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新城游北山记》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新城游北山记》鉴赏

作者: 常萍

晁补之

去新城之北三十里(1),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初犹骑行石齿间(2),旁皆大松,曲者如盖(3),直者如幢(4),立者如人,卧着如虬(5)。松下草间有泉,沮洳伏见(6),堕石井,锵然而鸣。松间藤数十尺,蜿蜒如大蚖(7)。其上有鸟,黑如鸲鹆(8),赤冠长喙(9),俛而啄(10),磔然有声(11)

稍西,一峰高绝,有蹊介然(12),仅可步。系马石觜(13),相扶携而上,篁篠仰不见日(14)。如四、五里(15),乃闻鸡声。有僧布袍蹑履来迎,与之语,愕而顾,如麋鹿不可接(16)。顶有屋数十间,曲折依崖壁为栏楯(17),如蜗鼠缭绕(18),乃得出。门牖相值(19)。既坐,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20),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且暮,皆宿。

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窗间竹数十竿,相摩戛,声切切不已。竹间梅棕,森然如鬼魅离立突鬓之状(21),二三子又相顾魄动而不得寐。迟明(22),皆去。

既还家数日,犹恍惚若有遇。因追记之。后不复到,然往往想见其事也。

晁补之,字无咎,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苏门四学士之一。新城游北山记记叙了游览北山一天一夜的见闻。着意描写北山幽邃静谧的美,创造出令人神往的清幽的艺术境界,是宋代山水记中的一篇佳作。

作者按游览过程的先后顺序结构文章。

第一段,写白日山间所见景物。先从大处落笔,拈出“深”、“幽”二字,道作者人山后的总体感受,下文紧紧围绕此二字展开。然后舍去沿途所见诸景,着重写松,连用四个比喻,“如盖”、“如幢”、“如人”、“如虬”,姿态各异,流溢出松安处自然,独傲林木的神韵。由松起始,继写松下、松间、松上景物。松下泉水在松枝的掩映下明灭起伏,如点点星辰闪烁,给深邃、蓊郁的松的世界缀上生的灵气。松间古藤婉蜒爬行,仿佛低徊着最古老浑沉的生命之曲。松上鸟儿啁啾争枝,真是一片天籁。这里,作者采取以动写静的手法,泉水的潺泼,古藤的婉蜒,托出静处的松血脉奋张的活力。泉水落井的锵然,鸟儿啄食的磔然,反衬出山的深邃幽静,这境界令人忘却尘世烦嚣,涤荡名利污垢,心境澄净空灵。接着,笔峰一转,切入北山本体,但并未直摹山形山状,而是从侧面烘托。先写登山之难,仅可步,可想山路之狭窄;系马石觜,可见山石之嶙峋;“扶携而上”,足现山势之峥嵘。透出北山幽静的原因:路险而人迹罕至。续写竹林之清,仰不见天日,耳不闻鸡鸣,静的神驰,雅的贻人,一片清幽天地,给僻静山峰萦上缕缕清韵。再写山僧之愕,宛如桃花园的隔绝人世,好象一片洁净的圣域。后写游人之惊。深山古刹,建筑奇异,山风吹过,铃声陡起,令人有恍若仙境之感。在这一段中,作者紧扣“幽”“静”二字落墨,通过写松,写竹,写人,烘托出山幽静的魂、神、韵,开拓出一片远离尘嚣污淖的净土,流露了作者的精神追求,审美情趣。

第二段,写北山秋夜。秋是四季中最深幽清远的季节,天高云淡,露清月明,为文中清幽境界更添一分浓郁气氛。仰望星空,星光闪烁,如在目前,承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再写山中清雅之物,用情景交融手法,景色透着作者的主观感受。像竹低吟浅唱,变成切切不已,竹、梅、棕的挺拔,深沉,庄重,竞给人森然之感,其枝叶扶疏的优雅之态也被视作鬼魅离立突鬓之状。渲染出深山古刹秋夜静谧神秘的气氛,为弥漫于字里行间的幽静意境平添一层深沉。

最后,写北山之游给作者留下的深刻印象,及作记的原因。

本篇创造了诗的意境。作品紧紧围绕北山的幽静美多层次、多侧面的反复渲染,刻意烘托。选择了一系列静的物,幽的景织成如诗般空灵、幽邃、深沉的意境,寄托了作者净化心灵,超迈俗务,追求雅韵清趣,渴念心境澄澈空灵的意趣。景意互渗,景情交融、令人玩味无穷。

  • 下一篇: 拉丁诗歌
  • 猜你喜欢
    • 范梈《浔阳》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范梈浔阳露下天高滩月明,行人西指武昌城。扁舟未到心先到,卧听浔阳谯鼓声。作者简介范梈(1272—1330年),字亨父,又一字德机。江西清

    • 苏轼《次颜长道韵送傅倅》全诗鉴赏

      两见黄花扫落英,南山山寺遍题名。宗成不独依岑范,鲁卫终当似弟兄。去岁云涛浮汴泗,与君泥土满衣缨。如今别酒休辞醉,试听双洪落后声。

    • 王勃《山居晚眺赠王道士》全诗赏析

      金坛疏俗宇,玉洞侣仙群。花枝栖晚露,峰叶度晴云。斜照移山影,回沙拥籀文。琴尊方待兴,竹树已迎曛。

    • 李白《临江王节士歌》全诗赏析

      洞庭白波木叶稀,燕鸿始入吴云飞。吴云寒,燕鸿苦。风号沙宿潇湘浦,节士悲秋泪如雨。白日当天心,照之可以事明主。壮士愤,雄风生。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作品赏析【注释】:

    • 鲁迅《答托洛斯基派的信》全文、注释和赏析

      一 来信 鲁迅先生: 一九二七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康缪尼斯脱不采取退兵政策以预备再起,而乃转向军事投机。他们放弃了城市工作,命令党员在革命退潮后到处暴动,想在农民基础上制造Reds以打平天下。七八年来,

    • 张俞《蚕妇》原文、鉴赏和解析 - 中学古诗文鉴赏

      张俞的《蚕妇》通过描绘蚕妇的劳作和勤奋精神,表达了女性的家庭责任与母性关怀。她在寂静的夜晚编织丝绸,为家庭增添美丽与温暖。诗中融入了丝绸和婚姻的象征意义,唤起了读者对家庭和婚姻的思考。作者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劳动者的辛勤和母亲的无私,呈现出一幅勤劳和温馨的家庭画卷。这首诗体现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角色和价值,并赞美了女性的勤奋和奉献。

    • 10月21日 广州、武汉失守

      10月21日 广州、武汉失守 : 徐州会战后,日军大举南下。日军大本营御前会议分别于6月15日和9月7日做出攻占武汉和广州的决定。10月7日, 日军第21军主力及协同作战的海军在澎湖群岛之马公完成了集

    • 欧阳修《沧浪亭》全诗鉴赏

      子美寄我沧浪吟,邀我共作沧浪篇。沧浪有景不可到,使我东望心悠然。荒湾野水气象古,高林翠阜相回环。新篁抽笋添夏影,老◇乱发争春妍。水禽闲暇事高格,山鸟日夕相呼喧。不知此地几兴废,仰视乔木皆苍烟。堪嗟人迹

    • 《本无可师,强聚道路交臂之人,曰师曰弟子云者,曾不如童子之师习其句读,巫医、乐师、百

      师道类名言赏析《本无可师,强聚道路交臂之人,曰师曰弟子云者,曾不如童子之师习其句读,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授其艺术者有其完也。》出自

    • 《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王绩》原文与赏析

      王绩旅泊多年岁,老去不知回。忽逢门前客,道发故乡来。敛眉俱握手,破涕共衔杯。殷勤访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