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古代兵法散文·夏商西周兵法·军志逸文》原文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代兵法散文·夏商西周兵法·军志逸文》原文鉴赏

古代兵法散文·夏商西周兵法·军志逸文原文鉴赏

[原文]允当则归。(左传·鲁僖公二十八年引)知难而退。(左传·鲁僖公二十八年引)有德不可敌。(左传·鲁僖公二十八年引)先人有夺人之心。(左传·鲁宣公十二年引)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左传·鲁昭公二十二年引)将能而御之,此为糜军;不能而任之,此为覆军。(干宝晋纪引)失地之利,士卒迷惑,三军困败。饥饱劳逸,地利为宝。(杜佑通典引)止则为营,行则为阵。(孙子·军争杜牧注引)阵间容阵,足曳白刃; 队间容队,可与敌对。前御其前,后当其后,左防其左,右防其右。行必鱼贯,立为雁行,长以参短,短以参长。回军转阵,以前为后,以后为前,进无奔进,退无速走,四头八尾,触处为首,敌冲其中,两头俱救。(孙子·势注引孔氐语引)[鉴赏]军志是我国早已失散的一部古代兵书,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一部兵书。它成书之后,即受到社会各界重视,许多政治家、史学家、军事家都在其著作中引用了该书内容。如春秋时期大史学家左丘明在左传中,三国司马懿,唐初军事家李靖在其军事著作中,以及宋本十一家注孙子中都曾引用了军志的内容,上述军志逸文,前3条引自左传·鲁僖公二十八年、第4条引自左传·鲁宣公十二年、第5条引自左传·鲁昭公二十二年、第6条引自晋纪、第7条引自通典、第8、9条引自十一家注孙子等文献,至使军志 一书得以流传,从中可以窥见该书之一斑。军志成书年代,从战国前期的重要文献左传等曾多次提到过它,而且援引它的文字,可以证明它成书于西周时代。这样,它较之春秋时期的孙子兵法要早一个多世纪,因此,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散见的一部兵书。与此同期,除军志之外,散见于文献的还有军政问世,如宋本十一家注孙子就保存了军政的两句话: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军争篇)军政曰:“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又曰:“强而避之。”(军争篇张预注)对于军政一书的存在,也有史学家表示异议。认为“志”与“政”一声之转,恐军政即军志之误。另,孙子·军争张预注:军政曰:“见可而进,知难而退。”“知难而退”就是军志的内容,一字不差,两部同时代兵书,不可能如此相似。因此,认为军志与军政就是同一部兵书。军志作为西周时期的军事代表作,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军事思想。为我国古代兵书产生于西周,成熟于春秋,找到了例证。从军志逸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西周时期的主要军事观点。一、提出人心向背是战争胜负决定因素的战争观念军志中说:“有德不可敌”。那么“德”的最初含义是什么?“德”的观念最初提出是殷(即商)人。“‘德’就是‘得’,就是做事做得适宜,于人于己都过得去,无愧于心,这就是‘德’,也就是‘得’”。“德”施于政治上,就是德政。周人对商早期的德政还是十分憧憬和称道的,周人曾这样赞颂过:“殷先哲王以‘德’的方式,来使人民心悦诚服地供役使,我是想望着的。”又说:“以前,殷先哲王,除了倡导天威,使被奴役者知所警惕外;最重要的,又能崇‘德’敬业,使被奴役者悦服。”又说:“由于殷(商)王和百官,都能相勉以‘德’,于待人方面,显示亲切,所以不独小臣们,乃至远方的属国,都愿意供殷人驱使,为殷人效力。”到了纣王时就不修德业,生活上奢侈无度,“以酒为池,县[悬]肉为林”,政治上“暴虐滋甚”,因此“百姓怨望”,“诸侯多叛”,其主要原因“惟不敬厥(其)德,乃早坠厥(其)命”。殆失民心,众叛亲离,所以牧野之战,商纣王虽拥兵17万,由于人心相背,前徒倒戈,而致败。相反,周武王虽只率2万多人,“王其德之用”征得人心,取得了胜利。由此看来,“有德不可敌”。二、主张不要乐兵好战穷兵黩武的战争原则军志又说:“允当则归”。晋代杜预注:用兵“无求过分”。意思是适可而止。这是因为,古人皆认为“兵为凶器,不得已而用之”。即使用,其目的是为了“威不轨而昭文德”。关于这一点淮南子作了一个切中的注释,阐明了战争原则。淮南子说:“古之用兵者,非利壤土之广,而贪金玉之赂,将以存亡继绝平天下之乱,除万民之害也。”这是符合西周社会特点的。西周王朝是建立在宗法制度基础上的奴隶制大家庭,它所分封的诸侯国和周王室是“大宗”和“小宗”的关系,由此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闭塞式的贵族集团,实行对奴隶和平民的阶级统治,所谓“宗子维城”就反映着凭借奴隶制大家庭对奴隶和平民进行统治的奴隶主贵族国家体制。因此,“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征伐大权也操在周天子手里。当然,作为周王朝是不能对拥护它统治的“小宗”,即诸侯国妄加征伐的,更谈不到灭掉它。即使偶尔有的诸侯国有“不轨”行为,耀兵于境上,威慑一下就行了,以“昭文德”。借此,才能保持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所以,不能乐兵好战,穷兵黩武,应“允当则归”。三、强调建立在量力而行基础上灵活的战术思想军志还说:“知难而退”,“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西周时期的战争主要分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内部战争,即周王室与诸侯,或诸侯与诸侯之间;一是外部,即对一些周边少数民族。如江汉之间,武当山以西的山地,庸、卢、彭、濮诸部,总称群蛮;大江以南众多民族,泛称百越;西北的大戎,东南的徐奄诸部等,西周把这些民族统称为蛮越夷狄。当然,在内部战争方面要讲求“允当则归”了,但对外部战争则采取剿击杀伐。据小盂鼎铭文记载,周康王就曾与戎狄族大战。康王命盂率兵攻打鬼方,“获馘四千八百□=馘(音国,杀死敌人后割死者左耳,以计算杀敌数目),俘人万三千八十一人,孚(同俘)马□□匹,孚车十辆,孚牛三百五十五牛,羊二十八羊。……”又虢秀子白盘铭文记载,周宣王发动对荤狁的战争。参战的子白,“搏伐荤狁,于洛(北洛水)之阳,折斩首五,执訉(俘虏)五十”。周宣王末年阶级斗争十分尖锐,为了转移内部矛盾,屡屡对外用兵。周宣王三十九年(公元前789年),出兵伐姜氏之戎,在千亩(今山西介休南)展开大战,此战就连周宣王调来的“南国之师”(诸侯兵)也一起被打得惨败,几乎全军覆没,周宣王险些被擒。所以说,在作战指导上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可战则战,不可战则止(“知难而退”)。量力而行,才有战术上主动性与灵活性的可能。因此,审时度势,有胜利把握时就先发制人,造成心理上的优势,挫败敌人的锐气;如果敌人强大就避开锋芒,以逸待劳,乘敌人疲惫饥困,士气衰落时再打,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周人从战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猜你喜欢
  • 《声声慢·滁州旅次登奠枕楼作,和李清宇韵赏析》

    辛弃疾的这首词由登楼而有感,登高远望,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作者胸怀天下,仍不能忘怀的是还在沦陷的中原大地,但作者同样对失地的收复充满希望。   上片描写奠枕楼的宏伟气势以及登高远眺的所见所感,“征埃成阵,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层楼。指点檐牙

  • 饶佳《刺猬的生日》

    我出生的时候正好有刺猬经过它们是潮湿的 但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接下来的几年 她将要借我年幼的躯体遮蔽锋端动物学家 那些尝试用一本教科

  • 忍学《贪之忍第四十七》译文与赏析

    贪之忍第四十七贪之忍第四十七 贪财曰饕,贪食曰餮。舜去四凶,此居其一。 紞如打五鼓,谢令推不去。如此政声,实蕃众怒。 鱼弘作

  • 散余霞 迟留叶

    《词林正韵》 回眸簪发相思靥,彼我空守物。 灯夜何有蜂儿,可怜花不迭。 来因夙知怅别,倦了迟留叶。 天水好个凄寒,结心春冷月。

  • 鲁迅《狂人日记 》全文

    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校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因大笑,出示日

  • 唐宋词之冯延巳《上行杯》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上行杯》 落梅着雨消残粉,云重烟轻寒食近。罗幕遮香,柳外秋千出画墙。春山颠倒钗横凤,飞絮入檐春睡重。 ① 梦里佳期,只许庭花与月知。 【注释】 ①春山:古代妇女画眉的式样中有“远山眉”(亦称“小山眉

  • 【唐】杜牧《泊秦淮》全诗原文、翻译、注释和赏析 - 诗词注释、鉴赏赏析和解读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注释】

    秦淮:泛指南京。

    烟笼:沿江而上,浓烟如雾笼罩,象征冬日的凄凉。

    冷暖自知:自觉冷暖,自知其真实情况。

    后庭花:即宫廷花朝月夜的音乐舞会。唐代的后宫中,有许多宫女,她们来自各地,各具艳质,而且接受了一定的音乐

  • 典故“蟪蛄不知春秋”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典源出处 《庄子逍遥游》: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

  •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出处】唐杜甫《 野望 》。 【意思】西山白雪皑皑重兵三城戍守,南浦水汇入锦江流经万里桥。 【全诗】 《野望》 .[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 朱慧彬《抢雨》

    抢雨 一尽管已过七夕,清晨与夜晚秋意日浓,但炎炎的夏日远没有走到尽头。垄头陌上,田间瓦舍,沟沟壑壑里,短衫与凉鞋依旧是这个季节里村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