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雄权《龙山吏》东方文学名著鉴赏
作者: 崔雄权
【作家简介】丁若镛(1762—1836)朝鲜李朝学者、诗人。生于京畿道广州郡瓦阜面马岘里的一个两班贵族家庭。7岁能作汉诗,22岁中进士,28岁文科及第。历任弘文馆修撰、京畿道暗行御史同付承知,谷山府吏等职。他为人刚直,不求媚于权贵,特别是在任暗行御史时,曾弹劾官吏的贪污舞弊,不断受到反对派的诬告和陷害。40岁时被贬,流放康津等地18年。1818年释放回里,专心从事写作和研究学问,直至去世。
丁若镛是实学派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最有代表性的诗人和作家。他在文学创作上反对单纯“吟风咏月”和形式主义,强调文学的教育意义,即要有“美刺劝惩”的效果。作有汉诗2500余首,有不少是表现农村生活和农民在封建制度下挣扎度日的处境,谴责封建官吏的剥削和儒学者的伪善,指斥封建两班制度的不合理等。奉旨廉察到积城村舍作和饥民诗是两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前者描写一户农家的穷苦和豪吏的作恶;后者描绘了一幅农民颠沛流离的图景。在康津流放期间,他创作了更多同情人民、反映酷吏罪恶的优秀作品,其中有长诗夏日对酒、耽津农歌、哀绝阳以及三吏:龙山吏、波地吏、海南吏;三行:猪虎行、狸奴行、僧拔松行等。他熟悉多种诗歌表现形式。在创作手法上,善于运用比喻来刻画他所要表现的对象。他的一些散文和政论也写得生动、犀利,很有感染力和说服力。1910年,即在他逝世70多年以后,李朝政府追赠他为正宪大夫奎章阁提学、谥文度。著有与犹堂全书503卷。
【作品节选】
吏打龙山村,搜牛付官人。
驱牛远远去,家家倚门看。
勉塞官长怒,谁知细民苦。
六月索稻米,毒痛甚征戍。
德音竟不至,万命相枕死。
穷生尽可哀,死者宁哿矣。
妇寡无良人,翁老无儿孙。
泫然望牛泣,泪落沾衣裙。
村色剧疲衰,吏坐胡不归。
瓶缸久已击,何能有夕炊。
坐令生理绝,四邻同呜咽。
脯牛归朱门,才谞以甄别。
【作品鉴赏】这是用叙事形式写成的诗篇,它通过恶吏为讨好上司,到村中去抢村民的耕牛的情节,批判了当时黑暗的现实。他们所抢走的耕牛,有的是寡妇家的,有的则是孤苦老人的。恶吏抢走这些贫民仅有的谋生手段,作为自己升官的进身阶。通过这些暴露了李朝封建统治者的黑暗的统治,表达了对劳苦人民疾苦的极为深挚的同情关切以及对腐朽、残暴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强烈憎恨。
这首诗的最主要的艺术特色,是寓爱憎于叙事之中。诗人既不抒情也不发议论,而是把自己全部的爱憎、全部的感情都融化在客观事件的叙事之中,融化到具体人物形象的描写之中,让事实本身去感染读者。丁若镛的诗一般来说,议论多,政论性比较强。但是,在这篇诗里,诗人没有出场,是以第三者的身份来叙述事件的,冷静、客观而未加评论,但是,诗人采取的不是客观主义的态度,鲜明的爱憎渗透在字里行间。这是龙山吏的一大艺术特色。如“驱牛远远去,家家倚门看”,是客观叙事,可是谁能说这不是暴露和批判呢?抢走耕牛,这不是对恶吏强盗行径的指控吗?再如“瓶缸久已击 何能有夕炊”的细节描写,不是既使人感到恶吏抓人的恐怖,也使人感到恶吏为谄媚上司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丁若镛在这首诗中克制自己愤怒的心情,将自己的主观意识、思想感情融化在客观的具体描写之中,而不明白说出,让事实本身直接感染读者。
其次,这首诗叙事语言朴实无华,含蓄精炼。如“吏打龙山村”,“六月索稻米”两句,客观、朴实地叙事,但“打”、“索”两字却饱含着对官府的揭露和对恶吏的憎恨。
总之,这首诗善于选择和概括有典型意义的环境与事件,通过个别反映一般,对现实生活作典型的艺术概括。与此同时,将自己的主观意识、思想感情融化在客观的具体描写之中,而不明白说出,即寓主观于客观。
-
王质《东流道中》宋山水诗鉴赏 王质 山高树多日出迟,食时雾露且雰霏。 马蹄已踏两邮舍,人家渐开双竹扉。 冬青匝地野蜂乱,乔麦满园山雀飞。 明朝大江载吾去,万里天风吹客衣。 这是 一首描写途中观感的诗篇
-
仁圣天子神且武,内兴文教外披攘。以德化人汉文帝,侧身修道周宣王。迒蹊巢穴尽窒塞,礼乐刑政皆弛张。何当提笔侍巡狩,前驱白旆吊河湟。
-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本篇名为 “咏史”,实系伤悼文宗之作。当作于开成五年(840)
-
作者: 陶渊明 【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
-
姜夔《角招》姜 夔 姜 夔 甲寅春 ① ,予与俞商卿燕游西湖 ② ,观梅于孤山之西村 ③ ,玉雪照映 ④ ,吹香薄人 ⑤ 。已而商卿归吴兴 ⑥ ,予独来,则山横春烟,新柳被水,游人容与飞花中。怅然有怀
-
名言: 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 注释: 服: 使人服。养: 薰陶。 句意: 以善来使人服输, 未有能够使人信服的; 以善来教养人, 这才能使天下的人都归服。 出处: 《孟
-
禁城车马夜喧喧,闲绕危栏去复还。遥望觚棱烟霭外,似闻天乐梦魂间。岂无◇酒当佳节,况有朋欢慰病颜。待得归得花在否,春禽檐际已关关。
-
写了吟看满卷愁,浅红笺纸小银钩。未容寄与微之去,已被人传到越州。
-
凭阑人·春愁 徐再思 前日春从愁里得,今日春从愁里归。 避愁愁不离,问春春不知。 徐再思:字德可,嘉兴(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平生好吃糖,故号“甜齐”.曾
-
【5409】国家为什么会失败(〔美〕阿西莫格鲁·罗宾逊著,李增刚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0 2万字,2015年5月第1版,75元)△15章:如此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