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乃英《鲁拜集》东方文学名著鉴赏
作者: 何乃英
【作家简介】欧玛尔·海亚姆(又译莪默·伽亚谟,1048—1122)是伊朗塞尔柱王朝时期的著名诗人,也是伊朗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关于他的生活、思想和创作情况,我们所掌握的确切材料不多。他生于伊朗东部霍拉桑的内沙浦尔,自幼聪慧好学,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其后在数学、医学、天文学和哲学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学术成就,成为当时的著名科学家。他主要采用“鲁拜”(即四行诗)的形式从事诗歌创作。这种短小精悍的诗体是由鲁达基创立的,后来经过许多诗人反复磨炼,到欧玛尔·海亚姆手里则将其提高了一大步,使之成为思想深邃、言简意赅的哲理诗,并且对于后世伊朗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对于19世纪以后欧美诗歌的发展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伊朗国内,他的诗歌对哈冈尼、欧贝德·扎康尼和哈菲兹创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伊朗国外,自19世纪英国著名欧玛尔·海亚姆诗歌译者菲兹吉拉德的译本问世以来,他的诗歌不胫而走,迅速传播开去,至今已有10几种语言的100余个译本问世。在我国,他的诗歌的翻译和研究工作也在持续不断地进行,自1919年2月首次发表译文到现在,业已出版单行本或在报刊上登载(含台湾在内)译文达10种以上。
鲁拜集为张鸿年译,载于波斯哲理诗,文津出版社1991年出版。
【作品节选】
这世界不因我生而有所增益,
我死去对它也没有任何意义。
我这双耳从未听人讲清,
我因何而来,又因何而去。
如一滴水汇入大海,
一粒沙撒落在大地。
你因何降生到这人世,
像一只蚊子来而复去?
海亚姆啊,谁若因利禄而愁眉不展,
这世道也为他而羞愧无颜。
饮一杯酒,谛听竖琴的呻吟,
趁那杯儿粉身碎骨之前。
啊,可心的人儿快拿来酒壶酒盏,
去到青草坪上、小河岸边。
这世道把多少亭亭玉立的少女,
一百次变为酒壶,一百次变为酒盏。
昨晚我把陶制酒罐摔到石上,
贪杯过量才如此轻率荒唐。
但那罐对我竟口吐人言:
“我也曾像你,你也将与我一样。”
人生在世起码的穿戴吃喝,
应该靠自己去做工挣得。
其余一切都不足挂齿,
切勿为那些把生命消磨。
看这漫长的路上络绎不绝的旅人,
可有一个回来答一声我们的问询?
当心!在这阴阳两界交叉的路口,
切勿遗下什物,去后再也无法回身。
我们来去匆匆的宇宙,
上不见渊源,下不见尽头。
从来无人能参透个中真谛,
我们自何方来,向何方走?
不晓得当初造物主创造了人,
因何把他造得缺憾满身?
说造得好,为何一朝虐杀?
说造得不好,该问罪何人?
切莫听信屈从命运的人的指点,
还是从美女手中接过清酒的杯盏。
世上的人们一个接一个地离去,
谁能指出有一人从去路返还?
这大地之上的每一粒灰尘,
或许是往昔的如花似月的美人。
拂去美女面颊微尘,切勿鲁莽,
那微尘或许是美人的秀发与面庞。
看这雇工的水罐之上,
不是有君王的眼睛和大臣的心?
那酒鬼手中的酒碗上,
不是有醉客的脸和美女的唇?
当世上鲜花蓓蕾乍放,
美人啊,请命人备足酒浆。
不要理会什么仙境仙女天堂地狱,
那全是编造的故事,有意传播张扬。
我的心智始终把学问探讨,
使我困惑不解的问题已经很少。
七十二年我日日夜夜苦苦寻思,
如今才懂得我什么也不曾知晓。
一天,我向一位陶工买了一个陶壶,
陶壶居然开口把秘密吐露:
我曾贵为君王,手中高擎金杯,
如今变成了酒徒手中的酒壶。
如若天下事能用公正之尺衡量,
如若人世生活令人满意舒畅,
如若天地之间尚有公平二字,
正直人怎会有百结愁肠?
你既然无法了解亘古大谜,
无从知晓智者的本意,
何不用美酒与绿茵创造一个人间天堂,
管他彼世的天堂容不容你。
一人若有隔夜之粮,
有水解渴哪怕壶破水凉。
为什么去侍奉不如自己的人?
因何为与自己一样的人劳碌奔忙?
啊,眼睛,看一看坟墓,如果没有失明,
看世界上充满压迫仇恨,动乱不宁。
帝王将相深深埋入地底,
如月美女的面庞落入蚂蚁口中。
何时你才不为卑微小人尽力效忠?
切莫如苍蝇竞血,妄送性命。
有隔夜之粮就不必求人乞讨,
宁吞噬自己心血,也别去承受他人恩情。
宁可如同兀鹰啃一块骨头,
也不要作人食客向小人乞求。
宁可吃自家的一块面饼,
也不要去讨悭吝者美味佳肴。
一群人探讨宗教教义,
另一群人思索人生不易之理。
我担心有朝一日一声呼喊:
“无知的人们,这二者都不是真理!”
【作品鉴赏】欧玛尔·海亚姆的鲁拜集具有语言流畅、旋律优美、比喻巧妙、风格自然等艺术表现特色,并且包含着广阔的思想、新颖的见解和深刻的哲理。
探索宇宙奥秘和人生意义是鲁拜集的重要内容之一。关于宇宙是如何创造出来的,人生究竟是怎么回事等问题,在宗教经典里有现成的答案;然而诗人并不满足于此,他要自己加以探讨,独立进行思考,力求得出正确的结论。不过,在当时的条件下,他很难找到圆满的答案。于是,他惶惑了,不安了——
我的心智始终把学问探讨,
使我困惑不解的问题已经很少。
七十二年我日日夜夜苦苦寻思,
如今才懂得我什么也不曾知晓。
尽管如此,他仍不愿接受那些被时人视为最高权威的、颠扑不破的“真理”,而提出了勇敢的、大胆的怀疑——
我们来去匆匆的宇宙,
上不见渊源,下不见尽头。
从来无人能参透个中真谛,
我们自何方来,向何方走?
那么,在诗人的心目中,人生又是怎么回事呢?下引两首诗表明了他的看法——
啊,可心的人儿快拿来酒壶酒盏,
去到青草坪上、小河岸边。
这世道把多少亭亭玉立的少女,
一百次变为酒壶,一百次变为酒盏。
昨晚我把陶制酒罐摔到石上,
贪杯过量才如此轻率荒唐。
但那罐对我竟口吐人言:
“我也曾像你,你也将与我一样。”
这两首诗的基本思想相同,即所有的人死后都会化为泥土,后人再用这些泥土烧制器皿——酒罐、酒壶、酒盏、酒杯,并用这些器皿饮酒作乐,如此这般循环不已。这种说法乍听起来似乎颇为奇特,仔细思考其实不无道理。它说明人是物质的,人活着是物质的一种表现形式,人死去则转化为物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物质是永远不灭的,但其表现形式却是不断变化的。
否定灵魂不灭论,批判天堂地狱说,是鲁拜集的重要内容之二。宗教经典认为,人的灵魂是不灭的,现实世界将来一定要毁灭,世界末日必然会来临,那时一切生命都将完结,所有生活过的人都要复活,接受裁判,善者进天堂,恶者下地狱,赏罚分明。诗人不相信这些说教。首先,他否定什么灵魂不灭、死而复活之类的宣传,以为这些都是骗人的谎言——
看这漫长的路上络绎不绝的旅人,
可有一个回来答一声我们的问询?
当心!在这阴阳两界交叉的路口,
切勿遗下什物,去后再也无法回身。
切莫听信屈从命运的人的指点,
还是从美女手中接过清酒的杯盏。
世上的人们一个接一个地离去,
谁能指出有一人从去路返还?
其次,他直截了当地批驳甚至嘲弄所谓天堂地狱等等说教——
当世上鲜花蓓蕾乍放,
美人啊,请命人备足酒浆。
不要理会什么仙境仙女天堂地狱,
那全是编造的故事,有意传播张扬。
你既然无法了解亘古大谜,
无从知晓智者的本意,
何不用美酒与绿茵创造一个人间天堂,
管他彼世的天堂容不容你。
揭露世道不公,谴责压迫仇恨,是鲁拜集的重要内容之三。在诗人所生活的时代,伊朗处于突厥人所建立的塞尔柱王朝统治之下,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错,政治压迫和教派纷争交织,不仅一般伊朗百姓的生活相当困苦,就连地位较高的知识分子也不免遇到许多坎坷。欧玛尔·海亚姆作为一位目光敏锐、头脑清醒的学者和诗人,不能不在自己的作品里表达自己的意见,抒发自己的不满。“事事都不遂心,人生如此暗淡,/厄运与日俱增,幸福时时消减”,“我一天也未将人世束缚摆脱,/我一刻也未曾感到欢畅快活”等等——这一系列语重心长的诗句足以使我们想见诗人那颗伤痕累累、千疮百孔的心忍受了多少痛苦,经历了多少磨难!而下面这两首诗则更直接、更集中地表现了诗人对世道不公的不满和对压迫仇恨的愤怒——
如若天下事能用公正之尺衡量,
如若人世生活令人满意舒畅,
如若天地之间尚有公平二字,
正直人怎会有百结愁肠?
啊,眼睛,看一看坟墓,如果没有失明,
看世界上充满压迫仇恨,动乱不宁。
帝王将相深深埋入地底,
如月美女的面庞落入蚂蚁口中。
保持高尚人格,不愿追求利禄,不肯随人俯仰,是鲁拜集的重要内容之四。相传诗人一生洁身自好,以主要精力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从来不愿追求功名利禄,更不肯巴结上司,听人摆布,随人俯仰。他写诗的目的也与当时一般诗人有所不同,既不像宫廷诗人那样用诗歌为帝王歌功颂德,以便谋得一官半职;也不像其他诗人那样将诗歌献给豪绅显宦,以便维持生计;他写诗纯粹是为了表达志向和抒发情怀。这固然是由于他在社会上占有一定地位,不愁吃穿;但也与他的高尚人格不无关系。
人生在世起码的穿戴吃喝,
应该靠自己去做工挣得。
其余一切都不足挂齿,
切勿为那些把生命消磨。
诗人在这首诗里明确指出,人生在世需要的只是起码的穿戴吃喝,不应除此之外贪求更多的物质享受;而这些起码的穿戴吃喝应靠自己做工挣得,不应采取其他不正当的手段。这种思想境界是高尚的。
-
苏幕遮·碧云天范仲淹【原文】碧云天,黄叶[1]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2]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3],更在斜阳外。黯[4]乡魂,追旅思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生古诗词背诵经典80首,内容包括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全文,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小学必背80首古诗。《长歌行》汉代: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
-
(唐)许玫 宝轮金地压人寰①,独坐苍冥启玉关②。 北岭风烟开魏阙③,南轩气象镇商山④。 灞陵车马垂杨里⑤,京国城池落照间。 暂放尘心游物外⑥,六街钟鼓又催还⑦。 【题解】 此诗皆为塔顶远眺所见景物的描
-
乱山合沓围彭门,官居独在悬水村。(吕梁地名。)居民萧条杂麋鹿,小市冷落无鸡豚。黄河西来初不觉,但讶清泗流奔浑。夜闻沙岸鸣瓮盎,晓看雪浪浮鹏鲲。吕梁自古喉吻地,万顷一抹何由吞。坐观入市卷闾井,吏民走尽余
-
磬锤峰,承德名山之一,山有巨峰,形如倒置的棒椎,故又称棒椎山。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说: 武烈河有石挺,谓挺 在层峦之山,临崖危峻,孤石云举,高可百余仞。牧守过此,命选练之士弯张孤矢,无能届其崇标者。可
-
此为感旧词。作者词中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深沉悲凉的伤时感逝情怀和身世之慨。词的上片写当年斗鸡池边征歌逐舞、饮酒赋诗的盛况。首两句写昼夜相继的游赏欢宴。酒阑之后,兴犹未尽,还歌女的纨扇上题遍绮丽的新诗,可以想见词人的情意气。这两句用淡墨浅染
-
昨夜试微凉,汗衾初退红。我愿偕秋风,随身入房栊。君王不好事,只作好惊鸿。细看卷虿尾,我家真栗蓬。
-
【4242】蒋介石与现代中国(〔美〕陶涵著,林添贵译,中信出版社,63 6万字,2012年8月第1版,68元)4部分十三章:1.革命:[1]新儒家青年
-
(羊)祜乐山水,每风景,必造岘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尝慨然叹息,顾谓从事中郎邹湛等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
-
【原题】:昨日於竹堂后开一迳通南坡甚近从此便於往还遂成日涉之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