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名胜诗之《题雁塔》全诗、题解、注释和作者
(唐)许玫
宝轮金地压人寰①,独坐苍冥启玉关②。
北岭风烟开魏阙③,南轩气象镇商山④。
灞陵车马垂杨里⑤,京国城池落照间。
暂放尘心游物外⑥,六街钟鼓又催还⑦。
【题解】
此诗皆为塔顶远眺所见景物的描绘,通过四面景物描绘映出雁塔的高大雄伟。
【作者】
许玫,唐盐官(今属浙江)人。大和元年(827)登进士第,曾为桂管观察使幕府从事,与诗人张祜友善, 全唐诗卷五一六存诗一首。
【注释】
①宝轮:佛教传说转轮王有一种能“摧伏怨敌”、“制伏四方”的宝轮,大雁塔上恰好又有装饰名曰“相轮”,故这里用“宝轮”代指塔。金地:佛教谓菩萨所居以黄金铺地,代指寺院,见释氏要览上。②苍冥:苍天,此用以比喻寺塔最顶层。玉关:神仙居处的门户,这里指雁塔上的门窗。③魏阙:宫门前高出的楼观。④轩:窗。商山:又名商坂、地肺山,在今陕西商县东。⑤灞陵:又作霸陵,汉文帝的陵墓,位今西安市东。⑥尘心:凡心。物外:世俗之外。⑦唐制,京城夜夜禁街(年节例外),击鼓示警,鼓后一切行人皆须回归坊里。
-
第一首是写元军攻陷金都汴京后,劫掠大批妇女送往塞外一事。诗以路旁横竖倒卧的囚犯开篇,可以想见众多囚犯(俘虏),有死有活,有病有残,哀哀躺卧,不忍入目。第二句写毡车辘辘,如流水般地北驰着。装载着什么,后两句做了说明,原来毡车里满载在汴京抢劫来的红粉佳人。她们哭声震天,欲死不得,想逃不能,将要去做蒙古统
-
权舆 作者: 王正志 【本书体例】
-
这两首悼亡诗写得情真意切,具有摇人心旌的艺术感染力,并且透露出厉鹗对一位普通女子的尊敬和爱慕,摆脱了封建文人士大夫的迂腐古板,因此也就更加难能可贵。
-
我笑共工缘底怒。触断峨峨天一柱。补天又笑女娲忙,却将此石投闲处。野烟荒草路。先生柱杖来看汝。倚苍苔,摩挲试问,千古几风雨。长被儿童敲火苦。时有牛羊磨角去。霍然千丈翠岩屏,锵然一滴甘泉乳。结亭三四五。会
-
陈傅良《怒蛙说》 日有乌 1 ,月有蛙 2 。蛙与乌相遇,乌戏蛙曰:“若,脔肉耳 3 。跃之高不咫尺 4 ,焉能为哉 5 !”蛙曰:“吾已矣 6 ,若无靳我 7 !”乌曰:“若亦能怒邪?”蛙曰:“吾翘
-
阑干四面山无数。供望眼、朝与暮。好风催雨过山来,吹尽一帘烦暑。纱厨如雾,簟纹如水,别有生凉处。冰肌不受铅华污。更旎旎、真香聚。临风一曲最妖娇,唱得行人且祝藕花都放,木犀开後,待与乘鸾去。
-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
名言: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
轮人操其规 ① ,将以量度天下之圜与不圜也,曰:“中 ② 吾规者,谓之圜;不中吾规者,谓之不圜。是以圜与不圜,皆可得而知也。”此其故何?则圜法明也。匠人亦操其矩 ③ ,将以量度天下之方与不方也,曰:“
-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 ① 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 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 ②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 ③ 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④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
-
当年下泽驱羸马,今见犀兵拥碧油。位望愈隆心愈静,每来临水翫游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