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唐宋词之《刘辰翁《摸鱼儿》》原文、鉴赏和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唐宋词之《刘辰翁《摸鱼儿》》原文、鉴赏和赏析

刘辰翁摸鱼儿刘辰翁

刘辰翁

酒边留同年徐云屋三首(其一)

怎知他、春归何处,相逢且尽尊酒。少年袅袅天涯恨,长结西湖烟柳。休回首。但细雨断桥,憔悴人归后。东风似旧。问前度桃花,刘郎能记,花复认郎否。君且住,草草留君剪韭。前宵正恁时候。深杯欲共歌声滑,翻湿春衫半袖。空眉皱。看白发尊前,已似人人有。临分把手。叹一笑论文,清狂顾曲,此会几时又。

注释 ①徐云屋:刘辰翁友人,与刘同年进士及第,尝任谏官,仕终侍郎。②袅袅:原指声音回旋不绝,此处形容情感的缭绕。③“问前度”三句:用刘禹锡诗意。唐刘禹锡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④剪韭:语出唐杜甫赠卫八处士:“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⑤恁(nèn):这。⑥顾曲:语出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鉴赏王维曾用俊朗的笔调描述过少年的相遇,“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少年行),而刘辰翁的这一首摸鱼儿,则是用沧桑的笔调写一场中年人的重逢与惜别。当年金榜题名,同登进士,而今年华老去,意志落空,更何况逝去的岁月中还夹杂着国破家亡的伤痛。所以醉中的刘辰翁苦苦挽留着徐云屋,大概他的心里,也像南朝梁沈约在别范安成时的那般悲凉吧:“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

起笔以疑问入词,“春归”这个象征南宋覆灭的意象,刘辰翁曾在许多送春词中大力描写。但在这首词中,刘辰翁却只是淡淡写道“怎知他、春归何处”,“怎知”即意味着“不知”,这大有“欲说还休”的意味,接以“相逢且尽尊酒”,就更有借酒浇愁的气氛了。

这场相逢也许发生在暮春,落花纷飞的季节。恰如唐杜甫在江南重逢李龟年的季节:“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在江南逢李龟年中,重逢之后的回忆,明确地指向盛世的宴乐,今昔对比的强烈使人在静默中体会到沧桑流变。而刘辰翁在这首摸鱼儿中,只用“少年袅袅天涯恨,长结西湖烟柳”,模糊含蓄地给我们一丝回忆的影子。“少年”一词似乎透露出当年的信息,郁结在西湖烟柳上的“袅袅天涯恨”似乎暗示着分别以来的悲苦离恨。接下来的“休回首”三字以决绝的口吻打断了追忆发生的可能。“但细雨断桥,憔悴人归后”,又如一幅画面般,呈现出分别的情形与多年来的寂寞。断桥是西湖名景,也是当年临安的胜景之一,景定三年(1262),刘辰翁在临安以太学生赴进士试,与徐云屋同年及第。若两人的友谊发端于此时,那必定和临安的山水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想必这也是为何刘辰翁在明说了“休回首”之后,仍不由自主地又回忆起“细雨断桥”的原因。

“问前度桃花”三句,反用唐刘禹锡的诗意。被贬在外的刘禹锡多年之后返回长安玄都观赏花时,发现从前人人争赏的桃花已经凋零殆尽,不由得发出“种桃道士今何在?前度刘郎今又来”(再游玄都观)的感慨。正如刘禹锡一样,多年之后,刘辰翁还在回忆着临安城里、西湖边那曾经盛开过的花草,可是,“花复认郎否”这疑问问得凄凉,无法回答,因为草木无情,因为荣枯易换。

所有的悲慨都且不去说它吧,在这个匆匆相聚又要匆匆离别的夜晚。下阕以真挚的挽留起笔:“君且住,草草留君剪韭。”“剪韭”暗含了杜甫的诗意,是为友人略备薄酒淡饭之意。“前宵”三句,回忆昨夜欢聚时,把酒言欢与酣歌淋漓的欢喜,但“春衫”二字用唐白居易琵琶引“坐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意,所以这欢乐中隐含着悲慨。“空眉皱”,似一句叹息,因为“白发尊前”,因为时光已老。“把手”这一个有力的动作,点醒了离别的难舍。“叹”字以下,写与友人相聚时的快乐,但再度以疑问结尾,“此会几时又”,底色是悲观的,因为预感此后相聚机会渺茫。

这首词中用的“春归何处”“花复认郎否”“此会几时又”三个疑问都是让人无法回答的,词人用无法解答的疑问表达他无法排解的悲苦。历尽了人世沧桑之后遇见往昔的友人,这在漫长的孤寂岁月中是难得的喜悦,所以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写词来挽留他的友人,因此便有这摸鱼儿酒边留同年徐云屋三首。(黄阿莎)

空山结屋图 【清】 查士标 故宫博物院藏

链接 真率会。北宋司马光任闲职居洛阳时,经常与故老一起游玩聚会,相约酒不过五行,食不过五味,号称“真率会”。这种士大夫以意趣相投而聚会游宴的形式在当时洛阳蔚成风气。如文彦博、富弼发起的由13人参加的耆英会,入会者多年过七十、德高望重,并在资胜院建耆英堂,堂内绘入会者画像,届时依序主持宴集。此外,文彦博还组织同甲会,入会者都生于丙午岁,亦绘像于资胜院。

猜你喜欢
  • 注释赏析《泛舟[宋]程颢》诗词意思解释

    泛舟[宋]程颢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艨艟(méngchōng):古代的大型战船。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向来

  • 麦金尼斯,托姆作品分析

    【生卒】:1867—1951【介绍】: 加拿大新新闻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取材广泛,注意事实的真实。有反映陶金热的回忆录式小说《孤独的酒吧》(

  • 《猛虎行·[晋]陆机》原文与赏析

    [晋]陆机

  • 阳城、滹沱之战

    【说明】 《通鉴》卷二百八十四至卷二百八十五,记述了阳城、滹沱之战。阳城之战与滹沱之战,是后晋与契丹交战中两次较有声势和影响的战役。 公元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 (沙陀族人),拜契丹主为父,出卖

  • 《正气歌·文天祥》原文与赏析

    文天祥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

  • 迎春节的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迎春节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迎新春的古诗大全,春节古诗大全300首,欢度春节的古诗。《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元日·玉楼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

  • 《点绛唇·咏风兰赏析》

    词以“咏风兰”为题,副题张刻本作《题见阳画兰》,可见此篇为题兰兼咏物之作。   上阕从香气和姿态两方面对风兰作了精致灵动的描摹。“别样幽芬” 言风兰散发出不寻常的香味,这种清幽典雅的气息,是那些浓艳的花朵无法与之媲美的。风兰不仅在香气上

  • 禅诗《已外浮名更外身》原文|赏析

    《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视雷雨,每大雷电,但闻云中如婴儿声,殊不闻雷震也》已外浮名更外身,区区雷电若为神。山头只作婴儿看,无限人间失

  • 国学名句“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出处和解释

    【名句】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 语出三国诸葛亮《便宜十六策·纳言》。雨水透过屋顶漏在地下,要制止住它,就得在屋顶上堵塞漏洞;屋顶堵不好,雨水滴漏不止,地下就不能够居

  • 韩愈《李员外寄纸笔》全诗赏析

    题是临池后,分从起草余。兔尖针莫并,茧净雪难如。莫怪殷勤谢,虞卿正著书。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