》鉴赏

作者: 樊洛平

查干

从沙漠看太阳,

太阳象蜘蛛网。

大气里一片混沌,没有彩霞的妩媚,也没有水蒸气那袅娜的柔动。

长久生活于沙漠的人,对雨水有着一种特殊的渴望之情;对绿色有着一种梦寐以求之念。而对鸟类的顾盼,简直可以说,望眼欲穿。

一位白须老翁,站立在沙包上,目送一群南去雁时所流露出来的那种眷恋之情、会使人心酸。

鸟啊,自然界的美之神。

秋日的傍晚,骆驼草金黄金黄,那是夕阳给它镀上去的。它的根部便是一个小沙包、便是一个固沙阵地。

蓦地,天空中出现了两片灰白色的云,那是两只仙鹤,扇动着它们美丽的翅膀,朝着沙漠里的沼泽地飞来了,款款地飞来了。

那飞翔的姿势极美——

象顺风飘浮着的云,

象月下荡起的梦。

远处,有驼队在蠕动,啊,使人想起,孩子放出的低空飞飘的风筝。

忽然,驼队不动了。啊,那牵驼人一定是看见了仙鹤的光临而屏住了呼吸,看得呆了吧。

沙漠呀,渴望鸟歌的土地。

在静谧的环境中,

在空旷的天空下,

人,往往会意外地发现诗意,也意外地发现自己诗的天赋,那是大自然的赐予。

而这一对情侣,不就是你所寻觅的,但久久未能寻到的诗句吗?

热爱生活的人,最易从黑夜里捕捉到星光,并用它来照亮心灵。

牵驼人,自称是野人。

其实,不然。他们,才是真正的抒情诗人,在他们浓黑的眉宇下藏有热情的智慧的闪电。

在他们干涩的目光里有绿色的漂曳。

他们对美,执著地追求,犹如野草,簇拥着鲜花。

仙鹤啊,你们从何而来?

是驼铃,把你们召唤而来的吗?

是牵驼人的梦杖,叩击了你们心扉的吗?

仙鹤,轻轻飞落在沙漠之上。

抑或是牵驼人,梦的脱影?

抑或是幻想和诗的醉态?我说不清。

仿佛一组组移动的慢镜头,仙鹤把我们带入一个美的天地。从空阔的沙漠背景到漫长的驼队旅途,从平凡的生活画面到诗意的瞬间捕捉,从美妙的大自然到美好的人生,这篇散文诗所唱出的是一首美之歌。

对美的发掘无疑是全文的灵魂所在。这种发掘在大自然与人类两种层面上展开,并且由物及人,逐层深入、创造出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意氛围。仙鹤作为全篇的中心意象,不仅鲜明地体现了自然界美之神的风姿,而且引发了牵驼人美的情怀,使自然之美与人生之美达到一种融合。文章从大沙漠起笔,首先着意渲染了人们对美的渴盼。渴望雨水,念想绿色,顾盼鸟类,特别是白须老翁目送南去雁的剪影,把久居沙漠之人追求美的心境表现得维妙维肖,楚楚动人。接着,作者娓娓而谈,细致描绘了夕阳仙鹤的秋景,极言美的发现,美的惊羡。夕阳西下,漫天金黄,仙鹤翩翩而至,如云似梦,美丽的景象使得蠕动的驼队凝神伫望,戛然而止。自然界美之神的款款风度,带来牵驼人梦中的渴望和诗意的发现,把全文的情感推向高潮,再度引发了人们有关“美是生活”、“美无处不在”的心灵体验。然后,作者继续开掘,在仙鹤飞来的奇特景色中集中表现牵驼人的形象,这就深化了题旨。美是生活,大自然慷慨地赋予生活的美好,而这美,需要爱美的心灵来感受,需要敏锐的诗眼来捕捉,只有热爱生活、追求美的人,才能从平凡岁月中发现美,在空阔沙漠上创造美。在这种意义上,牵驼人正是真正的抒情诗人。他们以艰苦的跋涉,执著的追求,拥有了生活拥有了美,创造了风景创造了诗,由此成为这空旷沙漠中美的灵魂,成为这千景万物中情感的核心。文意至此,美丽的仙鹤与勇敢的牵驼人互相被点化,共同完成了渴望美、发现美、创造美的沙漠风景线。

查干的散文诗一向具有充满立体感的风景画味道,许多美丽的瞬间、特殊的场景,往往给人留下电影镜头般的鲜明效果。大漠驼铃、仙鹤飞舞,老翁顾盼,驼队凝望,象一帧帧美妙的风景画嵌入心灵的框架,引起久久的情感回声。满蕴的诗意,又赋予这风景画以深沉的意旨,朴素的哲理,使你在自然之美的享受中,领略到某种人生的境界。

猜你喜欢
  • 3月2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关于中央机构调整及精简的决定》

    3月2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关于中央机构调整及精简的决定》 : 3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关于中央机构调整及精简的决定》。《决定》在中央政治局及书记处之下设立宣传委员会与组织委员会统一管

  • 唐宋词之《张先《千秋岁》》原文、鉴赏和赏析

    张先《千秋岁》张 先 张 先 数声鶗鴂 ① 。 又报芳菲歇。 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 ② ,无人尽日飞花雪。莫把幺弦拨 ③ 。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 曹文轩《童年》美文阅读

    曹文轩,1954年1月出生于江苏盐城龙港村,中国作家、北京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下面是曹文轩《童年》美文阅读,供大家欣赏。  我的童年有着特别美好而温暖的记忆。  我有一位慈祥的老祖母。她有一头漂亮的银发,常拄着拐棍,倚在门口向人们极善良地微笑着。她称呼我为“大孙子”。后来我远行上大学了,她便日夜将我思念。她一辈子未走出三里方圆的地方,所以根本不知道

  • 《华山畿赏析》

    【注释】:

  • 杜甫《石壕吏》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题解】 杜甫有名的组诗三吏、三别中的一篇。这首诗充分地表现出杜甫叙事诗的现实主义特色。首先,诗人很善于对现实生活作典型的艺术概括。他通过石壕镇老妇人和她一家的悲惨遭遇,集中地概括了安史之乱带给人民的

  • 王维《戏题盘石》全诗赏析

    可怜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酒杯。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

  • 袁丝揽辔

    【出典】 《史记》卷一○一《袁盎列传》:“文帝从霸陵上,欲西驰下峻阪。袁盎骑,并车擥辔。上曰:‘将军怯邪?’盎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圣主不乘危而侥幸。今陛下骋六騑,驰下峻山,如有

  • 苏轼《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全诗鉴赏

    溪上青山三百叠,快马轻衫来一抹。倚山修竹有人家,横道清泉知我渴。芒鞋竹杖自轻软,蒲荐松床亦香滑。夜深风露满中庭,惟见孤萤自开阖。

  • 《氓》注释和全文翻译

    《诗经》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①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②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③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④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⑤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⑥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

  • 徒以诚信而感于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徒以诚信而感于人。》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