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与意向
行为与意向
行为是所做的事——大家看得见的,意向是所存的心——大家看不见的。有时存心极佳,但所做的事,非独受人谴责,并且自觉惭愧。有时行动正当,但所存的心,非独不合道德,并且邪恶异常。诗曰:
(一)
想要搀扶人,
反而将彼踏。
行为与意向,
往往不符合。
(二)
想要愚蒙人,
反而助彼“驭”。
行为与意向,
往往不符合。
下面几个譬喻,皆言行为与意向不符:
(一)乞儿在路旁苦求行人“做做好事——给我几个钱,买个大饼”。某少年人,将手中所有的一把铜板直向乞儿头上掷过去。乞儿一躲,没有被打中,落在地上的铜板,在十枚以上。他一一拾起来,口称“谢谢”。现在一个铜元,市价约三元,乞儿固然发了一笔大财;但是那个少年的意向,实在不良,他想要击乞儿;不过他的行为——赐钱——似乎是合宜。
(二)乡间兄妹两人,共同摇自己家里的小船到外婆家去。傍晚回来的时候,途遇暴风暴雨,船上的橹断了,同时哥哥坠入河中。兄妹两人,都熟于水性,尤其是哥哥,所以他妹妹一点不恐惧。她见她的哥哥扑通扑通地泅近船旁时,即以竿子投入水中。不料她的估计不确,反将竿子打中了哥哥的头部——他立时下沉,溺死了!这是存心良善而行动错误的比喻。
原载一九四四年七月十八日新中国报
-
(节自 《廉颇蔺相如列传》)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 ① ,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 ② 。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 ③ ,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 “匈奴即入
-
[原 文] 泰山之阳①,汶水②西流;其阴③,济水④东流。阳谷⑤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⑥其南北分者⑦,古长城⑧也。最高日观峰⑨,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⑩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11)风雪,历(12
-
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万能青年旅店《揪心的玩笑与漫长的白日梦》——题记彭敏是一个厨子。彭敏的私房菜馆名字叫“
-
老去将何散老愁,新教小玉唱伊州。亦应不得多年听,未教成时已白头。
-
《三姝媚》 烟光摇缥瓦,望晴檐多风,柳花如洒。 ① 锦瑟横床, ② 想泪痕尘影,凤弦常下。 ③ 倦出犀帷,频梦见、王孙骄马。 ④ 讳道相思,偷理绡裙,自惊腰衩。 ⑤ 惆怅南楼遥夜。记翠箔张灯,枕肩歌罢
-
摘兰藉芳月(一作日)。祓宴坐回停泛滟清流满。葳蕤白芷生。金弦挥赵瑟。玉指弄秦筝。岩榭风光媚。郊园春树平。烟花飞御道。罗绮照昆明。日落红尘合。车马乱纵横。合州津口别舍弟至东阳峡步趁不及眷然有忆作以示
-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看过散文吧?散文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写散文,多数时候都离不开事件。那么你真的知道要怎么写散文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散文的文体知识,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散文分类 (一)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中心,往往带有一定的抒情成分) 1、记人散文。 记叙人物的散文以人物为中心,但在刻画人物形象上与小说不同,不追求人物性格的完整,也不要求全面周致地描写人物命运,而是通过富有特征的细节、人生片段或性
-
无名氏〖水仙子○失题〗「青山隐隐水茫茫」 无名氏〖折桂令○微雪〗「朔风寒吹下银沙」 无名氏〖塞鸿秋○山行警〗「东边路、西边路、南边路」 无名氏〖塞鸿秋○
-
苏轼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时苏轼流放于海南儋州(
-
金字经·乐隐 张养浩 说着功名事。满怀都是愁。 何似青山归去休。 休。从今身自由。 谁能够。一蓑烟雨秋。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历