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名言名句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名言名句解读

愧悔二字,乃吾人去恶迁善之门,起死回生之路也。

【注释】

去恶迁善:向善而去除邪恶。

【译文】

悔、愧二字,就是人们去恶向善、洗心革面的重要途径。

【道理】

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知耻,才能使人趋于完善。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佛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早已成为劝人向善的经典俗语。这个俗语的来历,要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由北凉翻译的涅槃经·梵行品里面的一则故事:

相传,在波罗奈国有一个屠夫名叫广额,每天都要宰杀牲畜,杀生无数。有一次他遇到了舍利弗。舍利弗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有着“智慧第一”的美誉,持戒多闻,敏捷智慧,善讲佛法。在舍利弗的度化下,广额幡然醒悟,当即接受了佛教的“八戒”,此后不再从事屠夫这一职业,跟随舍利弗修习佛法。这八戒中第一戒就是“不杀生”。因为“不杀生”又可以泛指不造一切恶业,因此广额后来得以修成北方天王毗沙门之子,也算成了正果。于是便有了这流传后世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俗语。

清·居廉镜中影纨扇(之三)

猜你喜欢
  • 《纪行十首 龙江湾赏析》

    【注释】:(洪武七年甲寅腊月,奉旨乘驿往凤阳祭皇陵。道经目览,爰笔舟中,用记其实)

  • 《庄子·至乐》解说和语译

    (解题) 本篇命题取首句 “天下有至乐无有哉” 中的二字,虽非句首的二字,亦当视为相同。本题的特点在于本篇内容正讨论这一问题。 主旨在于论定世俗之乐非是乐,得来至苦。忧乐各自不同,无为方是乐,各适其适

  • 何不以诚信之心,行宽裕之道。|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何不以诚信之心,行宽裕之道。》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赏析》

    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   诗歌以一幅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前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

  • 李清照《孤雁儿》:小阁藏春,闲窗销昼,画堂无限深幽

    孤雁儿 【宋】李清照 小阁藏春,闲窗销昼,画堂无限深幽。 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 无人到,寂寥恰似、何逊在杨州. 从来,如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

  • 汪曾祺

    汪曾祺纪念沈从文的纪录片。汪曾祺先生出来讲话,外穿西服,里面套一件深色毛衣。七十多岁的老人,顾盼间双目有神,一眼能把人看穿,像通灵

  • 既知教之所由兴, 又知教之所由废, 然后可以为人师也。

    名言: 既知教之所由兴, 又知教之所由废, 然后可以为人师也。 注释: 兴: 成功。废: 失败。 句意: 既知道教育由什么原因成功, 又知道教育由什么原因失败, 才有资格做人老师。 出处: 《礼记·学

  • “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的意思,出处,故事

    原意谓只要按照同一规格,即使关起门来造的车子,也能合用。语出《景德传灯录·余杭大钱山从袭禅师》:“问:‘闭门造车,出门合辙,如何是闭门造车?’师曰:‘造车即不问,汝作么生是辙?’”《续传灯录·端裕禅师

  •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

    【注释】 选自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辩》。 羚羊挂角:据说羚羊夜间栖息,为防范别的野兽侵害,以角挂树枝而眠,树上不留一点爬行的痕迹。 玲珑:明澈的样子。 凑泊:拼凑。 【赏析】 严羽是南宋诗论家,“为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