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来红·墓铭》鉴赏
作者: 宋生贵
林林
我和同志们在漠漠的山间行走,在一株颇有画意的松树底下,那里筑有着一堆土坟,挂着一个简陋的十字架,旁边陪植着红色的花。
同志指给我说,那是××同志的墓哟!
我事先曾已听到××同志是抱着一个崇高的信念去打敌人而伤亡的。我默然向他致敬。
这之间,我想起了死,我也许会同他一样的死去,我就自暴自弃似的想道:死在山上就饲鸟,死在水里就养鱼,何必筑起一堆孤坟,给谁凭吊呢?
我离开松树下的孤坟,我又转念了,有一片坟地倒也毋妨,我要遗嘱题下这样的墓铭:“我读十年书,我懂得怎样死了!”
了解了死,懂得了死,方有可能更深刻地理解生的意义,生的价值。这中间,需要经历和体验,需要思索和悟解。林林的墓铭便以极不平静的心情,曲折有致地表达了他对死、对为了信念而死的思考以至悟解过程。
诗作一开始,即以简炼而又饱蘸深情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令人砰然心动的图景:漠漠山间,一株苍松下有一堆土坟,一个简陋的十字架,旁边“陪植着红色的花”。这一切,都显得自然朴素,清静脱俗。它使瞻仰者不禁联想到死者的生前,联想到他的怀抱与追求。诗中写“我”得知这是一位为信念、为正义而牺牲的同志之墓时,并没有附和通常那种浮泛的赞语,而只一句“我默然向他致敬”,便将此时此刻深切的哀悼和敬仰之情表现了出来。简洁、朴素。这并非是惜墨,而恰也是表现出一种情怀,一种风格。
由逝者的生和死,“我”不觉想到了自己的死。“我也许会同他一样的死去,我就自暴自弃似的想道:死在山上就饲鸟,死在水里就养鱼,何必筑起一堆孤坟,给谁凭吊呢?”这是置身于严酷的战争环境下的一种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没有伪饰,没有矫情。对于死,心底是从容坦然的。不过,由于“我”这时想到的,仅仅是死本身以及死后的情形,因此,不免“自暴自弃”。而更高意义上的对死的正视,却并不是考虑自己死后怎样被埋葬,后人是否凭吊,而恰恰是对这一切的超越。即,明白了死,为的是正确面对生;知道了怎样死,方知怎样生。诗中的“我”,在那“抱着一个崇高的信念去打敌人而伤亡”的同志墓前,终于体悟到了这死与生的人生辩证,进入了对死的理解上的升华。诗的最后一段写:“我离开松树下的孤坟,我又转念了,有一片坟地倒也毋妨,我要遗嘱题下这样的墓铭:“我读十年书,我懂得怎样死了!”“我”的这十二字“墓铭”,既是“我”对死的理解的升华,又是全篇的点睛之笔,意味丰富而深长。它是对前面的“我”的“自暴自弃”之想的超越,因为所谓“懂得怎样死”,实则是由死而反观懂得了怎样生,以至怎样献出自己的生命,强调的恰是生的价值,生的意义。“我”当然只能为真理,为正义而奋斗,而死。这一认识正是从生活和斗争这本大书上“读”到的。由此“墓铭”点睛,诗作境界浑然而出。
在这仅只二百余字的短章中,有描写,有叙述,有议论,而且起伏跌宕,抑扬有致,显示出简约中见丰富,浓缩中多蕴藉的艺术缔构之妙。正是这样有伏有起,有结有解,有叙有议,才使得作品于人情人理间,逐层开掘,以至揭示出“我”的心迹。
-
要是我相信我在回答的 是个能够回到阳世的人, 这火焰就不再抖动。 可是,如果我听说的是真情 从来没人活着离开深渊, 我回答你,不怕于名有损。 * 那么,让我们走,你和我, 当暮色背靠着天空伸展着, 象
-
摸鱼儿 【宋】元好问 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 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 天已许,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 夕阳无语。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
-
横波亭在江苏赣榆县的河边,金时属青口辖区。金将移剌粘合驻防其地,“杨叔能,元裕之皆游其门,一时士望甚重。为将镇静,守边不扰,军民便之”(刘祁《归潜志》)。当时蒙古崛起北方并已南侵,破中都燕京,入潼关。曾经为宋人饱尝的民族耻辱,金人同样地尝到了;曾经为宋人抒发过的民族忧患与义愤,也出现在金邦的
-
古诗词对小学生有何影响(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古诗词的作用主要有哪些)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对小学生有何影响,内容包括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古诗词的作用主要,诵读经典古诗文对小学生的影响纪实,诵读古诗词对小学生哪些影响。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读诗能够修炼气质和涵养。苏轼就曾经说过:“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即使是穿着破旧的衣裳,胸
-
才有幕中士,宁无塞上勋。汉兵将灭虏,王粲始从军。旌旆边庭去,山川地脉分。平生一匕首,感激赠夫君。
-
《诗经·鄘风·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诗经名句ldq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与黄河远上白云间类似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悠悠黄河情、类似黄河的诗句,跟《凉州词》描写景色差不多的的古诗跟《凉州词》描写景色差,与黄河有关的古诗词。描写黄河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
-
古文观止·隋唐五代文·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
(宋)王安石 山势欲压海, 禅宫向此开。 鱼龙腥不到, 日月影先来。 树色秋擎出, 钟声浪答回。 何期别吏役①, 暂此拂尘埃。 【题解】 洛迦山在普陀山东南的莲花洋中,与普陀山合称普陀洛迦山。环岛一周
-
张鸣善铺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万钟, 胡言乱语成时用。大刚来都是哄。说英雄谁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