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林伍德,里·格作品分析
【介绍】:
英国表现主义*理论家。牛津大学毕业。英国表现主义者依·弗·卡里特曾是他的导师。主要理论著作有艺术原理(1937)论艺术想象等。
科林伍德的主要理论观点是:艺术的本质是表现感情,而不引起感情;艺术与技艺不同,一切的娱乐艺术、宗教艺术、巫术艺术都能引起感情,因而不是艺术,而是技艺,他甚至认为莎士比亚的戏剧不是艺术,因为莎士比亚的戏剧是伊丽莎白时代能使观众得到感情的娱乐品;艺术只能唤起感情,因为大众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艺术家,“艺术是社会的良药,它为社会治疗最麻烦的心病,即意识到所受到的腐败堕落”。(艺术原理)科林伍德的这些观点与德国表现主义的观点是大体一致的:他们都主张艺术面向“内心的现实”,艺术的使命是让世界变好。
科林伍德的表现主义理论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对于艺术的严格的区分,认为艺术不引起感情等等,实有些偏狭和脱离艺术效果的客观实际。
-
睅目知谁瞋,皤腹空自胀。慎勿困蜈蚣,饥蛇不汝放。
-
【3593】大国核心(辛鸣著,人民日报出版社,17 6万字,2018年3月第1版,52元)△共3篇13章:①政党本色篇;②政党品格篇;③自我革命篇。
-
“三十六洞洞主,七十二岛岛主”,但所谓“洞主”、“岛主”,只不过是一批既不属任何门派、又不隶什么帮会的旁门左道之士。这些人武功有高有低,人品有善有恶,人人独来独往,各行其是,相互不通声气,也便成不了什
-
刘辰翁《摸鱼儿》刘辰翁 刘辰翁 酒边留同年徐云屋三首(其一) ① 怎知他、春归何处,相逢且尽尊酒。少年袅袅天涯恨 ② ,长结西湖烟柳。休回首。但细雨断桥,憔悴人归后。东风似旧。问前度桃花,刘郎能记,花
-
作者: 〔俄国〕屠格涅夫 【原文】: 我打猎归来,沿
-
【生卒】:1897—1976【介绍】: 一译茹弗。法国超现实主义*诗人。生于阿腊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因健康原因免服兵役,住瑞士日内瓦,与罗
-
·侯 白· 隋朝有人敏慧,然而口吃。杨素每闲闷,即召与剧谈。尝岁暮,无事对坐,因戏之曰:“有大坑深一丈,方圆亦一丈,遣公入其中,何法得出。”此人低头良久,乃问云:“有梯出否?”素曰:“只论无梯,若论有
-
作者: 金其 《列女传》八卷,汉刘向著。刘向(约公元
-
王 ① 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②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 ③ ,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孟
-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出处】唐王维《汉江临眺》。 【翻译】襄阳好风光,我要与山翁共醉于此。诗 人运用典故,表达了他对襄阳风物的无限热爱之情。 注: 山翁,指山简,《晋书山简传》中记载他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