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容斋随笔·官称别名》译文与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容斋随笔·官称别名》译文与赏析

官称别名

官称别名

【原文】

唐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今漫疏于此,以示子侄之未能尽知者。太尉为掌武,司徒为五教,司空为空土,侍中为大貂,散骑常侍为小貂,御史大夫为亚台、为亚相、为司宪,中丞为独坐、为中宪,侍御史为端公、南床、横榻、杂端,又曰脆梨,殿中为副端,又曰开口椒,监察为合口椒,谏议为大坡、大谏,补闭今司谏。为中谏,又曰补衮,拾遗今正言。为小谏,又曰遗公,给事郎为夕郎、夕拜,知制浩为三字,起居郎为左螭,舍人为右螭,又并为修注,吏部尚书为大天,礼部为大仪,兵部为大戎,刑部为大秋,工部为大起,吏部郎为小选、为省眼,考功、度支为振行,礼部为小仪、为南省舍人,今曰南宫,刑部为小秋,祠部为冰柄。厅,比部为比盘,又曰昆脚皆头,屯田为田曹,水部为水曹,诸部郎通曰哀乌、依乌,太常卿为乐卿,少卿为少常、奉常,光禄为饱卿,鸿胪为客卿、睡卿,司农为走卿,大理为棘卿,评事为廷平,将作监为大匠,少监为少匠,秘书监为大蓬,少监为少蓬,左右司为都公,太子庶子为宫相,宰相呼为堂老,两省相呼为阁老,尚书丞郎为曹长,御史、拾遗为院长。下至县令曰明府,丞曰赞府、赞公,尉曰少府、少公、少仙,此已见前笔。

【译文】

唐朝的人喜欢用其他名称来称呼官职,今天我随意粗略的记述在这里,来展示给子侄中那些没有完全掌握这方面知识的人。太尉称掌武,司徒称五教,司空称空土,侍中称大貂,散骑常侍称小貂,御史大夫称亚台、亚相、司宪,中丞称独坐、中宪,侍御史称端公、南床、横榻、杂端,还称脆梨,殿中称副端,又称开口椒,监察称合口椒,谏议称为大坡、大谏,补阙称中谏,又称补衮,拾遗称小谏,又称遗公,给事郎称夕郎、夕拜,知制诰称三字,起居郎称左螭,舍人称右螭,二者并称为修注,吏部尚书称大王,礼部尚书称大仪,兵部尚书称大戎,刑部尚书称大秋,工部尚书称大起。吏部郎称小选、省眼,考功、度支称振行,礼部侍郎称小仪、南省舍人,现在称南宫,刑部侍郎称小秋,祠部郎称冰厅,比部称比盘,又称昆脚皆头,屯田称田曹,水部称水曹,诸部郎又通称哀乌、依乌。太常卿称为乐卿,少卿称少常、奉常,光禄称饱卿,鸿胪称客卿、睡卿,司农称走卿,大理称棘卿,评事称廷平,将作监称大匠,少监称少匠,秘书监称大蓬,少监称少蓬,左右司称都公,太子庶子称宫相,宰相称为堂老,两省互称为阁老,尚书丞郎称曹长,御史、拾遗称院长。地方上县令称明府,县丞称赞府、赞公,县尉称少府、少公、少仙,这些我已经在在前面的笔中已记述过。

【评析】

本文介绍唐代官制的别称,使子侄中学问不够的人可以学到知识。职官是指在国家机构中担任一定职务的官吏,这个词一般特指我国古代的官职设置制度,其内容包括职官的名称、职权范围、品级地位等。研究历史有四把“钥匙”——目录、年代、地理、职官。其中职官最难掌握,其中难之又难的是“职官别名”。撰文与言谈之中涉及正式官称时换用它称,汉人己开风气之先。到唐代,撰制诏、作诗文、草书牍、写笔记,雅好用别名代称正式官衔、官名,渐成风气,就是作者讲述的情况。此风一长,愈演愈烈,自宋及元明清,职官别称派生繁衍之多,实难胜记;使用面之广,可谓无处不及。汉代独断,明代表异志、事物异名、雅俗故事读本,清代事物异名录、称谓录、正音撮要等书,都有专门篇幅收录职官别名。现代龚延明教授所着中国历代职官别名大辞典,收录了上起三代、下迄清末我国历代王朝国家管理机构正式官名的各种简称、总名和别称,共计9400余条。官员别称中,除了附庸风雅或使用古代官名外,还有一些通俗却可笑。比如将县令称为“父母”,意为作为最基层官员的县令要爱民如子。谁知到了清代,比县令高一级的知府被称为“老公祖”,也就是百姓的祖父,就殊为可笑了。

猜你喜欢
  •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是关于描写“情感抒写·怨恨悲愁”类的诗句。 如果要问共有多少愁情,那

  •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出处】唐许浑《 早秋 》。 【意思】诗句写漫漫长夜之中,飘来阵阵清脆的 琴瑟之声。秋风习习,吹拂着郁郁葱葱的青萝。诗人生动地描绘出了清 凉的早秋夜景。西风、清瑟给读

  • 江淹《恨赋》原文、译文、赏析

    作者: 江淹 【原文】: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

  • 王国维《人间词话·池边梅自早》经典解读

    王国维《人间词话·池边梅自早》经典解读 池边梅自早 正中词除《鹊踏枝》《菩萨蛮》十数阕最煊赫外,如《醉花间》之“高树鹊衔巢

  • 唐宋词之辛弃疾《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贺新郎 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 ② 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 ③ 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 ④ 重进酒,唤鸣瑟。 事无两

  • 《青玉案·碧山锦树明秋霁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旅愁乡思的词。秋山行旅,忽见临水人家,不觉触动乡心。进而感叹路远人遥,空自凝望,最后以推想今宵旅宿的凄凉况味作结。写来峰回路转,曲折尽致。   “碧山锦树明秋霁”,首句点出行旅的节令和境地。秋雨初晴,秋空如洗,显得青山红树分

  • 《五噫歌赏析》

    前三句如实描写人人皆有的生活经验,登高可以望远。皇宫苑囿百姓无法进去的,其宅地之广大与建筑之豪华难以想见,但登高可以一目了然。诗人登山也一定看到了老百姓破烂、窄小、拥挤的平民窟,也一定看到了熙来攘往的商店街市,但这些同诗人要表达的主题无

  • 名画《赤壁夜游图》赏析

    赤壁夜游图 金·武元直作 纸本水墨 纵五○.八厘米 横一三六.四厘米 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苏轼被贬官到湖北黄州为团练副使时,曾和几个友人乘小船去游赤壁。赤壁本是长江中无数个矶崖中的一个,只是因为三国时候

  • 《题竹林寺赏析》

    隐士多为思想家,从朱放的诗句里读者可以领悟他对人生对社会的感受。《题竹林寺》中有着诗人对时间流逝,世事难料的伤怀。   竹林寺依旧有美丽的烟霞景观,但是岁月消磨人难免会有改变。美丽的依然美丽但欣赏的人已经和以往不一样了。这可以被理解为一

  • 《东门之墠》情诗三百首赏析

    东门之墠 【原诗】:东门之墠(1),茹在阪(2)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